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人大专版|将民主的根系扎得更深 全省人大代表联络站站长培训班圆满举办
时间:2025-11-10 来源:河南法治报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提升人大代表联络站“建、管、用”工作水平,11月4日至6日,全省人大代表联络站站长培训班在焦裕禄干部学院举办。我省各地推荐的100余名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示范点负责人及人大代表联络站站长一起重温焦裕禄精神,交流履职实践中的真招实策,凝聚起推动联络站工作提质增效的思想共识与行动自觉。
人大代表联络站是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倾听民声、汇聚民智的重要平台,也是人大代表依法履职的有效载体。截至目前,我省已建成9583个人大代表联络站(点),其中有近400个专业人大代表联络站(点),这些基层“小站点”深深扎根于人民之中,成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推动解决民生实事、助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本次培训主题鲜明、内容充实、形式多样。培训始终紧扣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这一核心主题,紧紧围绕服务和保障人大代表依法履职、助力“1+2+4+N”目标任务体系实现这一中心任务来设计和展开。课程设置既有对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及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布局的系统解读,也有对新修改的代表法的权威讲解;不但举办如何发挥联络站枢纽作用、提升站长履职能力的专题讲座,还组织学员赴兰考县联络站开展现场教学,沉浸式感悟焦裕禄精神的时代价值。
“我们将以本次站长培训班为契机,不断总结经验、探索实践,依托联络站这些履职阵地,进一步聚焦大局所需、民生所盼、治理所急、特色所系,推动开封市人大代表工作再上新台阶。”开封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副主任冶玮说。
“此次培训收获颇丰,我将加强自身建设,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努力将人大代表联络站打造成为人大代表履职的坚实平台、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民主法治建设的重要窗口。”省人大代表、南阳市妇女及未成年人维护人大代表联络站站长肖振宇说。
这方孕育了焦裕禄精神的土地,为培训班注入了精神养分。我省星罗棋布的人大代表联络站正如新时代的泡桐树,把根须深深扎进基层沃土,倾听每一朵花开的声音,感知每一片叶落的颤动,成为人大代表依法履职的平台。
焦桐树下话民主 联络站里解民忧
全省人大代表联络站站长的“实战”经验谈
深秋的兰考,天高云淡。黄河畔、焦桐旁,一场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的智慧碰撞正在上演。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提升人大代表联络站“建、管、用”工作水平,11月4日至6日,来自全省各地的人大代表联络站站长们,带着田间地头的泥土芬芳和履职的“实战”经验齐聚焦裕禄干部学院,分享他们是如何打通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
专业建站精准履职 架起为民服务连心桥
“目前,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问题日益明显,尤其体现在对身体锻炼和运动兴趣培养的忽视方面,希望能够让更多的孩子参与到乒乓球运动中来。”在濮阳市教育行业人大代表联络站里,驻站人大代表韩中华为建设乒乓球特色学校提出建议。据站长海静蕊介绍,联络站充分发挥教育界人大代表熟悉行业动态、贴近师生群众的专业优势,聚焦校门口交通疏导、课后服务提质、校园安全保障等群众关切的具体问题,组织人大代表化身政策宣讲员,通过人大代表监督推动政策落地生根。
以楼宇为载体,将垂直空间转化为发展增量,作为洛龙区名副其实的经济重办、财税高地,洛阳市洛龙区人大代表专业(楼宇、平台经济)联络站紧扣楼宇、平台经济发展需求,组建专业人大代表队伍。站长师中华说:“我们中既有熟悉企业运营、楼宇管理的一线管理者,也有深耕经济研究、政策解读的专家学者。这支专业队伍,既能精准捕捉企业发展堵点痛点,又能结合产业规律提出可落地、能见效的解决方案。”
当前,低空经济发展迎来重要窗口期,我省低空经济产业基础完善,应用场景丰富,市场空间巨大。经验交流会上,安阳市低空经济人大代表联络站副站长武新华用“三个零距离”——与经营主体零距离、与创新资源零距离、与产业生态零距离,讲述如何建好专业人大代表联络站。年初,驻站人大代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的立法议案”被安阳市人民代表大会列为大会重点议案。6月,安阳市人大常委会作出《关于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据了解,上半年,北关区低空经济领域新引进无人机项目38个,无人机全产业链企业总量突破160家,相关企业营收较去年增加60%,产业集聚正加速成为区域经济的重要增长极。
