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陟县人大:“建议转建议”共护公共利益
时间:2025-08-25 来源:河南省人大融媒体中心
河南省人大融媒体中心讯(记者 贺志泉 通讯员 杜玲 杨桦)“我连续三年提的建议,这次通过公益诉讼检察监督的方式终于落地了!”近日,站在焕然一新的三阳烈士陵园广场上,武陟县人大代表张保国欣慰地说,“地面硬化了,围墙建起来了,大门也更换一新,陵园终于展现出应有的庄重面貌。”这个成果,源于武陟县探索建立的人大代表建议与公益诉讼检察建议双向衔接转化机制。
精心完善制度建设
2023年12月底,武陟县人大常委会率先在全市出台《人大代表建议与公益诉讼检察建议双向衔接转化机制的办法》,构建了制度框架。该机制围绕共同目标,聚焦法定监督领域,包括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国有财产保护、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英雄烈士保护、未成年人保护、军人地位和权益保障、安全生产、个人信息保护、反垄断、反电信网络诈骗、农产品质量安全、妇女权益保障、无障碍环境建设等法定监督领域,同时关注公共交通安全、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群众反映的危害公共利益等社会关切领域。此举让衔接转化有章可循,为检察机关高质效履行公益诉讼检察职能提供了有力制度支撑。
深化认识凝聚共识
为提升代表对检察职能特别是公益诉讼的了解,凝聚协作共识,武陟县组织开展“检察长走进人大代表联络站”活动,向人大代表讲解公益诉讼检察的职能范围、工作原则,并重点解读了新建立的双向衔接机制的核心内容和操作流程。利用人大代表常态化活动平台,组织检察官开展专题宣讲15次,有效增进了人大代表对如何通过检察建议推动解决公共利益问题的理解。县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牵头成立专项领导小组,强化人大机关与检察院、乡镇(街道)人大、人大代表等之间的协同联动,通过月例会机制,及时沟通情况、协同推进,为精准发现和转化问题线索、高效解决群众关切奠定了坚实基础。
同向发力解决难题
机制运行中,人大与检察机关相互借力,协同推进。人大代表充分发挥植根群众的优势,广泛收集线索、深入调研,提出更具针对性的建议。检察机关综合运用磋商、制发检察建议等方式,督促相关责任主体依法履职、解决问题。双方合力攻坚,有效推动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妥善解决。针对县人大代表张保国反映的三阳烈士陵园设施损毁、环境失序等问题,县人大常委会相关委室联合县检察院将人大代表建议精准转化为公益诉讼检察建议。在检察建议的强力推动和持续监督下,三阳乡政府投资20万元,高标准完成陵园整修保护工作,恢复了其庄严氛围。此外,该机制还推动解决了城内多家小区自饮水水质不达标、黄河大堤上重要石碑破损严重、幼儿园大门顶部违规搭建电线等一批群众身边的烦心事。
编辑:李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