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人大:沉浸式新闻发布会让普法宣传创新出彩
时间:2025-10-11 来源:河南省人大融媒体中心
河南省人大融媒体中心讯(记者 王紫仪 通讯员 张艳艳 王亮)“法规不应是束之高阁的文本,要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近日,洛阳市人大常委会接连举办《洛阳市洛阳三彩保护与发展条例》《洛阳市民宿业促进条例》两场地方性法规施行新闻发布会,打破传统发布厅场景限制,将会场搬进洛阳博物馆、栾川乡村民宿,同步举办洛阳三彩艺术品展、民宿体验活动,以“法治+文化+民生”的新闻发布会模式创新,让地方性法规从“纸上”走进群众生活,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博物馆里的“时空对话”:三彩文化和法治宣传双向赋能
9月24日的洛阳博物馆,釉色流转间更添几分庄重——《洛阳市洛阳三彩保护与发展条例》新闻发布会暨洛阳三彩艺术品展在此举行,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守护对话正式开启,让千年三彩技艺与法治保障实现“同框”。
作为三彩文化的发源地、核心产区,洛阳承载着从唐三彩到现代三彩雕塑、釉画的完整艺术谱系。为守护这份文化瑰宝,洛阳市人大常委会历时多轮调研、借鉴多地经验、广泛征求意见,制定出台该《条例》。经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审查批准,《条例》将于2025年10月1日起施行,标志着洛阳三彩保护与发展正式步入法治化、科学化轨道。
“打破传统发布场景,就是要让法规宣传与三彩文化‘沉浸式融合’。”洛阳市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发布会特意选址人流量密集的洛阳博物馆,还邀请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郭爱和,国家级非遗唐三彩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高水旺,非遗唐白瓷传统烧制技艺传承人宋胜利等业界专家走上发布席,直面记者提问,用专业视角解读法规意义。
在洛阳博物馆同步举办的洛阳三彩艺术品展成为法规宣传的“活教材”。盛唐气韵的“马球俑”釉色肥厚莹润,现代三彩釉画将河洛文化元素与当代审美巧妙融合……每一件展品的釉色流转间,都串联起三彩从历史到当下的传承脉络,让市民在欣赏釉色流转间读懂立法深意。
乡村民宿前的“民生答卷”:法治引领文旅融合“宿”造新局
如果说博物馆的发布会是“文化范儿”,那么9月25日在洛阳市栾川县庙子镇咸池村举行的发布会,则满是“乡土气”与“民生味”。当天下午,群山环抱的咸池村,白墙灰瓦的民宿错落成景,洛阳市人大常委会在此举行《洛阳市民宿业促进条例》新闻发布会,宣布《条例》将于2025年10月1日起施行。
“把民宿发布会开在乡村,就是要送法到群众身边,激活乡村民宿活力,助力乡村振兴。”此次选址栾川,既是因为当地民宿发展经验丰富,也是为了通过现场解读,让民宿经营者、村民、游客直观了解《条例》内容——比如民宿证照办理流程、特色发展方向、促进支持举措等,“听得懂、用得上”才能更好引导行业健康发展。
“以前办手续跑五个部门,现在承诺‘最多跑一次’,真是太利好我们了,做民宿也更有信心了!”经营民宿6年的李师傅听完解读后表示。“《条例》就是要做‘护航者’,不做‘管理者’。”上述负责人介绍,《条例》创新性规定“民宿开办一件事一次办”,允许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用于民宿发展,还构建“金融+人才+市场”的全方位支持体系,为民宿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为增强媒体感知、扩大宣传效果,发布会后还组织了栾川民宿实地体验活动,让记者亲身感受民宿运营现状与文化魅力,见证《条例》如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媒体传播中的联动合力:让法治声音传得更响更远
“紧贴法规主题设置发布场景,主动把发布会办在人民群众身边,就是要让法治声音传得更响更远。”洛阳市人大常委会新闻宣传办公室负责人表示,近年来,该市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立法与普法同步推进,已先后围绕《洛阳市洛阳牡丹保护与发展条例》《洛阳市关林保护条例》等举办4场特色发布会,每次都能引发广泛关注。
洛阳市人大常委会积极与洛阳市委宣传部、各级媒体沟通对接,邀请央广网、法治网、中国发展网、国际在线、河南日报、河南广播电视台等20余家主流媒体及旗下新媒体记者,采用直播、图文、短视频等多种形式对两场发布会进行全媒体报道,共刊播各类稿件百余篇,阅读量超千万次,洛阳博物馆持续举办的洛阳三彩艺术品展每日接待国内外游客超万人,引起全社会强烈反响。
“以前觉得地方性法规离自己很远,看了两场发布会的相关报道及艺术品展,才知道法规不仅能保护我们的文化,还能促进相关产业发展,改善群众生活。”一位游客表示。
两场别开生面的发布会,是洛阳市人大常委会创新法治宣传、推动法规落地的缩影。“下一步,我们要继续打破‘会场思维’,探索更多法治宣传新场景。”洛阳市人大常委会主要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加强宣传方式创新,探索法治宣传新途径,丰富新闻发布会内容与形式,让地方性法规真正走进群众、融入生活,为现代化洛阳建设注入法治动能。
编辑:李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