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人大专版 | 发挥人大职能优势 绘就基层治理图景

时间:2025-07-11  来源:河南法治报

人大代表现场走访

人大代表入户走访

  河南法治报记者 林栋 通讯员 白彬 王天成 雷召伟 杨慧斌 段国锋/文图

  基层治理,一头连着万家灯火,一头系着国泰民安。近年来,我省各级人大在创新履职方式、拓宽民主渠道、化解矛盾纠纷等方面不断探索新路径,努力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推动将人大代表发挥作用嵌入基层治理体系,绘就基层治理图景。

  1

  洛阳人大:人大监督有力度12345暖心解忧

  “下水道终于通了,不用踮着脚绕着污水走了。”“以前没打过12345热线,这次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拨通了电话,没想到还真管用!”近日,洛阳市洛龙区定鼎门街道公路局家属院的居民特别高兴,困扰大家数月的污水管道堵塞问题得以彻底解决。

  今年5月,洛阳市人大常委会在开展12345热线诉求办理情况专项监督中发现,洛龙区滨河南路下穿天街隧道项目进入地面辅道施工阶段以来,附近的公路局家属院污水管道堵塞,已严重影响居民正常生活和周边环境卫生,居民多次拨打12345热线投诉。

  洛阳市人大常委会随即组织人大代表现场督办居民诉求事项,实地查看管道堵塞情况,详细了解承办部门污水抽排、管道排查等工作前期开展情况,并要求相关单位限期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

  人大代表现场督办后,洛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作为牵头承办部门,积极组织相关单位,采用非开挖技术,潜入地下有限空间精准排障。经过5天的连续作业,阻塞物被成功破拆,污水管网恢复畅通。

  群众的烦心事就是监督的靶向标。近年来,洛阳市人大常委会持续对12345热线开展专项监督,并出台《关于开展人大代表向12345反映社情民意工作办法》等规定,丰富人大代表参与基层治理方式,推动人大代表在解决群众诉求中发挥更大作用。

  “人大监督就是要让12345热线更有温度。”洛阳市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负责人表示,将持续聚焦群众关心的问题,深挖12345热线诉求办理过程中的难点堵点,以刚性监督倒逼责任落实,推动群众诉求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

  2

  博爱县人大:人大代表进网格基层治理更精准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近年来,博爱县人大常委会创新探索“人大代表+党建网格”工作机制,将311名各级人大代表精准嵌入全县617个基层网格,通过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的履职实践,有效打通人大代表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这一创新举措既拓展了人大代表履职的新路径,也为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提供了人大力量。

  在具体实践中,博爱县人大常委会严把人大代表入口关,重点选拔政治素质高、群众基础好、履职能力强的人大代表下沉网格,并配套开展专题培训。人大代表通过日常巡查、入户走访、线上沟通等方式,累计收集群众诉求300余件,推动解决民生问题120余个,推动形成“小事不出网格、大事联动共治”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为确保工作实效,博爱县人大常委会建立了“收集—分类—交办—督办—反馈”闭环工作机制。人大代表既通过党建网格App即时反映问题,又依托人大代表联络站、闭会期间提出建议等渠道推动疑难问题的解决。特别是针对老旧小区改造、特殊群体帮扶、矛盾纠纷化解等热点难点,人大代表积极协调各方资源,形成了一批可复制推广的基层治理案例。

  “‘人大代表+党建网格’模式是我们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实践,通过将人大代表履职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既拓宽了人大代表联系群众的渠道,又提高了基层治理的精准度和实效性。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完善这一机制,让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博爱县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

  3

  临颍县人大:民间调解用巧劲化解矛盾暖民心

  近年来,临颍县人大常委会在创新履职方式、拓宽民主渠道、化解矛盾纠纷等方面不断探索新路径,通过构建民间调解机制,以人大代表深度参与基层治理为核心,为破解基层治理难题提供了经验。

  为助力解决社区(村)容易推诿的矛盾纠纷,临颍县人大常委会坚持在各乡镇(街道)推行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探索推行人大代表参与民间调解机制。通过发挥多元治理力量,组建一支由人大代表、法律专业人员、老党员、老干部构成的民间调解队伍,同时按照“一事项一专班”原则成立动态工作专班,助力推动社区(村)疑难治理问题及时、就地化解。

