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州人大:“三力三破”探索老年助餐服务新路径

时间:2025-08-12  来源:河南省人大融媒体中心

  河南省人大融媒体中心讯(记者 贺志泉 通讯员 闫延飞)养老服务,尤其是老年助餐服务是关乎千万老年人福祉的“民心工程”。近年来,汝州市人大常委会将老年助餐服务作为“国之大者”“省之要者”“民之盼者”,持续深入开展养老服务体系联动监督工作,坚持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共同发力,以“监督之力”破解“民生之困”,推动老年助餐服务体系提质增效。

  在工作推动中聚力,破解参与力量不充分的问题

  汝州市人大常委会注重发挥多元主体力量优势,形成推进联动监督工作顺利开展的强大合力。

  三位一体推进。汝州市人大常委会以高度的责任感,将老年助餐服务工作作为加快发展、保障民生和维护稳定的重点工作,专题向市委报告,取得市委对联动监督工作的支持。召开主任扩大会议、常委会会议,研究学习省、平顶山市老年助餐服务工作会议精神。召开汝州市老年助餐服务三级联动专题调研部署会,形成市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主体的“三位一体”工作推动格局。

  代表广泛参与。在省、市、县三级联动监督的基础上,动员县、乡两级1000余名人大代表深入基层代表联络站,通过“群众诉求+代表听需+意见交办+政府落实”模式收集意见、跟踪整改。目前,代表进站673人次、收集汇总各类问题58条、提出意见建议26条。同时,鼓励发动人大代表兼任老年助餐服务管理员、送餐员,真正让群众感受到温暖。

  激活社会力量。为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汝州市人大常委会在汝州人大微信公众号、汝州人大网站开辟了老年助餐服务三级联动监督专栏,大力宣传《河南省养老服务条例》、省、平顶山市会议精神,及时发布联动监督工作动态,激发社会公益力量和爱心人士参与老年助餐服务的热情。

  在乡村薄弱处用力,破解老年需求多样化的问题

  汝州市人大常委会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根据老年人口密度、区位分布、道路通畅和路灯照明情况、老年人具体需求等多重因素,因地制宜打造特色化老年模式。

  “阵地融合”型。充分挖掘村庄内部资源,整合盘活乡村闲置房屋,合理设置或布局老年助餐服务点,建设“乐享食堂”,不仅降低了约60%的建设成本,而且提升了老年人步行可及性。如王寨乡牛庄村利用闲置的校舍、温泉镇朱寨村利用村民民房、大峪镇刘何村利用村部闲置房屋等资源。

  “开辟自留地”型。利用助餐点土地资源,在老年助餐服务点适度开辟种植养殖基地,打造“自留地”。如蟒川镇、寄料镇、小屯镇为提升农村老年助餐服务点运营的可持续性,开辟种植养殖基地,鼓励身体健康、有劳动能力的老年人参与种植、养殖等力所能及的劳动,一方面可以为老年助餐服务点提供一定的农产品,降低其运营成本;另一方面可以让老年人适度活动,增加他们晚年生活的趣味性。

  “志愿协同”型。鼓励发动人大代表任管理员、送餐员,链接企业捐助,利用县域经济、村集体土地流转分红等,促成“政府补贴﹢慈善捐赠﹢村集体经济﹢老年人(子女)付费”等多渠道资金筹措机制。如温泉镇朱寨村老年食堂,采用村里统一发放就餐卡的形式开展助餐服务,每次充值100元村里再补贴100元,切实实现了惠民。

  探索“老年食堂﹢N种服务”模式,将老年助餐服务点打造成“四间堂”,即吃饭的饭堂、聊天的客堂、学习的学堂、议事的厅堂,配套相应的娱乐、健身、学习、交流设施,实现“一楼吃饭、二楼休息娱乐和学习、屋外健身”,为农村老年人提供活动场所,缓解他们的孤独心理。

  在监督问效上发力,破解整改不彻底的问题

  汝州市人大常委会坚持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将人大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的督办作为推动三级联动监督的一项重要措施,提升问题整改实效。

  推行嵌入式监督。建立“代表+群众+专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驻点机制,在15个助餐点嵌入监督员20余名,常态化开展联合巡查、加强日常监管,形成动态检查餐品质量、价格及政策落实、意见箱反馈问题分级处置管理机制。

  实行分级办理。将涉及老年助餐服务和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代表建议作为本年度重点督办事项,建立“问题清单+整改台账”的问题交办模式,明确县、乡两级责任,明确主办单位、协办单位、督办领导、督办委室,明确办理时限,对简易问题7日整改、复杂问题30日整改。

  注重结果运用。对市九届人大以来的代表建议进行全面梳理,对未销号事项,采取“1+1+X”(人大常委会+纪委监委+相关单位)联合办理模式,确保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真正得到落实。同时,将问题办理情况作为部门年度绩效依据、作为评选“银发食堂”示范点和财政补贴发放的重要依据;对整改不力单位开展专题询问并通报负面案例。

  汝州市人大常委会通过持续监督,老年助餐实现“三个跨越”。即覆盖广度跨越,建成助餐设施75个(食堂38个、助餐点37个),基本形成“一刻钟服务圈”,累计服务4万余名老人;运营效能跨越,推动政策堵点整改,助餐企业执照办理、补贴兑现周期较以前大大缩短;群众满意度跨越,群众满意度达98%。

编辑:李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