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人大专版|创新履职实践 促进基层治理 我省积极开展聚焦“两高四着力”深化提升代表履职主题活动(七)

时间:2025-10-24  来源:河南法治报

微信图片_20251024080344_401_287

  从濮阳市代表“随手拍”定格民需,到洛阳市偃师区代表联络站精准服务;从鹤壁市淇滨区代表下沉一线履职,到安阳市文峰区代表夜市听民声,再到商丘市梁园区票决制让民声定民生。这些实践,不仅丰富了代表履职形式,更彰显了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的蓬勃生命力,为我省各地推进基层高效能治理提供了有益借鉴。

濮阳人大:代表“随手拍” 高效治理解民需

  为丰富代表履职形式,充分发挥代表作用,今年以来,濮阳市人大常委会联合市政府创新开展“濮阳微实事·代表‘随手拍’”工作,代表化身移动探头,政府部门接诉即办,不断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濮阳实践走深走实,有效助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随手拍”的生命力,在于真实客观反映民生诉求。濮阳市人大常委会印发《关于开展“濮阳微实事·代表‘随手拍’”的实施方案》和操作指导手册,并在“市长·代表公民面对面”座谈会上向代表发出使用倡议,有效激发代表参与热情,主动深入基层、贴近群众,用镜头精准记录真实民生诉求。

  自该工作启动以来,濮阳市人大代表从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细小问题入手,做到精准拍、及时传,把群众看着烦、用着难的细节一一记录、上传并提出意见建议,为问题解决提供可靠依据。从路面破损修复到河岸垃圾清理,从游商占道经营管理到停车位增设……这些管理部门未能及时关注的细节,通过代表的镜头得以清晰呈现,推动治理视线向微末处延伸。

  代表履职不仅在“拍”,更在于“督”。一名市人大代表在调研中发现,濮阳一商场门口长期存在电动自行车停放在非机动车道及部分电动自行车进入快车道行驶、存在交通安全风险的现象,他立即通过“随手拍”平台反映这一问题,持续跟踪相关部门办理进度,多次向市人大、相关部门反馈有关情况,确保问题真解决。目前,该问题已转为闭会期间代表正式建议,由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和市委市政府督查局联合督办,切实推动相关部门解决这一困扰群众许久的难题。

  从镜头里的民生痛点,到清单上的办结实效,再到制度中的治理密码,濮阳代表“随手拍”正以民主实践的创新之力,架起群众与政府的连心桥。

洛阳市偃师区人大:用好联络站 精准服务暖民心

  伊洛河畔孕文明,夏商古都焕新生。近年来,洛阳市偃师区人大常委会以代表联络站为笔,书写民生幸福新篇章,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注入鲜活动能。

  传统基层治理中,层级多、响应慢、落地难的问题,常导致群众诉求“绕远路”。洛阳市偃师区代表联络站通过“空间前移+服务直达”,将履职阵地建在社区楼栋、田间地头,构建起了“群众点单、代表接单、站所办单、群众评单”的闭环机制,让民意诉求“不打烊”、问题解决加速度。

  “小区的路修好了,下雨天再也不用蹚水了!”“我们小区的道路硬化工程能这么快完工,多亏了旭光代表。”华夏社区乳品厂家属院南院的居民纷纷竖起大拇指。

  在老旧小区治理中,代表联络站化身民生管家团。面对“飞线”充电、道路破损、设施老化等高频问题,代表实地勘察、多方协调,推动问题从反映到解决的时效大幅提升。有的小区3天完成充电设施安装,有的小区8天打通道路硬化堵点,昔日的烦心事变成顺心事。

  企业发展的痛点,也是代表联络站关注的重点。洛阳市偃师区依托工业园区、规上企业资源,成立了专业特色产业代表联络站,建立企业联络微信群,由企业代表担任政策宣传员、问题调解员、发展参谋员。

  从听民声到解民忧,从赋能产业到优化治理,洛阳市偃师区代表联络站正以接地气、察民情、解民忧的实践,把民生之盼变成群众之赞。

鹤壁市淇滨区长江路街道人大工委:代表沉一线 提升治理新效能

  近年来,鹤壁市淇滨区长江路街道人大工委不断丰富代表履职模式,发挥代表作用,积极推进民生实事办理,为推动基层高效能治理贡献人大力量。

  长江路街道人大工委不断完善代表联络站这个主阵地,将人大工作与综治工作有效融合,形成代表联络站、社情民意收集站、两代表一委员联络站三站合一,实现12个社区全覆盖,同时在各个社区,分别开设“崔晶调解室”“叔伯调解室”等。

