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龚富先和他的“移动诊所”

时间:2025-07-11  来源:河南省人大融媒体中心

  河南省人大融媒体中心讯(记者 席茜)在桐柏县东风社区,提起龚富先,随便找个居民都能聊上几句。有人说他医术好,有人说他为百姓说话顶用。这位扎根基层的社区医生,还是一名县人大代表,每天忙得脚不沾地,却把两样职责都扛得扎扎实实。

  天未大亮,东环社区卫生服务站的灯便已亮起。龚富先早早到岗,擦桌子、备药箱。来看病的,有背着书包顺路治咳嗽的小学生,也有拄着拐杖步履蹒跚的老人,无论谁来,他都笑脸相迎,仔细倾听,认真检查。

  社区里老人多,慢性病常见。龚富先带领团队挨家挨户走访,为1000多位慢性病患者建立了健康档案。75岁的李大爷总觉得自己身子骨硬朗,高血压药想起来才吃。龚富先知道后,隔三差五就上门,边量血压边念叨:“您这血压就像水管,压力大了可不行,早晚得出事!”渐渐地,李大爷养成了按时吃药的习惯,血压稳了,逢人就夸龚医生比自家孩子还上心。

  看病之余,龚富先还爱“多管闲事”。他常在社区活动室办健康讲座,怕老人听不懂,就举些接地气的例子:“吃盐多了就像往血管里撒沙子,时间长了能好吗?”遇到腿脚不便的居民,他直接带人上门义诊,免费量血压、测血糖。老人不会用手机挂号,他手把手教;家里常备药过期了,他帮忙清理换新。一来二去,整个社区都把他当成了自家人。

  龚富先诊室的墙上挂满锦旗,每一面都藏着故事。贫困户张大哥身患慢性病,每月药费压得全家喘不过气。龚富先不仅免了他的诊疗费,还多方奔走,帮他申请到了慈善救助。一次社区走访,他发现留守儿童小琴高烧不退,家中只有年迈的奶奶急得直哭。他立刻为孩子检查喂药,次日又上门复诊送药。这些年,他的药箱跟着他走遍千家万户,只要有人需要,他随时化身“移动诊所”。

  当上人大代表后,龚富先的白大褂口袋里总揣着个小本子,看病时听居民唠家常,听到难处就记下来。走访中,他发现老旧小区基础设施老化影响生活。经过多次实地调研和征求意见,他提交了《关于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的建议》。在他的推动下,小区被纳入改造计划并完成,居住环境得以改善。在医疗方面,他关注到桐柏部分地区资源不均、基层设施陈旧的问题。通过走访医护人员和患者,他提交了《提高桐柏医疗服务水平的建议》。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积极制定方案,加大投入,逐步优化了当地医疗服务体系。

  从医三十年,当代表十多年,龚富先没说过漂亮话,就是一门心思为老百姓办事。他常说:“穿上白大褂,就得看好病;戴上代表证,就得传好声。”在街头巷尾、田间地头,龚富先的身影依然忙碌,他用行动践行着一名医者和人大代表的为民初心。

编辑:李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