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见良法善治新图景 | 鹤壁:以良法善治护航鹤城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5-08-20  来源:河南省人大融媒体中心、鹤壁市人大常委会

  编者按:今年,是全面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十周年。回望河南各设区的市立法这十年,河南省各设区的市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将全过程人民民主贯穿立法工作始终,推出了一大批立足国家战略、切合地方实际、呼应时代需求、饱含民生温度的地方性法规。河南省人大融媒体中心推出《“豫”见良法善治新图景》主题策划,展现河南省地方立法工作中的法治图景和宝贵经验。

  河南省人大融媒体中心讯 十年来,鹤壁市人大常委会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紧紧围绕中心大局,积极回应社会关切,依法履职、守正创新,走出了一条具有鹤壁特色的立法之路,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立法答卷。

  立良法,促进经济发展

  立足本市发展实际,精准立法服务产业发展。首部法规《鹤壁市循环经济生态城市建设条例》,紧密结合鹤壁作为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市、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市以及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优势,对规划与管理、资源再利用、海绵城市建设等方面作出规定,成为全省首部有关循环经济生态城市建设的地方性法规,该部法规“1+3”立法模式,即一部法规、三个配套办法,受到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充分肯定。《鹤壁市民营企业权益保护条例》是鹤壁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性成果。条例将鹤壁创新打造的“五位一体”服务机制以法规形式固化下来,清晰界定行政机关及司法机关在民营企业发展中的法治保障职责。截至2024年12月底,全市新增经营主体增长14.2%,位居“2024十大浙商最佳投资目的地”榜单之首,获评“2024营商环境十佳城市”。

  听民意,回应群众关切​

  擦亮城市文明法治底色。《鹤壁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展现了以法治思维和方式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崭新格局;《鹤壁市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对日常生活当中最为突出、最具危害的违反规定加装、改装电动自行车以及未佩戴安全头盔骑行等行为明确了相应的法律责任;《鹤壁市社会治安治理条例》突出道德评价,以鼓励与支持见义勇为、考评奖惩等内容,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十年来,鹤壁市人大常委会运用法治手段精准解决城市文明领域突出难题,有力推进了城市社会治理现代化。

2020年7月,鹤壁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史全新带队组织相关单位就淇河保护工作开展立法调研

  筑牢城市高颜值的法治保障。《鹤壁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为鹤壁营造洁净、有序、优美、宜居的环境提供了法律保障;为保护全省水质多年保持第一、华北地区唯一流经城市而未被污染的淇河,制定出台《鹤壁市淇河保护条例》,该条例有力强化了淇河生态保护,同时对以《诗经》文化为代表的淇河文化等具有人文历史价值的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作出具体的规定;《鹤壁市地下水保护条例》是目前全省唯一一个对地下水进行保护的法规;《鹤壁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全力削减燃煤、工业废气、机动车尾气等污染物排放,为城市绘就澄澈的生态底色;《鹤壁市公园管理条例》推动公园建设提质升级,为城市披上了翠绿的新衣;《鹤壁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从源头上守护了城市的洁净容颜……让人民群众在高质量发展中共享高品质生活。

  护航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鹤壁市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促进条例》将“每年的重阳节当月为本市敬老宣传月”“社区75周岁以上老年人数量与公益性岗位100∶1配备”等内容写入规定,旨在形成具有鹤壁特色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制度供给,以“小切口”解决“大民生”。

  护文化,传承历史文脉​

  浚县是全省唯一的县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通过制定《鹤壁市浚县古城保护条例》,从立法层面将保护古城的经验和成果进行固化,落实法律责任,规范保护措施,让“活历史”始终传续“烟火气”,让人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鹤壁市辛村遗址保护条例》对辛村遗址的保护范围、保护措施、考古发掘、利用管理等方面作出详细规定,为商周时期历史文化研究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鹤壁市传统村落保护条例》让许多传统村落的古建筑得到妥善保护,乡村传统文化得以传承,部分传统村落依托特色文化发展乡村旅游,实现了保护与发展的良性互动。

  聚民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坚持把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贯穿于立法全过程各方面,不断完善民意表达的平台和载体。在全市范围内建立了22个市级基层立法联系点,成功申报3个省级立法联系点,实现基层立法联系点在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企业、学校、社会组织等不同领域的全覆盖。延伸设立了88个乡(镇)级立法信息采集点,推动联系点从参与立法向监督执法、促进守法、宣传普法延伸。

  勇创新,探索协同立法路径​

  协同立法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法治保障。2021年7月,卫河特大洪涝灾害发生后,鹤壁市人大常委会探索“水”的协同立法,携手安阳、新乡、焦作等市共同开展卫河流域协同立法工作。该立法是我省在豫北五市协同立法的首次探索和尝试,对于加强卫河保护,推动豫北地区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25年,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聚焦“两高四着力”,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探索“山”的协同立法,再次携手安阳、新乡、焦作等市推动南太行山区旅游协同立法,起草了《鹤壁市太行山区旅游发展促进条例(草案初稿)》,并列入2026年年度立法计划。(鹤壁市人大常委会/供稿)


  系列策划——“豫”见良法善治新图景 | 郑州:良法善治谱写新征程中立法新篇章

  系列策划——“豫”见良法善治新图景 | 开封:十载立法润汴梁 护航发展靓古都

  系列策划——“豫”见良法善治新图景 | 洛阳:从“有法可依”到“良法善治”的创新实践

  系列策划——“豫”见良法善治新图景 | 平顶山:砥砺十年铸法魂 法治引领谱新篇

  系列策划——“豫”见良法善治新图景 | 安阳:以良法为笔 绘就古都善治新图景


编辑:李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