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两部《条例》将为高效能治理和粮食安全保驾护航!看相关厅委将会如何干?

时间:2025-10-16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河南如何为高效能治理保驾护航?如何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推进粮食安全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法治保障?10月15日,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召开新闻发布会给出明确答案。

  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公乐指出,《河南省社会治理条例》《河南省粮食安全保障条例》已于2025年9月29日经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通过,将于2025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

  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事关党执政的阶级基础、群众基础,事关社会和谐稳定。河南省社会治理工作面临“人口总量、人口密度、人口流动量都比较大,社会问题复杂多样”的形势任务,传统的社会治理模式已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现实需求。制定《河南省社会治理条例》是提升河南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迫切需要,也是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新期待的重要举措。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事关国计民生、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制定《河南省粮食安全保障条例》是全面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客观要求,也是切实推动政策治理向法治治理转变的有效路径,有利于构建更具权威性和约束力、更加全面的粮食安全保障法治体系,更好提升我省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河南省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杨炯表示,河南省委社会工作部将深入贯彻落实《河南省社会治理条例》精神,着力推动新兴领域各类组织和群体深度融入社会治理。在深化党建引领上再发力,持续巩固拓展新兴领域“两个覆盖”成果,建强党组织书记和党务工作者队伍,不断增强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在优化管理服务上再发力,完善新就业群体服务保障体系,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增强其归属感与认同感;在促进作用发挥上再发力,积极搭建多元参与平台,引导新兴领域组织和群体在经济发展、行业规范、基层治理中展现作为,发挥新就业群体走街串巷、熟悉民情的优势,鼓励其担任网格助理员、社情民意信息员,积极参与基层治理,实现从“服务对象”向“治理力量”的转变。

  河南省委政法委副书记雷忠旺表示,河南省委政法委将统筹推动全省政法战线认真贯彻落实《河南省社会治理条例》,积极融入社会治理大局,发挥好法治对社会治理的规范和保障作用,以高效能治理促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加强党的领导,构建齐抓共管格局;坚持多元共治,推动矛盾纠纷实质化解;强化惩防并举,推进社会治安整体防控;守牢安全防线,防范化解重点风险隐患。

  河南省司法厅党委委员、副厅长李艳表示,河南省司法厅将把贯彻落实《河南省社会治理条例》与推进法治河南、平安河南建设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以司法行政职能的 “精准嵌入”,推动社会治理效能的 “全面提升”。充分发挥法治对社会治理的规范和保障作用,持续提升公共法律服务质量和公信力,切实提高化解矛盾纠纷能力水平。

  在《河南省粮食安全保障条例》立法中,聚焦“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围绕“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融合共促,发挥立法的引领保障作用,全力提升粮食生产能力,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上展现新担当新作为,包括推动“良田”建设、促进“良种”创新、推广“良法”应用、推动“良机”普及和加强“良制”保障。

  河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副局长陈晓鹏表示,河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将深入贯彻落实《条例》,持续发力,统筹好每年度的夏秋粮收购工作,实施好“两新”领域粮油加工设备更新项目、粮食流通提质增效项目和主产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项目,培育一批特色鲜明、质量可靠、知名度高、市场影响力大的粮油品牌,搭建好新的产销合作平台,继续为维护种粮农民利益保驾护航。

  据了解,《河南省社会治理条例》共九章七十五条,包括总则、基本公共服务保障、基层基础建设、矛盾纠纷化解、社会治安防控、重点风险防范、诚信建设、监督管理和附则。《河南省粮食安全包装条例》共十章六十五条,分为总则、粮食生产、粮食储备、粮食流通、产业发展、粮食调控、粮食应急、监督管理、法律责任和附则。


编辑:李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