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人大专版|我省积极开展老年助餐服务工作三级联动专题调研(四)办好民生“食”事 守护长者幸福

时间:2025-08-15  来源:河南法治报

“孝善饺子宴”现场热闹非凡

老年人在老年餐桌助餐点就餐

  老年助餐服务不仅是关乎千家万户幸福的关键小事,还是重要的民生实事。近年来,我省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精准发力,以有力监督推动服务升级——信阳精准监管,织密老年助餐服务网络;焦作市解放区创新机制,打造专业老年助餐点;鹤壁市鹤山区开办便民食堂,构建老年“朋友圈”;商丘市梁园区举办“孝善饺子宴”,传递温情;温县祥云镇用“小餐桌”撬动“大幸福”。我省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聚焦群众需求,多措并举,将监督实效转化为惠及长者的幸福“食”光,托举起温暖的“夕阳红”。

  1

  信阳人大:精准监管守护“舌尖幸福”

  “享受居民水电气价格政策后,运营成本降低了,发展更有底气了!”信阳市平桥区兴隆社区老年食堂经理陈静话语中流露出的欣喜,正是信阳市人大常委会监督推动老年助餐服务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

  今年以来,信阳市人大常委会紧扣老年助餐这一民生关切,将养老服务监督列为年度重点监督工作,在2024年“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三级联动监督基础上,梳理出助餐设施规划布局、运营模式、补贴政策等12项监督重点,并细化形成21项调研内容清单和11个部门职责清单,力求摸清实情、找准症结、推动整改。

  在市、县(区)人大的监督推动下,全市老年助餐服务工作交出了一份温暖人心的民生答卷。

  针对老年助餐需求,该市推动建成572个老年助餐场所和39个美好邻里中心。如新县建立“中央厨房+村组配送”、淮滨县利用物流协作、羊山新区打造“三级配送链”等模式,有效延伸了老年助餐服务触角,织密城乡老年助餐服务网络。潢川县塘埂村以“集体经济+社会救助”模式激活效能;商城县、新县利用开展互助志愿服务和配置“移动助餐车”等方式破解分散居住老人就餐难题。

  通过持续加大政策保障力度,该市人大常委会督促有关部门按助餐设施(食堂、餐桌、助餐点)等级,分别给予建设补贴、运营补贴,累计发放532.75万元。推动落实养老机构税费减免政策,累计减免增值税、房产税约408.69万元,75家养老机构享受居民水电燃气价格。

  针对养老助餐中的安全问题,该市人大常委会推动跨部门联合监管,有关部门对385家养老机构食堂、148个老年助餐点开展随机检查,整改隐患117个。

  2

  焦作市解放区人大:监督赋能提升助餐品质

  老年助餐服务作为养老服务体系的关键环节,承载着老年人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今年以来,焦作市解放区人大常委会立足区域实际,扎实开展工作,以创新监督方式和丰富调研经验,为老年助餐服务注入强劲动力。

  今年3月,该区人大常委会成立了由常委会主任挂帅的老年助餐服务专题调研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区人大系统开展联动监督工作。各调研组及时梳理汇总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和建议,形成详细的调研报告提交主任会议审议通过,并及时将审议意见转交给区政府及有关部门办理,要求其在规定时间内制订整改方案并反馈。

  为凝聚监督合力,该区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加强与政府部门、街道人大工委的协同联动。组织参与调研活动的人大代表与民政、财政、市场监管等部门建立定期沟通机制,对交流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共同商讨解决方案。督促民政部门加大对老年助餐服务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力度、财政部门合理安排补贴资金并确保及时足额发放、市场监管部门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多向发力、共同筑牢老年人“舌尖上的安全”。

  在该区人大常委会的持续监督下,政府部门积极行动,今年上半年以来,解放区新增老年助餐点3个,以学生路大别山老年助餐点为试点,依托连锁餐饮的专业烹饪优势,注重餐食品质,讲究营养搭配,菜谱定期更换,探索自助打餐的形式,为老年居民提供更为丰富和个性化的用餐服务。

  3

  鹤壁市鹤山区人大:便民食堂构建老年“朋友圈”

