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人大:多维发力共绘青少年成长“同心圆”
时间:2025-09-17 来源:江苏人大发布
少年强则国强。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重要事业。近年来,宿迁市人大常委会始终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从立法、监督到代表履职等多个方面协同发力,以扎实举措努力绘就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同心圆”,全力打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优质成长生态圈。
立法先行,织密“制度经纬”
“我们在办理一起未成年人受侵害案件时发现,侵害行为发生在网约房内。调查显示,部分网约房无法落实治安管理处罚法所规定的旅馆业应执行的实名、实数、实时、实情等‘四实’登记制度,这给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带来了巨大风险……”近年来,以电竞酒店、网约房为代表的新兴业态发展迅速,却在监管方面出现“真空”,成为未成年人权益受损的隐患点,也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孩子的事是大事。”宿迁市人大常委会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坚持“急用先行”,通过立法手段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针对这一立法领域空白,市人大常委会制定出台《关于禁止电竞酒店向未成年人提供互联网上网服务的决定》,明确规定本市行政区域内的电竞酒店经营者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互联网上网服务。对违规且拒不改正或造成严重后果的经营者,将处以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甚至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及相关许可证。2024年,市人大常委会又制定出台《关于规范网约房向未成年人提供住宿服务的决定》,要求向未成年人提供住宿的网约房内不得放置烟(含电子烟)、酒类及成人用品,也不得提供可能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出版物、音像制品或网络信息等。
这两项地方性法规精准聚焦新业态中未成年人保护的关键风险点,以清晰的规范和严格的法律责任,织就了一张坚实的制度防护网。
当前,市人大常委会正围绕台球室治安隐患、未成年人文身等法律规定滞后、行业监管缺失的问题,深入开展调研,梳理问题症结,持续致力于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
监督发力,筑牢“刚性防线”
“现在学校心理辅导室、专职老师配备怎么样?”
“离异家庭、留守儿童、事实无人监护学生是否进行了全面排查,是否有动态预警关爱服务?”
……
宿迁市人大常委会聚焦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成立由市人大常委会分管副主任为组长、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和部分人大代表参与的专题调研组,通过实地查看、听取汇报、座谈交流等方式,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基本情况、存在问题等进行深度调研,提出“推进全员心理导师制度建设,明确每一位在校教职工都应率先掌握基础心理咨询能力,不断强化全体教职工的心理育人意识和教育责任”“由工会牵头,相关部门协同配合,推动心理健康服务进企业、进单位,扩大服务覆盖面”等意见建议,并据此形成监督专报直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推动关爱青少年措施真正落地见效。
“我们还要加强社会支持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信息通报、数据共享、联络沟通等制度,推动未成年人权益受损问题有效解决。”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市检察院关于未成年人保护公益诉讼工作情况的报告时,一位常委会组成人员表示。
“列出的问题清单,必须进行‘回头看’,只有看到全部整改到位,心里才能踏实。监督不能走过场,必须一竿子插到底,看到真变化。”市人大代表、沭阳县实验小学副校长王芳说道。
市人大常委会通过“清单式交办、清零式整改”机制,将专题调研发现的问题与常委会审议意见一并交办,明确要求相关部门限期报告整改情况,并接受满意度测评,实现从监督发现问题到监督解决问题的闭环管理,切实将监督成果转化为治理实效。
代表赋能,汇聚“强大合力”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涉及多部门协作,应加快构建家庭、学校、社会、医疗四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体系,筑牢学生心理健康立体防护网。”宿迁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冯岩在重点督办人大代表“关于重视和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建议”时强调,要高度关心和重视学生身心健康,用心用情守护好青少年健康成长。
未成年人保护已成为全市五级人大代表履职中的重点关切。市六届人大五次会议代表所提议案建议中,30余件涉及未成年人保护。
“我们既积极支持未成人保护立法,又踊跃参与视察、检查,还主动走访发现、帮助解决未成年人保护中遇到的新问题。”对长期关注青少年成长的市人大代表、泗阳春晖民间助学协会会长张矾来说,市人大常委会将未成年人保护列入工作重点,做到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在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引导下,代表们立足本职,深入基层、倾听民声、汇聚民智,围绕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问题、校园普法、校园周边环境整治等积极履职尽责。全国人大代表、泗洪县邮政分公司归仁支局局长殷勇组织开通“护孤邮路”,连续13年帮助孤困儿童;2024年还联合相关部门向偏远地区学校进行旧书爱心捐赠,并收到了三封真挚的感谢信。省人大代表、宿迁市洋河新区王园小学校长姚芳,29年来用爱心与责任守护乡村孩子的成长,让更多乡村儿童享受到了快乐教育的温暖……
此外,宿迁连续四年将青少年心理健康纳入民生实事项目,在“十四五”规划纲要、市委全会报告等文件中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予以部署。持续开展“利剑护蕾、关爱帮扶、家庭教育、法治校园”等专项行动,积极构建多元共治格局,努力形成人人参与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合力。
编辑:王紫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