“豫”见良法善治新图景 | 信阳:十年立法路 一部为民曲

时间:2025-09-02  来源:河南省人大融媒体中心、信阳市人大常委会

  编者按:今年,是全面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十周年。回望河南各设区的市立法这十年,河南省各设区的市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将全过程人民民主贯穿立法工作始终,推出了一大批立足国家战略、切合地方实际、呼应时代需求、饱含民生温度的地方性法规。河南省人大融媒体中心推出《“豫”见良法善治新图景》主题策划,展现河南省地方立法工作中的法治图景和宝贵经验。

  河南省人大融媒体中心讯 巍巍大别山层峦叠嶂,汤汤淮河水奔涌不息。

  2015年,信阳作为设区的市获得地方立法权,自此,琢良法圭臬,绘法治新篇。十年耕耘,16部法规次第诞生,其中7部属创制性立法,走出了一条根植红色沃土、回应百姓期盼、彰显信阳特色的立法之路。

  民意“直通车”让立法更精准

  党的领导是做好立法工作的根本保证,而民意则是高质量立法的源头活水。信阳市人大常委会把坚持党的领导与尊重人民意愿高度统一起来,主动将立法工作融入市委工作大局,精准落实市委决策部署,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努力让每一部法规都满载民意、顺应民心。

  基层立法联系点是民意直通立法机关的“神经末梢”,信阳构建了以新县1个国家级、光山和固始2个省级基层立法联系点为引领,50个市级基层立法联系点为基点,代表联络站、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示范点、代表线上履职平台等为依托的纵向贯通、横向覆盖的民意征集网络,在确定立法选题、完善法规草案过程中充分反映民意,让原汁原味的基层声音直达立法机关。

  “北国江南、江南北国”的信阳,有散落于青山绿水间的传统村落,是信阳乡村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更是承载乡愁记忆的精神家园。回应人民群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呼声期盼,2016年9月,《信阳市传统村落保护条例》应运而生,为青砖黛瓦披上法治铠甲。该条例不仅是信阳立法实践的开篇之作,也开创了我省为传统村落专门立法的先河。

  为筑牢老区人民的集体记忆与信仰根基,2021年建党百年之际出台《信阳市红色资源保护条例》,对全市709处革命纪念地和旧址实施系统性保护,以法治保障28年红旗不倒的精神血脉永续传承。

  信阳境内淮河干流363.5公里,河砂资源丰富、品质优良。曾经,非法采砂屡禁不绝,破坏河道生态、污染流域水质,群众反映强烈。2019年,信阳市人大常委会制定河南省首部河道采砂管理法规,以法治之力重塑“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良好自然生态。2024年5月11日,淮河水利委员会在信阳召开淮河流域采砂管理工作会议,推广信阳经验。

  民主“全方位”让法规真管用

  汇众智、纳良策、成善法。信阳市人大常委会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依托、社会参与”的立法工作格局,坚持不抵触、有特色、可操作原则,在立法工作中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不断健全民主立法机制、拓宽公众参与途径,全方位征集意见建议,确保每一部法规都立得住、行得通、真管用。

  实行重要立法项目人大和政府分管领导共同担任组长的“双组长”制,创新建立“起草专班+业务专班”的“双专班”起草模式,常态化开展与政协委员的立法协商,充分借力市人大常委会决策咨询专家和法律顾问等专家智库外脑,从源头上提升立法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

  为最广泛吸纳民意、汇集民智,每部法规草案都两次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开发布,并通过线上线下普发至全市近200个单位和1.7万余名五级人大代表、街道议政代表等征求意见,同时定向召开法规涉及的市县有关职能部门、市场主体、利益相关群体、行业专家等不同层面的座谈会、论证会,听取意见建议。此外还专门召开律师代表座谈会,精准吸纳法律层面的专业意见。

  信阳毛尖茶享誉中外。在《信阳市信阳毛尖茶保护条例》制定过程中共收到社会各界意见建议433条,采纳157条,茶农关切的包装标识和溯源难题,最终转化为条例中“规范信阳毛尖防伪溯源专用标识使用”的刚性条款。2025年,信阳毛尖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达81.78亿元,位居全国前三。