  为了实现代表高效履职,长江路街道人大工委探索数字人大建设,社区可以直接视频连线街道代表联络站,通过联系多方力量,化解群众矛盾。设立了“人大工委联站”App,实现了代表名录、代表风采、代表活动剪影等内容的一键获取,网上留言、联系群众一键直达,由线下代表找群众变线上群众找代表。

  长江路街道人大工委还通过“网格、片区、社区、街道”四级联动,实施“代表进网格”机制,22名代表密切联系街道12个综合网格,转变原有“选民请上来”为“代表走下去”模式,强化代表联系服务群众。创新实施便民事项代做、社情民意代言、矛盾纠纷代处、服务需求代理、民怨问题代访“五代”工作法,帮助群众化解纠纷、办理事项,为基层社会治理赋能助力。

安阳市文峰区东大街街道人大工委:夜市听民声 民主实践促治理

  夜幕降临,在安阳市历史文化街区,一处没有商品陈列的特殊摊位引人驻足,“摊主”正是安阳市文峰区东大街街道的人大代表。自首次“代表摆摊”以来,这样的场景已成为县前街夜市的固定风景线,这里不售物,只“收声”,收的是现场居民的社情民意,聚的是基层治理的智慧力量。

  有醒目的人大代表夜市字样的横幅吸引着附近的居民。“楼东街路面下沉严重,雨天积水成潭,出门稍不留意就溅一身泥!”“夏天垃圾异味大,能不能增加转运频次?”“东南营社区连个歇脚的地方都没有,啥时候能装些休闲座椅?”“摊位”刚开张,居民们便围坐过来,用最朴实的家常话,道出生活里的烦心事。相较于首次活动时的些许拘谨,如今居民们更愿意主动开口、直言诉求;而代表们也更懂如何倾听、如何记录,将每一条诉求都清晰标注在民意登记簿上,精准捕捉群众需求的变化。没有官腔套话,没有冗长汇报,“夜市对话”让民声民意的根系在城市烟火里扎得更深、更牢。

  活动现场,代表还主动向居民推广“代表直通车”线上平台,手把手教大家扫码登录、提交诉求,“以后想反映问题不用等夜市,手机上点一点,我们就能看到。”从线下面对面到线上“键对键”,民意传递的渠道愈发畅通,群众参与民主实践的形式不断丰富。

  “晚上出来散散步、逛逛夜市,不仅能放松心情、品尝美食,还能和代表面对面说说心里话,这个夜市逛得值。”居民的称赞,是对这场基层民主实践的最有力肯定。

商丘市梁园区八八街道人大工委:票决定民生 基层治理由民定

  “能不能多划几个小区公共区域停车位?”“小区充电桩太少,电动自行车充电不方便!”……这些关乎群众日常生活的“关键小事”,如今在商丘市梁园区八八街道由群众自己说了算。

  自实施街道居民议事会民生实事项目票决制以来,八八街道建立“群众提、议事定、街道办、人大督”的为民办事新模式,探索形成“征集—筛选—确定—票决—监督—满意度测评”闭环工作流程,真正将民生工程建在了群众的心坎上,“为民办实事”成为八八街道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高效能治理的生动实践。

  为充分做好项目票决前的解释说明,保障居民议事代表对各建议项目的知情权,推动议事代表在表决项目时决得准、质量高,在街道居民议事会召开前,街道人大工委将党工委审议通过的2025年5个民生实事票决候选项目及项目具体情况向议事代表一一介绍,针对议事代表的提问进行答疑解惑,确保议事代表的意见和主张得到充分表达。

  “在票决的每个环节,我们议事代表都参与其中,这也体现了街道决策和群众需求的精准对接和高度融合,进一步激发群众的获得感及议事代表履职的积极性和责任感。”街道议事代表、四平社区离退休党支部书记吴录成说。

  一项项票决出的民生项目,让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绘就了一幅幅基层民主高效能治理的生动画面。

(河南法治报记者林栋通讯员李浩王晓亭王萍欧阳广华付亚利魏江桦王娜张英贾豪帅)

编辑:林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