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主任系列谈 | 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城东路街道人大工委主任吕文艳:用脚步丈量民情 用实干点亮城东

时间:2025-11-06  来源:河南省人大融媒体中心

  编者按:奋进“十五五”,扬帆新征程。当前,正值全省上下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关键时期,全省各级人大肩负光荣使命、承载重大责任。为深入阐释新时代地方人大工作的职责使命与发展路径,生动展现全省各级人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履职实践,即日起,河南省人大融媒体中心特别策划推出《锚定“十五五”奋进新征程·人大主任系列谈》,集中呈现我省各级人大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围绕“两高四着力”重大要求,聚焦“1+2+4+N”目标任务体系,在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中的责任与担当。

微信图片_20251024114553_294_130

  河南省人大融媒体中心讯(记者 贺志泉)作为城东路街道的党工委副书记、人大工委主任,我经常出现在这里的大街小巷,有时我在写字楼里与企业负责人交谈,有时走进老旧小区倾听大家的心声,有时召集各方代表一起商议难题。这些年,我以实干和担当,摸索出一套自己的工作方法,希望能为这片老城区绘就高质量发展与高效能治理的新图景。

“楼宇+楼院”:让商居融合焕发新活力

  记得在一次日常走访中,居民王阿姨向我反映:“咱们辖区老人想找个地方跳跳舞、下下棋,孩子们也盼着有个安全的活动角落,可咱条件有限,能用的地方太少了。”

  我抬头望向不远处的绿都广场、富国御玺等几栋现代化写字楼,它们白天人来人往,晚上和周末却大多闲置。我忽然想到:楼宇里那些宽敞的会议室、图书馆、活动室,不正是破解社区空间难题的“金钥匙”吗?

  不过,打通这道“无形的墙”并不容易。起初走访企业时,几位负责人都面露难色。但我没有放弃,后来我召集了一次特别的“商居联谊会”。会上,我没有讲大道理,而是诚恳地为大家算了一笔账:“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和谐的社区环境,而我们完全可以建立一个有组织、有管理的预约开放机制,比如利用工作日晚上和周末时段。这不仅是资源共享,更是企业践行社会责任、树立良好形象的好机会。”

  真诚的沟通和可行的方案,逐渐打消了企业的顾虑。紧接着,我推动制定了详细的《楼宇资源共享公约》,明确了开放时间、预约流程和安全责任,确保每场活动都有序开展。如今,一本小小的共享图书馆、一张张活动预约码,真的成了连接商务区与生活区、消融隔阂的温暖纽带。

“智慧大脑”赋能:小街道实现大治理

  在我和同事们的推动下,城东路街道正在悄然经历着一场“数字蝶变”。我们打造的智慧社区项目,让这个老旧小区众多的街道焕发出新的生机。

  我始终认为,智慧化不是赶时髦,而是要实实在在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在项目研讨会上,我带着团队深入梳理了党建引领、平安管理、民生保障等五大板块,精心打磨每一个功能模块。从监控中找回走失的老人,从声控灯辅助到充电桩建设,很多细节我都亲自参与。目前,多个楼院的智慧安防系统已经部署完成,电动汽车和电动自行车充电桩也全部到位。

  商城花园社区的陈大爷是第一批体验“智慧居家康养医养五件套”的居民。他高兴地告诉我:“有了这些智能设备,孩子们在外工作也放心多了。”听到这样的反馈,我心里特别踏实。

  最让我感到欣慰的,还是“智享花园”公众号的建设与成长。我希望能把它打造成一个集活动发布、便民服务小程序于一体的综合平台。我常对自己说,也让同事们牢记:我们要让数字技术真正惠及每一位居民,让城东一天比一天好,让街坊邻居们的笑脸一天比一天多。

  如今,我依然每天穿梭在商务楼宇和老旧小区之间,脚步匆忙,但内心充实。我一直坚信,只有用脚步丈量,才能真切感知民情;只有用真情服务,才能赢得群众信任;只有用创新思维,才能破解治理难题。在这条追求高质量发展与高效能治理的道路上,我愿继续留下坚实而温暖的足迹。(郑州管城回族区城东路街道人大工委供稿)

城东街道


编辑:李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