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治之力守护水清民富
时间:2025-08-13 来源:河南新闻联播
《河南省南水北调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实施已经三年,记者走进南阳市淅川县、西峡县等地,实地感受《条例》带来的变化,探访水源地生态保护的生动实践。
淅川县九重镇邹庄村村民 郭春玲:“我们生活现在是越来越好,跟我们原来比,这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立秋之时,站在自家院门前,郭春玲自豪地给记者介绍着村里的变化。九重镇邹庄村是一个移民村,因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全村175户750人告别故土,从原油坊岗村搬迁到了这里。
淅川县九重镇邹庄村驻村第一书记 崔丽平:现在大家能看到我们村的白墙红瓦,绿树成荫,我们已经成功地创建成3A级景区,现在我们的村民就住在景区内。
这些变化都与《南水北调饮用水源保护条例》最严格的生态环保制度密不可分。为确保水质持续稳定达标,落实条例要求,丹江口水库河南辖区划定一级保护区47平方公里、二级保护区253平方公里、准保护区1295平方公里;划定总干渠两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面积970平方公里。为此,位于保护区的邹庄村从一开始就注重农业种植等产业发展的绿色化,同时因为有了条例的保障,村里的采摘园等农文旅融合发展项目也得到了有关部门支持。如今,村里年接待游客10万人次,年村集体经济收入200多万元。
位于水源涵养区的西峡县五里桥镇土槽村,近些年也因为对水土流失的治理尝到了发展生态经济的甜头。
西峡县水利局副局长 李晓:2021年以来,治理这个水土流失面积,330平方公里左右。这个环境好了以后啊,自然都有这个客商来投资。
有了绿水青山,引来了投资,土槽村将道路沿线村民的住宅改造为统一风格的民宿,建成爱情小镇湖心岛、碾盘湾休闲度假区等一批特色景点,乡村特色旅游产业红红火火,鼓了群众腰包,也增加了集体的收入。
南阳市生态环境局淅川分局局长 王君:保护条例为我们具体工作提供了行动纲领,政策支持和这个法律保证。
省人大常委会对《南水北调饮用水源保护条例》贯彻实施情况的执法检查报告显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以来,丹江口水库陶岔取水口和总干渠水质持续稳定在II类及以上,累计调水721亿立方米,1.14亿人受益。
编辑:李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