  为解决辖区老年人做饭愁、吃饭难问题,鹤壁市鹤山区人大常委会以中山路街道为试点实施“共议制”解决老年人就餐难问题,通过共商共议的形式,广泛征求辖区居民、行业部门的意见,倾听大家的呼声,在原有的建安敬老院食堂基础上,高标准建设了中山老年大食堂,为辖区老年群众提供一站式助餐服务平台。

  鹤山区中山老年大食堂主要服务对象为60岁以上老人,可覆盖马南社区、向阳社区、马中社区等周边6个社区万余人口。相关行业部门常态化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检查,确保老年人吃得放心。用餐之余,老年人可就近到日间照料中心,聚在一起下棋、看书、锻炼身体、康复理疗,丰富老年人的生活,为大家提供一处情感和精神交流的舒适场所,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

  中山老年大食堂的创办是鹤山区提升辖区养老质量、创新养老服务模式的一次大胆尝试。“下一步,鹤山区人大常委会将重点关注老年食堂饭菜的食品安全、营养搭配,确保老年人吃得安心、吃得放心。”鹤山区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将继续探索在老年食堂举办各类文化交流活动,积极打造辖区老人的线下“朋友圈”,让老年人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

  4

  商丘市梁园区人大:“孝善饺子宴”传递温情

  发展老年助餐服务是支持居家社区养老、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民生工程。今年以来,商丘市梁园区人大常委会按照省、市人大常委会部署,抽调精干力量组成老年助餐服务工作三级联动调研组,先后深入辖区乡镇(街道)对老年食堂和助餐点进行调研,并形成专题报告反馈给相关单位,特别是针对调研李庄镇举办“孝善饺子宴”助力老年助餐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梁园区李庄镇举办的“孝善饺子宴”最初采取“饺子宴+义诊+免费理发”基本模式在该镇张楼村、朱楼村开展试点,取得良好效果后,按照“试点先行、示范带动、全面推广”路径在全镇进行推广,目前已实现全镇26个行政村全覆盖。

  “孝善饺子宴”活动由村“两委”负责举办,时间由各村自行确定,活动当天邀请村内60岁以上老人吃饺子、看大戏。村里老年人积极参与,主动提供桌椅板凳、锅碗瓢勺、蔬菜肉蛋,“好媳妇”们负责和面、包饺子、端饭……场面热闹非凡、其乐融融。

  “孝善饺子宴”活动不仅弘扬了孝老爱亲的中华传统美德,而且拉近了干群距离,增进了家庭邻里和睦,受到群众一致好评。

  5

  温县祥云镇人大:“小餐桌”撬动“大幸福”

  近年来,为破解“舌尖养老”难题,祥云镇人大主席团积极担当作为,探索建立“政府补一点、村集体出一点、老人自愿出一点”的可持续运营模式,依托村级养老服务设施打造老年餐桌,推进老年助餐服务优化升级,用暖心服务托起幸福“夕阳红”。

  祥云镇人大主席团立足实际,创新推出“中央厨房+免费配送”服务体系。一方面,与专业餐饮团队合作,打造标准化中央厨房,实现食材集中采购、营养科学搭配。另一方面,针对老年人行动不便、用餐分散特点,人大代表积极行动,广泛动员组建志愿者配送队,为高龄、独居老年人提供免费送餐上门服务,推动助餐服务从舌尖延伸至心尖。目前,老年餐桌助餐点日均服务老年人超120人次。

  今年年初,人大代表在走访时发现,老年餐桌助餐点存在部分桌椅陈旧、未使用天然气、空调设备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人大代表迅速行动,联合民政部门争取补贴近4万元,两个月内对助餐点天然气管道、电器线路等完成改造,并配备适老化桌椅、急救药箱等硬件设施。“现在椅子有扶手,吃饭也凉快,助餐点更加明亮整洁,孩子们更放心了!”78岁的王奶奶笑着说。

  从硬件升级“硬支撑”到特色服务“软关怀”,祥云镇人大主席团用一件件履职实绩书写基层养老服务温暖答卷。

  (河南法治报记者 林栋 通讯员 郭河奇 李雨璞 李保建 张鹏 王钰洁/文图)

hnfzb2025081508_s


编辑:李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