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人大专版|以人大之力护航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5-07-18 来源:河南法治报
民营经济不仅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为就业和社会民生保障提供坚实支撑。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离不开良好的法治环境和法治土壤。今年以来,我省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深入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找准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定位和任务,担当作为、履职尽责,以人大之力护航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洛阳人大:增强监督实效 助推民营经济破浪前行
“洛阳的民营企业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很大,其融资成本也相对偏高,影响了自身竞争力的提升。”“部分惠企政策在落地环节存在问题,企业获得感与制定政策的初衷尚有差距。”近日,在洛阳市民营企业家暨服务企业发展人大代表流动工作站,人大代表们围坐在一起建言献策。
为精准破解民营经济发展难题,洛阳市人大常委会创新人大代表履职方式,组织驻洛全国、省、市三级人大代表,走进市民营经济发展局等部门,开展“2025年度民营企业家暨服务企业发展人大代表流动工作站”活动,围绕优化营商环境、企业融资、产业园区运营等方面提出诸多建设性意见。
这些来自一线的声音,正是洛阳市人大常委会专项监督工作的着力点。为深入贯彻中央、省委和市委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决策部署,洛阳市人大常委会近期研究通过了《关于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项监督“回头看”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明确,成立由驻洛全国、省、市三级人大代表以及民营企业家代表共同参与的工作专班,并设立人大代表流动工作站,将监督触角延伸至法院、检察院、市民营经济发展局等关键部门。
“此次监督不仅要关注序时进度,更要聚焦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洛阳市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专项监督紧扣《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宣传贯彻情况、全市民营经济重要指标完成情况以及企业和企业家权益保护等重点,紧盯经济运行中的难点问题和生产经营中遇到的急难愁盼问题,以“问题导向”推动监督落地见效。
针对人大代表和企业反映集中的惠企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等问题,洛阳市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负责人在现场回应:“将以此次专项监督为契机,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项督查,督促相关部门加速整改,推动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民营经济政策保障体系,让人大监督的刚性要求转化为帮助企业纾困解难、提振发展信心的实际成效。”
漯河人大:凝聚人大力量 点燃经济增长新引擎
民营经济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在推动经济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漯河市人大常委会积极作为,不断凝聚人大力量,为民营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政策引导,点燃经济增长新引擎。该市人大常委会积极开展“产学研深度融合”专题调研,着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民营经济领域落地生根,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增强民营企业创新活力;组织开展“法治集中宣传月”活动,组织机关干部和普法志愿者深入厂房,与企业管理者和员工面对面交流座谈,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等法律法规,明晰企业责任与义务,督促企业规范经营,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法治根基。
精准监督,扫除发展“绊脚石”。该市人大常委会聚焦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在开展扩大内需促进消费专项评议询问时,通过深入走访、广泛座谈、听取汇报等方式,精准找出相关部门在服务民营企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基层市场监管力量薄弱、服务企业效率不高等。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发出监督“信号弹”,督促相关部门整改落实,为民营企业发展营造更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
破题攻坚,铺设前进“快车道”。“我市人大常委会连续3年将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相关议题作为人大代表重点建议进行督办,先后围绕‘推进民营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降低企业成本,助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等重点难点问题展开攻坚。”漯河市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部门领办、专题督办相结合的方式,持续跟踪人大代表建议办理进度,确保每一项人大代表建议都转化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助力,让民营经济再迎发展春天。
安阳县人大:聚焦专题询问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近年来,安阳县人大常委会创新监督方式,紧盯优化营商环境,围绕经济发展堵点、民生福祉热点,连续4年通过专题询问,主动破解经济社会发展难题,以靶向监督促进全县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提升。
开展专题询问,调研是基础。该县人大常委会在每年专题询问前,成立由常委会领导带队,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人大代表、相关委室人员参与的调研组,深入乡镇、企业、相关部门,与基层干部、企业负责人、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交流座谈,广泛收集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意见建议。
为确保专题询问真正落到实处,该县人大常委会在专题询问结束后及时梳理汇总相关材料,并形成书面监督意见交“一府一委两院”整改落实,时限一般为3个月。该县人大常委会采取听取整改情况报告、“回头看”视察等形式,对专题询问问题清单整改落实情况进行跟踪问效、监督落实,形成监督闭环,做到有询问、有答复、有结果、见实效。
历经4年的探索与完善,一次次直击痛点的专题询问、一场场务实高效的问答,推动了审批流程再造、惠企政策落地、要素保障强化,全县营商环境提档升级。2021年以来,安阳县营商环境在全省的排名持续进位提升,2024年,营商环境评价结果显示总体表现良好,其中办理建筑许可、政务服务2个指标表现优秀。
“我县人大常委会将继续聚焦经济社会发展软实力,不断优化完善专题询问机制,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以‘钉钉子’精神,让监督压力转化为优化营商环境的持久动力,以优化营商环境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安阳县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
台前县人大:开拓履职平台 保障企业安心扎根发展
日前,台前县人大常委会营商环境观察点在县政务服务中心正式挂牌运行,这一创新举措为县域深化政务服务改革、加速重点工业项目落地按下“快进键”,标志着台前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踏入精准监督、高效提升的新阶段。
该观察点将成为优化营商环境的“前哨站”、服务企业的“连心桥”、监督效能的“探照灯”。首批6名人大代表观察员将以“沉浸式”体验、“伴随式”观察开展常态化监督。他们紧盯企业开办、准营、变更、注销等手续,从审批事项是否精简到位、流程是否科学再造、环节是否充分压缩、材料是否真正简化、时限是否大幅缩短、信息是否完全透明等多个维度发力,全力推动政务服务效能实现质的跨越。
在职责履行上,人大代表观察员既是监督员,敏锐查找审批过程中不作为、慢作为等问题;又是宣传员,积极向企业解读最新法规政策,帮助企业吃透政策红利;还是智囊团,认真倾听企业群众诉求,深入剖析问题背后的体制机制根源,提出兼具前瞻性与实操性的建设性意见。同时,人大代表严格落实“体验—评价—反馈—整改—核验”的闭环工作制度,确保问题发现一个解决一个,形成“发现问题—反馈问题—解决问题—提升效能”的良性循环。
台前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汪长海表示,观察点的挂牌只是起点,未来,将通过人大代表的深度参与和各部门的协同发力,破除项目审批“中梗阻”,大幅提升政务服务速度,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能。
淇县庙口镇人大:走进生产车间 倾力帮助企业纾困解难
为充分发挥人大代表职能作用,今年以来,淇县庙口镇人大主席团开展“人大代表进企业促发展”专项活动,组织辖区人大代表深入民营企业,通过实地调研、精准服务、跟踪问效等方式,为企业纾困解难,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
活动中,人大代表深入相关企业生产车间,重点围绕生产经营、技术创新、安全生产及绿色低碳发展等方面开展调研,详细了解企业设备运行、工艺流程、节能减排措施及消防设施配备情况,督促企业压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同时,人大代表与企业负责人座谈,认真听取企业发展诉求,针对融资难、用工短缺等共性问题,现场提出建设性意见,并协调相关部门推动问题解决。
专项活动成效显著,既拓宽了人大代表履职渠道,增强了监督实效,又构建了政企常态化沟通机制,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有力支撑。据介绍,该镇人大主席团将建立长效服务机制,定期开展“回头看”,强化问题解决闭环管理;聚焦政策落实、要素保障等关键环节,提供精准化服务,发挥人大代表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桥梁纽带作用,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河南法治报记者林栋通讯员王思芮丁成成王琳王军凯王宾管晓茹李润泽)
编辑:林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