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见良法善治新图景 | 郑州:良法善治谱写新征程中立法新篇章

时间:2025-08-13  来源:河南省人大融媒体中心、郑州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

  编者按:今年,是全面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十周年。回望河南各设区的市立法这十年,河南省各设区的市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将全过程人民民主贯穿立法工作始终,推出了一大批立足国家战略、切合地方实际、呼应时代需求、饱含民生温度的地方性法规。即日起,河南省人大融媒体中心推出《“豫”见良法善治新图景》主题策划,展现河南省地方立法工作中的法治图景和宝贵经验。

2024年4月17日至19日,省人大常委会在郑州市开展贾鲁河保护四市协同立法调研和集中研讨活动。

  河南省人大融媒体中心讯 “法者,治之端也。”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2015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对立法法进行修改以来,郑州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立足本市实际,积极探索实践,用足用好地方立法权,以法治的力量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立法,护航高质量发展

  民之所盼,法之所向;民有所呼,法有所应。

  从市域治理的精细雕琢到烟火人间的温情保障,从青山绿水的精心守护到文脉赓续的匠心传承,郑州市人大常委会出台的每一部法规,都承载着老百姓现实和美好的生活愿景,展现出立法工作奋发有为的崭新气象。

  城市更新,方兴日盛。加快转变特大城市发展方式,制定城市更新条例,实现城市更新迭代,向“新”成长。条例获评全省人大系统“出彩工作”,入选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更新行动第三批可复制经验做法清单,面向全国推广。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要求转化为具有约束力的法律规范,推进法治德治有机结合。

  悠悠文脉生生不息。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强调,“要把这些中华文化瑰宝保护好、传承好、传播好”。商都遗址见证了郑州3600年城址不移、文脉不断、人脉不息。市人大常委会制定商代都城遗址保护条例,用刚性条款筑牢保护防线,用柔性措施激活传承活力,让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交相辉映。

  区域协同立法实现开篇破题。蜿蜒流淌的贾鲁河,是郑州人民的母亲河,滋养着郑州域内超过三分之一的土地。2024年4月16日至18日,贾鲁河保护协同立法第一次集中研讨会在郑州召开。这是该市区域协同立法领域的首次探索和尝试,由省人大常委会统筹指导,联合开封、许昌、周口市人大常委会一体进行,形成全流域、可持续保护合力,让立法更具系统性、针对性、实效性、协同性。

  立法“小切口”撬动治理“大文章”。“小切口”立法注重小处着手、聚焦关键问题,更能彰显实效。规范城市客运行为若干规定、不动产登记服务等法规通过切小题目、切细内容、切准特色、切实措施,体现出鲜明的地方特色。

  听民声纳民意,全过程人民民主“落地有声”

  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的提出始于立法工作,立法链条的全过程民主是展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内容。市人大常委会坚持开门立法,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立法质量和效率显著提升。

  基层立法联系点被形象地称为立法“直通车”“连心桥”。2020年6月,市人大在全市范围内首批确定21家单位作为市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此后经过两次扩容提质优化,如今,全市共有省、市基层立法联系点43个,实现了立法联系点“全链条”运行、“全方位”保障、“全过程”参与工作机制。多年来,基层立法联系点认真做好70余部法律法规草案征求意见工作,通过各种方式征求基层群众意见建议1600条,400余条意见建议被不同程度采纳吸收,成为高质量立法的“源头活水”。与此同时,基层立法联系点功能也从参与立法向民生改善、社会治理和法治建设不断延伸,为助推基层社会治理注入新动能。

  “民主”与“民心”相通,“民声”与“民生”相应。市人大常委会在地方立法中深入推进“开门立法”,从传统的立法座谈会、论证会,到新型的公开征集立法建议项目、委托起草法规草案、立法效果评估等,畅通了民主民意表达渠道,立法成为全过程倾听民声、体察民情、汇集民智、凝聚共识的过程,全过程人民民主“落地有声”。

  坚定“法之必行”,增强社会治理效能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

  2024年“十一”国庆期间,正值《郑州市双槐树遗址保护条例》正式实施,市人大常委会联合相关部门举行双槐树考古遗址开放日宣传活动,利用河洛大鼓等传统地方曲种宣传《条例》,切实提升公众参与的体验感和实效性。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只有让法规从文本走向生活,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才会日益浓厚,以法治之力助推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愿景才能悄然实现。多年来,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召开法规新闻发布会、实施动员会、法规培训宣讲等方式,强化立法全过程宣传解读。要求法规主管机关建立健全执法工作机制、法规配套措施年内出台报告制度,使条例规定的各项措施落实到位。综合运用听取审议报告、执法检查、专题询问等方式,对新制定法规实施情况开展全面监督检查,确保良法得以善治,法治成果人民共享。

  勇毅不畏山海远。郑州市人大常委会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聚焦“两高四着力”,让立法工作与时代同频,与人民同心,让法治更好地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不断推动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郑州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供稿)


编辑:李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