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人大:立法赋能洛阳三彩芳华永驻 创新守护千年瑰宝走向世界

时间:2025-09-25  来源:河南省人大融媒体中心

  河南省人大融媒体中心讯(记者 王紫仪 通讯员 张艳艳 张玲)9月24日,洛阳市人大常委会举行《洛阳市洛阳三彩保护与发展条例》(简称《条例》)新闻发布会,明确《条例》将于今年10月1日施行。

  《条例》有哪些亮点?如何让洛阳三彩为文旅高质量发展赋能加力?我市将采取哪些措施推动三彩产业发展?针对洛阳三彩保护与发展的重点问题,市人大常委会、有关单位负责人及三彩行业代表给出了详细解答。

  亮点一:法治保障,筑牢三彩传承根基

  洛阳是三彩文化的发源地、核心产区和当代传承中心。“然而,当前三彩文化面临传承体系不完善、产业规模小散弱、创新能力不足,以及人才与资金短缺等问题,亟须系统性保护与支持。”洛阳市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聚焦这些制约洛阳三彩发展的难点问题,2024年年底,市人大常委会启动《条例》立法工作,充分借鉴各地相关条例立法经验,多次召开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建议,以法治手段构建洛阳三彩保护与发展的长效机制。

  《条例》分六章37条,详细规定了技艺传承、人才培养、产业促进、创新发展、资金扶持、宣传推广等各项保障措施,不仅提炼了三彩各流派的制作工艺和文化特色,明确了洛阳三彩的定义,还要求建立名录保护制度,明确报批程序,促进洛阳三彩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工作规范开展。

  此外,《条例》明确规定了洛阳三彩下一步保护发展重点和举措。比如,《条例》紧密结合世界级文化旅游城市、青年友好型城市等定位,紧盯科技创新、产业融合等发展目标,规定了许多激发文旅融合活力、赋能产业发展的实用性措施,致力于服务洛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亮点二:文旅融合,拓展三彩展示空间

  近年来,目的地旅游已从简单的观光游览转向沉浸式精神文化体验。《条例》针对这一发展趋势,也作出了明确要求。

  《条例》提出,要将三彩小镇、三彩陶艺村等特色小镇和洛阳三彩主题商业街区、博物馆、企业、研学基地等纳入全域旅游地图,开设旅游线路。鼓励在景区、文化街区等公共场所展示洛阳三彩产品,宣传洛阳三彩文化。

  “将根据《条例》,以文化资源作基塑魂,以产品服务作翼塑形,深入整理、挖掘三彩文化资源的历史内涵和时代价值,将更多三彩元素融入城市场景、公共建筑、环境设计中,更好满足游客情绪需求和对‘诗和远方’的美好向往,守好三彩文化,讲好三彩故事,传播好城市声音。”洛阳市文广旅局相关负责人说。

  “作为长期从事洛阳三彩技艺研究和三彩文化传播的工作者,将深入挖掘三彩深厚历史文化内涵,创新推出更多兼具文化底蕴与现代审美的三彩作品,积极打造沉浸式三彩文化体验项目,推动洛阳三彩从‘博物馆里的文物’变为‘大众身边的文化符号’,让千年三彩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绽放更持久的文化生命力。”洛阳三彩艺术博物馆馆长郭爱和说。

  亮点三:产业赋能,激发三彩市场活力

  目前,洛阳三彩产业规模约3亿元,拥有全国知名的唐三彩专业村,从业人员2000余人,全市各类三彩企业84家……《条例》的实施,将为三彩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条例》提出,市、县两级政府应制定洛阳三彩产业高质量发展措施,优化洛阳三彩产业布局,支持洛阳三彩产业园区、原材料储备基地、技术创新研发基地等建设,发展衍生产业,培育洛阳三彩产业新质生产力。

  “洛阳三彩产业的发展,要坚持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品牌建设协同推进。”洛阳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推动洛阳三彩制作技艺革新,加强生活化、实用化三彩产品创新,推动三彩艺术融入钢制家具设计,拓展生活器皿、室内装饰等领域市场,研发推出三彩装饰壁画、茶具、手机支架、香薰等多元产品,进一步提升洛阳三彩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洛阳三彩走向世界。

  “立法过程、推动法规实施的过程,也是加强洛阳三彩宣传推广的过程。”洛阳市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立法的引领、保障和传播,让洛阳三彩这颗跨越千年的艺术明珠更加璀璨,从一个民族的文化记忆走向全世界的艺术殿堂,成为更多人喜爱的文化瑰宝。


编辑:王紫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