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两高四着力”人大代表在行动 | 侯涛:让地热为零碳未来“蓄势赋能”
时间:2025-10-17 来源:河南省人大融媒体中心
河南省人大融媒体中心讯(记者 席茜)郑州惠济区百万平方米地热供暖项目已经稳定运行了几个供暖季,居民室温保持舒适稳定,每年可减少24.4万吨二氧化碳排放;新乡中原农谷6号能源港作为平原示范区首个地热替代天然气项目,每年可减少926万立方米天然气消耗,运营成本仅仅是原天然气供暖的五分之一;焦作市迎宾馆采用岩土储能系统,可实现供暖、供冷、生活热水“三联供”......在河南,地热能正通过新技术转化为清洁能源,温暖着千家万户,也照亮河南绿色发展的未来。
“地热能是来自地球内部的清洁、可再生能源,不仅可用于建筑供暖、制冷,还可为工业领域提供热能,是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途径。”省人大代表、万江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总裁侯涛介绍,“目前,万江新能已成为全国率先涵盖从浅层到中深层,从单一地热到多能耦合的全能型地热开发企业。”
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近年来,万江新能在地热能领域持续深化创新,技术团队成功研发出岩土储能循环利用技术和中深层地热井下换热技术。
“这两项技术秉承‘取热不取水’的理念,引领了地热能利用方式的革命性变革,是在保护地下水资源的前提下开发利用地热资源,对解决地下水扰动问题和降低地热开采对环境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侯涛介绍道。
在新技术的支撑下,万江新能成功打造了中牟零碳能源港。“规划的23座能源港全部建成后,可满足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区2405万平方米建筑的供热需求,每个供暖季预计减少天然气消耗2.6亿立方米,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0.5万吨,节省运营费用约10亿元。”侯涛表示。
放眼全国,万江新能带着地热能新技术向全国“进军”。目前在河南、北京、辽宁、山东、甘肃、新疆等地布局了地热能项目。“我们利用地热助力打造中德零碳产业园,同时与宝马集团携手,打造‘零碳工厂’”侯涛说。
“地热替代天然气顺应国家‘双碳’目标,助力国家能源安全,减轻地方政府负担,满足百姓用暖需求。”侯涛介绍,围绕全国布局的战略,万江新能致力于成为全国领先的地热能开发企业,为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作出突出贡献。
作为人大代表,侯涛始终秉持“专业履职、为民发声”的理念,将企业发展与民生需求、产业升级紧密结合。2024年省人代会期间,他提出“在医院、学校等公共建筑领域推广地热技术”的建议,得到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的积极回应,相关推广措施已纳入部门工作计划;今年,他再次聚焦技术落地,呼吁“十五五”期间加大地热能新技术推广力度,推动其成为支撑河南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柱。
展望未来,侯涛对地热产业的发展充满期待:“随着人工智能与地热能领域的深度融合,地热能应用将朝着多元化、智能化、高效化方向迈进,为我国能源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绿色转型提供强劲动力。”
他表示,未来将继续履行好人大代表职责,一方面带领企业深耕技术创新与项目实践,让更多绿色热源惠及民生;另一方面深入基层调研,结合行业痛点与民生需求,为制定更完善、更具指导性的产业政策建言献策,以实际行动推动能源结构绿色转型,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地热动能”。
如今,随着“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启动,侯涛代表的诸多建议正从纸面走向实践,一幅以地热能为笔、以创新为墨的绿色发展画卷,正在河南乃至全国徐徐展开。
编辑:李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