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环保世纪行 | 漯河:精准治污推动蓝天保卫与绿色转型双赢
时间:2025-11-16 来源:中新网
中新网河南新闻11月12日电(记者 王士豪)近日,由河南省人大常委会组织的“中原环保世纪行”媒体采访团走进河南省漯河市,实地调研当地大气污染防治与产业绿色转型协同推进的实践。通过精准施策与政企协同,漯河在推动环境质量改善的同时,实现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初步成效。

图为河南金大地化工集控中心。王士豪 摄
精准抑尘,港口作业告别“灰头土脸”
在漯河港作业区,雾炮车喷洒出细密水雾,全封闭廊道贯穿其间,传统码头的扬尘景象已不见踪影。漯河港航实业投资有限公司安全管理部部长孟宪强介绍,公司投资3000万元(人民币,下同)建成环保仓库和封闭皮带机系统,让散货从进仓到装船“不见天日”,彻底解决了货物抛洒和粉尘溢出问题。
针对临近居民区的特殊区位,港区竖起了280米长的“生态屏障”。“这道防尘墙配合顶部的雾森系统,能有效阻隔和吸附粉尘。我们还优化了作业路线,让车辆主动避开居民区,最大限度减少干扰。”孟宪强表示。多项举措协同发力,推动港口运营与周边环境实现和谐共生。
破立并举,产业转型中的“温情”与“远见”
在漯河市召陵区召陵镇,曾经的支柱产业——砖瓦窑厂正在经历一场绿色蜕变。随着环保政策持续收紧,该镇18条落后砖瓦窑生产线被列入限期拆除范围。
“这些企业曾为地方发展和群众就业作出贡献,不能简单‘一拆了之’,必须疏堵结合,帮助企业找到新出路。”召陵镇镇长李玉良介绍,当地党委政府组建专项工作专班,实行“一窑厂一策”,以“温情拆迁、和谐拆迁”理念推进工作。
漯河市隆鑫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总经理郭风桥坦言:“工厂运营十多年,确有感情。但高污染、高耗能的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在市、区、镇三级政府协助下,企业正与中通、极兔等物流企业对接,谋划转型物流分拨业务。“虽然对原有业务不舍,但对新发展方向更具信心。”郭风桥如是说。
绿色运输,物流枢纽驶入“低碳赛道”
“企业正积极推进柴油车绿色替代,将国V排放标准车辆更换为国VI车型,同时大力引进新能源车。”顺丰速递漯河东城转运中心中控经理葛艳锋表示,目前绿色替代率已超过88%,这一举措正推动物流行业这一传统排放大户加速减污降碳。
龙头引领,化工巨头构建全域防治体系
“我们累计投资4.6亿元用于水治理,2021年实现废水零排放。”河南金大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安环部部长张林峰介绍,企业还承接舞阳县污水处理厂部分废水,经处理后用于生产,年减少废水排放1250万吨。
在清洁运输方面,该企业依托铁路与水路运输,大力推广新能源车辆,清洁运输比例已达81.4%。“我们对新能源车实行‘优先进场、优先装车’政策,并协助运输方申请国家补贴,引导运输结构持续优化。”张林峰补充道。此外,公司投资建设的全封闭煤仓、渣仓等设施,实现了物料从进厂到使用全程密闭管理。
通过持续推动技术升级和发展循环经济,该企业将气化渣转化为水泥生产原料,实现“变废为宝”,吨盐电耗从近2000度大幅降至300度以下,形成节能、降耗、增效的良性循环。
编辑:李恒
发布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