2025年4月16日,信阳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谢天学带队到固始县开展《信阳市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条例(草案)》立法调研,召开征求意见座谈会。

  创下信阳立法史之最的《信阳市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条例》,共征集意见建议1408条。在制定过程中,调研组深入4县3区30个住宅小区开展立法调研,组织召开16场座谈会,听取市、县(区)职能部门、乡镇(街道)、村(居)委会负责人,以及物业协会、企业代表和业主等360余人的意见建议,邀请11名专业律师参加座谈,使这部关乎千家万户的法规凝聚了最广泛的社会共识。

  十年来,持续深化的民主立法实践,促进了“民言民语”到“法言法语”的有效转化,使立法成果更接地气、更具实效。

  民生“小切口”让法治有温度

  法者,治之端也。16部法规,紧扣民生关切、治理难点、发展堵点,以“小切口”立法破解民生“大问题”,书写了充满温度的立法为民答卷。

  “停车难、停车乱”不仅是市民的烦心事,更成为城市治理的一道民生考题。《信阳市停车场建设管理条例》推出“免费停放时长”,明确要求政府定价、指导价的停车场免费停放时间不少于30分钟,让接送、买菜等短时停车更从容;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老旧小区夜间停车问题,明确周边道路具备夜间等时段性停车条件的,城市管理部门应在充分听取意见基础上,加快设置道路免费停车泊位、新增“潮汐停车位”等,于细微处彰显治理温度。

  城乡社区是基层治理的关键一环,也是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地方立法扩权后,信阳聚焦城乡社区公共服务不足、治理机制不畅等痛点,在全省首批制定城乡社区治理促进条例。在条例的引领和推动下,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成为与综治、信访、网信、司法等信息互通共享的“民生枢纽”,通过大数据精准研判、多部门协同联动,推进居(村)民合理诉求和城乡社区治理共性问题及时有效解决。鼓励利用社区综合服务设施为居民婚丧嫁娶等提供普惠型社会服务,推动社区发展嵌入式养老,提升社区服务精细化水平。

  十年立法,步履铿锵。每一次立法,都是民意的汇聚;每一款条文,都是民主的回响。促进发展、保障善治,信阳用十六部“小切口、有特色”的法规庄严书写:良法之道,在于呼应时代之问,更在聆听民生脉动。(信阳市人大常委会/供稿)

  系列策划——“豫”见良法善治新图景 | 郑州:良法善治谱写新征程中立法新篇章

  系列策划——“豫”见良法善治新图景 | 开封:十载立法润汴梁 护航发展靓古都

  系列策划——“豫”见良法善治新图景 | 洛阳:从“有法可依”到“良法善治”的创新实践

  系列策划——“豫”见良法善治新图景 | 平顶山:砥砺十年铸法魂 法治引领谱新篇

  系列策划——“豫”见良法善治新图景 | 安阳:以良法为笔 绘就古都善治新图景

  系列策划——“豫”见良法善治新图景 | 鹤壁:以良法善治护航鹤城高质量发展

  系列策划——“豫”见良法善治新图景 | 新乡:为民履职立良法 务实担当保善治

  系列策划——“豫”见良法善治新图景 | 焦作:十年立法铸辉煌 怀川大地谱华章

  系列策划——“豫”见良法善治新图景 | 濮阳:砥砺十载谱华章 良法善治润龙都

  系列策划——“豫”见良法善治新图景 | 许昌:让地方立法托起更多社会善意和民生温度

  系列策划——“豫”见良法善治新图景 | 漯河:“以小见大”书写十年立法答卷

  系列策划——“豫”见良法善治新图景 | 三门峡:良法善治绘出“天鹅之城”法治新画卷

  系列策划——“豫”见良法善治新图景 | 南阳:把准立法“小切口”书写治理“大文章”

  系列策划——“豫”见良法善治新图景 | 商丘:十年立法铸根基 良法善治谱新篇

       系列策划——“豫”见良法善治新图景 | 周口:立良法、促善治、助发展 切实提高立法质量和效率


编辑:李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