如何运用自身专业,让普法惠民零距离?郑州市法律行业人大代表联络站站长李聪回答了这个问题。“我们紧扣法律行业核心优势,聚焦邻里纠纷、劳动争议等群众身边事,推行‘人大代表+律师+社区工作人员’协同调解模式。通过解读法律条款、倾听双方诉求,高效化解矛盾,实现小事不出社区、纠纷就地解决。”李聪说。在“宪法宣传周”等节点,驻站人大代表进社区、进企业开展普法活动,解读法律政策,并围绕重点法律法规组织座谈,既解读法律条款又收集政策落地中的问题,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今年以来,新乡市红旗区新兴产业和科创型产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红旗区科创产业人大代表联络站广泛吸纳辖区内的市、区两级企业界人大代表,并创新性地邀请了高校知名院系教授、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以及留新创业的大学生代表加入,形成了多元互补、协同发力的成员结构。站长薛水波表示:“下一步,我们计划联合区政府成立政策宣讲团,不定期送政策进企业,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并在大学科技园成立大学生创业指导委员会,吸引和留住更多优秀人才,为新乡市经济发展注入持久动能。”
扎根基层特色履职 谱写社会治理新篇章
华灯初上,月色清朗,几把椅子,一盏清茶,大家围坐一处,在静谧而温馨的夜色中畅所欲言,这是每月15日晚上在济源示范区天坛街道进行的“天坛夜话”。“我们组织人大代表利用晚上的时间走进小区院落、商户店铺,围绕安全生产、防范电信诈骗等贴近群众生活的主题,让大家敞开心扉说问题、提建议、道实情。”天坛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站长孔海径说。夜风轻拂,灯火可亲,针对群众对法律法规理解不深的情况,人大代表联络站还邀请专家用生动案例深入浅出地解读法律条文。三年来,通过“天坛夜话”收集的建议中,已有23件群众关切的民生实事得到有效解决,其中8条具有普遍性的建议还转化为立法参考,真正实现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接待选民177人次、现场答复86件、转办解决19件……一个个数字背后,是民情民意被听见、群众诉求得到及时回应的生动写照。在经验交流会上,鹿邑县太清宫镇人大代表联络站站长关冰冰讲了几个发生在该镇人大代表联络站的故事:县人大代表张冬霞在联络站牵头成立中药材产业专班,创建中药材产业园,带动50余户农户种植白术、白芷;市、县人大代表李万峰通过联络站对接农户,推行“一户一牛”模式,带动200余户农户年增收3000元以上;针对暑期防溺水,人大代表走遍全镇19个行政村的坑塘,提议加装警示标识56个。从产业帮扶到民生关切,从经济发展到安全防护,人大代表通过联络站这一平台,将履职尽责落到实处。
“多亏了人大代表的协调帮助,我们再也不用为喝水发愁了!”看着自家水龙头哗哗流出的清澈自来水,博爱县许良镇连张村的村民感慨。此前,该村老化的供水管网多处爆裂,严重影响280余户村民用水。人大代表马卫国调研后,将问题带进了镇人大代表联络站。在这里,一场由人大代表“穿针引线”、县直部门精准对接的协商迅速展开。人大代表联络站站长段宇说:“通过‘季度汇总、按需邀约’机制,联络站针对民生痛点,邀请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进站,与人大代表、群众面对面磋商。”经过多轮务实对接,供水管网专项改造资金成功落地,彻底解决了群众的烦心事。
一条小甲鱼如何“游”出大产业?潢川县伞陂镇甲鱼产业人大代表联络站站长晏玉峰分享了他们的经验做法:“我们围绕甲鱼产业链上的种苗、养殖、加工、销售四个环节,开展微调研、微座谈,形成《甲鱼原种场建设建议书》《院县共建甲鱼研究院建议》等高质量建议,被县委、县政府列为重点督办事项。”同时,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40多户养殖户抱团发展,户均年增收4万元以上,甲鱼产业年产值突破9500万元,让小甲鱼成为乡村振兴的硬支撑。
“这份报告,摸清了我们产业的痛点,也给我们指明了出路!”一名打火机企业负责人感叹。他口中的报告,源自夏邑县会亭镇人大代表联络站组织的一次专题调研。站长李洁介绍:“我们以季度为单位,部署了‘春季看农事、夏季查安全、秋季督民生、冬季议总结’的履职主线,让监督与服务紧跟时节、紧扣中心。正是通过这样深入一线的扎实调研,人大代表们才能精准献策,有力推动当地特色产业的转型升级与安全发展。”
夜色渐浓,学院内灯火通明,焦桐无言,却默默矗立见证。交流发言在意犹未尽中落下帷幕,但引发的思考与共鸣仍在持续激荡。站长们纷纷表示,将把交流成果转化为高标准建好人大代表联络站、贴心服务人民群众的实际行动。归程在即,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种子已深扎希望的沃土,静候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河南法治报记者 林栋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紫仪)
编辑:林栋
发布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