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见良法善治新图景 | 平顶山:砥砺十年铸法魂 法治引领谱新篇

时间:2025-08-18  来源:河南省人大融媒体中心、平顶山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

  编者按:今年,是全面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十周年。回望河南各设区的市立法这十年,河南省各设区的市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将全过程人民民主贯穿立法工作始终,推出了一大批立足国家战略、切合地方实际、呼应时代需求、饱含民生温度的地方性法规。即日起,河南省人大融媒体中心推出《“豫”见良法善治新图景》主题策划,展现河南省地方立法工作中的法治图景和宝贵经验。

  河南省人大融媒体中心讯 十年风雨兼程,十年法治筑基。自依法行使地方立法权以来,平顶山市人大常委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积极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以良法促发展、保善治。截至2025年8月,共审议通过地方性法规14部、出台决定7个、修改法规2部,构建起覆盖经济发展、城市治理、生态保护、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的法规体系,为全市高质量发展和高效能治理提供了法治保障。

  服务大局:特色立法护航改革发展

  一笔一划皆为印,部部法规助发展。十年来,平顶山市人大常委会聚焦“两高四着力”重大要求,围绕市委重大决策部署,以法治护航中心工作:坚持“城乡+”,制定出台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公共汽车客运管理、优化营商环境、居民住宅区消防安全管理、住宅电梯安全管理和我省首部农村自建住房建设管理等6部条例,作出设立“平顶山企业家日”决定,农村自建住房建设管理条例被《中国建设报》报道;住宅电梯安全管理条例被多家主流媒体报道,相关新闻短视频半天内被转发3800余次。坚持“生态+”,制定出台城市绿化、建设工地扬尘污染防治、河道保护、节约用水、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等5部条例,作出加强散煤污染治理的决定,助推“煤城”向“美城”加速蝶变。坚持“文明+”,制定出台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作出新时代加强见义勇为人员权益保护和规范城区车辆停放、电动车骑乘2个决定,推动平顶山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坚持“文化+”,制定出台汝瓷文化保护条例,加强对汝瓷文化的保护,促进汝瓷文化产业发展;制定出台传统村落保护条例,推动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传统村落活态传承,更好促进平顶山市文化旅游发展。

  创新机制:全面提升立法工作质效

  立法形式有创新,立法机制也始终在探索中完善。十年来,平顶山市人大常委会深入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和立法法最新要求,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赞许。强化制度供给,制定立法工作规程,建立立法评估机制,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全面加强我市地方性法规实施工作的决定》,为有效破解地方性法规落地难问题,让地方性法规从纸面进入法治实践提供了有力保障。凝聚民意共识,加强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将基层立法联系点由原来的8家扩展到26家,新设立立法基地1个,成立立法专家咨询委员会,畅通“民意直通车”,让立法更具“烟火气”。注重工作创新,积极推进“小切口”立法、“一事一法”立法,探索走出一条以“小题目”为基础、以“聚民智”为路径、以“细内容”为抓手、以“瘦体量”为形式的“小切口”立法新路子。“小切口”立法荣获全省人大系统年度“出彩工作”,在全省人大系统交流会上作典型发言。

  把牢方向:坚持党对立法工作领导

  “人大及其常委会是党领导下的政治机关,立法工作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平顶山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郭杰表示。十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坚持党对地方立法工作的全面领导。

  服务市委出台《中共平顶山市委领导地方立法工作规程》《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地方人大立法工作的意见》,对全市地方立法工作作出总体部署;提请市委常委会对立法规划和年度计划进行研究;在法规起草环节,相关重点内容、重要事项,均由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会议审定。在审议环节,法规草案向市委汇报后,再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在实施环节,联合市委宣传部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对法规进行全方位解读……一桩桩、一件件,体现了市人大常委会将党的领导贯穿地方立法全过程的政治自觉、行动自觉,相关做法被省《人大工作参阅》刊发、《河南法治报》报道。

  回顾过去十年,平顶山市地方立法工作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取得了丰硕成果。展望未来,平顶山市人大常委会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为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平顶山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供稿)


  系列策划——“豫”见良法善治新图景 | 郑州:良法善治谱写新征程中立法新篇章

  系列策划——“豫”见良法善治新图景 | 开封:十载立法润汴梁 护航发展靓古都

  系列策划——“豫”见良法善治新图景 | 洛阳:从“有法可依”到“良法善治”的创新实践


编辑:李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