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岳阳人大:以“闭环监督”答好营商环境时代问卷
时间:2025-10-31 来源:岳阳人大网
《湖南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突出问题导向,加大制度创新力度,强化监督刚性保障,为各级人大落实湖南省委“全面提升人大工作服务中心大局的质量和水平”的要求提供了有力抓手。近年来,岳阳市人大常委会持续推进“法治护企”行动,对标《湖南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具体要求,构建“法治护航、精准监督、闭环管理”三位一体工作体系,以有力有效的人大监督持续擦亮营商环境“金字招牌”,为市场主体蓬勃发展厚植法治沃土。
坚持法治引领,筑牢营商环境基石
岳阳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法治“定规则、明底线、稳预期”,不断筑牢营商环境建设基石。法治体检祛顽疾,破除制度壁垒。主动开展涉营商环境规范性文件专项清理,以法律法规和政策导向为标尺,严格审查文件合法性、合理性、协调性。2024年以来,提出备案审查建议35条,废止相关决议决定4件,有效清除与上位法冲突、与发展需求不符的制度障碍,确保政策供给精准对接市场活力。执法亮剑固纲纪,保障法律实施。聚焦中小企业促进“一法一办法”、《湖南省先进制造业促进条例》等法律法规,深入开展执法检查。通过对标对表、查漏补缺、推进整改,强化法律刚性约束,规范公权力运行,维护公平竞争秩序,督促政府部门依法落实财税、融资、权益保护等法定职责,推动惠企政策从“纸面”落到“地面”。法定节日凝共识,厚植尊企氛围。2024年9月24日,岳阳市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作出关于设立“岳阳企业家日”的决定,将尊重、关爱、支持企业家精神固化为城市意志,为后续政策制定和监督提供重要遵循。首个“企业家日”期间,成功举办21期市级企业家沙龙,收集问题283个,办结250个,有效畅通政企沟通渠道,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浓厚氛围。
聚焦精准监督,直击痛点难点“靶心”
岳阳市人大常委会将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作为监督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深入调研、广纳民意、靶向发问,确保监督有的放矢。广开言路“听真音”。树立问题导向,前置监督“探头”,公开发布优化营商环境意见建议征集公告,设置30个问题覆盖政务服务、要素保障等6大领域,向社会各界敞开“问计之门”。“原汁原味”收集775份市场主体问卷、企业意见函、服务对象反馈诉求,精准绘制转供电加价、多式联运效率低等“痛点图谱”,为后续监督精准“导航”。下沉一线深剖析。组建专题询问工作组,深入基层一线“解剖麻雀”,召开10余场行业商协会座谈会,倾听房地产、餐饮等行业代表的“真心话”;深入法院、税务等单位调研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情况;赴佛山、泉州等先进地区“取经”对标。在岳阳市文旅公司与托肯公司租赁合同纠纷等5个具体问题前,工作组不回避、不推诿,第一时间通过“营商清风101”专项行动办公室交办,用“即知即改”彰显调研实效。专题询问辣味问。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举行专题询问会议,聚焦“转供电加价屡禁不止”“物流成本高企”“扫码入企形式化”“就业服务不精准”等13个高频痛点难点问题,13个部门负责人现场接受询问。常委会组成人员及人大代表提问直指政策执行“中梗阻”,部门负责人照单全收、立下“军令状”,形成人大监督有力度、政府落实有速度的良性互动。
强化闭环管理,确保监督成果落地
专题询问始于“问”,但不止于“答”。岳阳市人大常委会着力构建“交办-督办-反馈-测评”的监督闭环机制,推动问题清单转化为成效清单,做实监督“后半篇文章”。清单化交办明责任。对标《湖南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中有关政策落实、市场行为、要素保障、政务服务、法治保障等要求,将专题询问意见梳理形成清单,经主任会议审定后“点对点”向政府及相关部门交办。明确13个问题的整改目标、责任主体和完成时限,形成清晰的“施工图”。如针对“转供电”问题,明确要求岳阳市发改委在2025年底前完成重点园区改造,市场监管部门同步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常态化督办盯进度。建立“一月一调度、一季一通报”机制,由岳阳市人大常委会分管领导牵头督办小组,通过实地走访、查阅台账、企业座谈等方式跟踪问效;要求市政府按时报告整改进展,岳阳市人大常委会适时开展满意度测评,测评结果由代表和企业评判,将监督压力转化为落实动力。长效化赋能固成效。以专题询问为契机,同步推进制度建设和机制创新,将营商环境工作纳入常委会年度监督重点,探索“专题询问—执法检查一工作评议”的组合监督模式,建立企业诉求闭环响应机制,与“营商清风101”等专项行动深度融合。坚持“解决一个问题、完善一项制度、规范一类行为”,推动营商环境优化从被动回应向主动治理转变。
岳阳市人大常委会的实践表明,优化营商环境监督工作贵在精准,重在实效,成在闭环。法治是根本保障。必须善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通过依法行使立法、监督、决定等职权,为市场主体提供稳定预期和坚实保护。精准是核心要义。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深入调研、广纳民意,找准痛点、堵点、难点,确保监督有的放矢、切中要害。闭环是关键所在。必须构建“征集-调研-询问-交办-督办-反馈-测评”的完整闭环链条,形成监督压力传导和工作落实的良性循环,确保人大监督掷地有声、取得实效。(谢冯平)
编辑:李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