  前不久,一场民间调解现场会就顺利调解了一起矛盾。此次矛盾调解的焦点是某村两名村民对17平方米宅基地的权属争议。前期,村干部走访周边邻居后,发现矛盾双方确实存在调换土地的事实,但因历史久远,且书面证据缺失,土地使用权归属问题始终悬而未决。因此,此次调解现场会前,民间调解组和工作专班相关人员就纠纷事项联合开展调研走访,听取村干部、群众的意见建议。调解现场,人大代表和律师耐心讲法律叙乡情,利用村规民约推进调解工作。经矛盾双方陈述、工作专班汇报调研情况、民间调解组不记名投票等环节,最终矛盾双方自愿达成和解,将争议土地的使用权交村委会所有,这块土地成为见证村民共建共享的“谦让园”。

  4

  鹤壁市鹤山区人大:人大代表沉一线基层治理活起来

  近年来,鹤壁市鹤山区人大常委会立足人大职能,创新机制举措,组织各级人大代表深度融入基层治理一线,架起服务群众连心桥,有效激发基层治理新活力。

  为畅通民意表达新途径,鹤壁市鹤山区精心布局人大代表联络站(点),实现街道(镇)、社区(村)全覆盖,并围绕主导产业设立姬家山化工新材料、现代物流、行政服务、乡村振兴等特色人大代表联络站(点),为人大代表履职搭建广阔平台。人大代表定期进站接待选民,倾听呼声,让人大代表联络站(点)成为民意汇聚的最前沿。

  “为拉近与群众的距离,人大代表走进广场廊亭、街区集市等人流密集处,与群众面对面宣讲政策、调解纠纷、解决难题。”鹤壁市鹤山区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说。

  在拓宽融入基层治理新渠道方面,鹤壁市鹤山区人大常委会创新建立“代表联络站(点)+专项小组”联动机制,由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牵头,将进站人大代表按特长混合编组,成立矛盾纠纷调解、营商环境、安全环保、公正司法4大专项小组,常态化、多途径参与基层治理。

  矛盾纠纷调解专项小组成员凭借威望和公信力,运用情、理、法化解纠纷;营商环境专项小组成员走进鹤壁市鹤山区政务服务中心,监督窗口服务,反馈企业群众意见;安全环保专项小组成员通过检查、走访,收集反馈意见,督促整改隐患,为安全环保兜牢底线;公正司法专项小组成员组织人大代表观摩执法、旁听庭审、参与信访评议。

  鹤壁市鹤山区人大常委会不断提升人大代表履职能力,拓宽参与渠道,让人大代表在基层治理中释放更大能量,为建设和谐、美丽、繁荣鹤山贡献坚实的人大力量。

  5

  淅川县大石桥乡人大主席团:精准对接解民忧赋能基层添活力

  近年来,淅川县大石桥乡人大主席团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积极组织人大代表深入基层、服务群众,为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贡献人大智慧和力量。

  大石桥乡人大主席团注重发挥人大代表的专业优势和资源优势,精准对接基层治理需求,推动人大代表履职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为基层治理注入新活力。针对乡村养老服务体系不健全的问题,大石桥乡人大主席团组织人大代表开展专题调研,提出“改善乡村养老服务点,完善乡村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议。大石桥乡政府积极采纳人大代表建议,投入资金建设了2个村级养老服务点,结合相关单位为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文化娱乐、健康咨询等服务,有效提升农村老年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为提升人大代表履职效能,大石桥乡人大主席团不断创新履职方式,丰富人大代表履职活动载体,激发人大代表履职热情,推动人大代表履职取得新成效。大石桥乡人大主席团建立人大代表履职档案,详细记录人大代表履职情况,并实行“履职积分制”,对人大代表履职情况进行量化考核,激励人大代表积极履职。同时,大石桥乡人大主席团还探索开展“代表+网格+志愿者”联动活动,组织人大代表参与基层治理网格化管理,形成“群众点单、代表接单、部门办单”的闭环服务模式,有效提升基层治理的精细化水平。

hnfzb2025071108_s


编辑:李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