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人大:创新代表联络站建设“全链模式” 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3-10-11  来源:河南省人大融媒体中心

  河南省人大融媒体中心讯(记者 李恒 通讯员 王潇潇)近年来,平顶山市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聚焦省委、市委“拼经济、促发展”中心任务,紧扣项目建设重点,立足服务企业着力点,创新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现形式,在高标准建设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示范点的同时,充分发挥专业领域人大代表作用,探索出一条“把代表联络站建在产业链上,代表联系服务群众在产业链上,问题解决在产业链上,工作效果体现在产业链上”的“全链模式”,更好助力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更好推动经济发展、群众增收,奋力把人大制度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效能。

  把代表联络站建在产业链上

  因地制宜,通过在产业链上建设代表联络站,充分发挥平台服务产业发展的职能作用,推动重点产业链延伸,促进产业链协同发展,推进特色产业集聚。

  积极探索典型引路,选树培育人大代表中的优秀企业家典型,发挥“头雁”的榜样示范作用,变“单打独斗、各自为战”为“联村联企、抱团发展”的聚集体,带动壮大行业经济总量。平顶山市十二届人大代表段瑞强是当地有名的“酥梨大王”,依托段瑞强在鲁山县董周乡蔡庄村设立酥梨产业人大代表联络站,开通代表讲堂,定期围绕酥梨种植、采摘、销售等进行授课;建立电商直播间、电商俱乐部,邀请“网红”直播入驻,由人大代表为产品代言,把酥梨等农产品通过电商网络销往全国各地。酥梨产业人大代表联络站的辐射范围已覆盖周边瓦屋镇、观音寺乡、仓头乡等10多个乡镇40多个村,林果种植产品也由酥梨扩展到黄桃、恐龙蛋李、凯特杏等其他品种,部分优质产品已畅销全国,年创收入3.2亿元。

  通过依托龙头企业建设代表联络站,聚力产业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助推企业上项目、扩产能,带动周边群众在产业链上致富。天成鸽业是中国长江以北最大的集良种研发、繁育推广为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化鸽业实体,在天成鸽业办公楼内设立人大代表工作室,驻站代表就近为企业扩充产能、带贫致富提供服务。在代表工作室的推动下,仅用42天就完成了新建科技园区的土地手续办理和附属物拆迁工作,期间代表共接待群众136人次,协调处理施工环境、供水供电设施等问题67个。科技园区建成后,每年提供带贫资金近400万元,带贫2597户、8101人

  紧紧围绕全市重点产业和重大项目,先后在各产业园建立15个代表联络站。在郏县现代厨具产业园、舞钢白茶现代农业产业园等园区建立7个富有特色的人大代表工作室,在人流量大、关注度高、家具产业相对集中的叶县龙泉乡家具创业园和重点项目聚集的叶县产业集聚区设立代表联络站,打造“有事您找我,我为您代言”“九个一工作法”等特色品牌,通过站点紧紧把代表、专家、部门力量汇集在产业链上,探索出了代表联络站和产业园融合的新途径。

  代表联系服务群众在产业链上

  丰富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内容和形式,把人大代表牢牢镶嵌在产业链上,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当好群众身边的知心人、贴心人、代言人。

  结合人大代表行业特点和知识结构,采取混合编组方式,组建财经、法制、城建、环保、预算、农业农村、教科文卫、社会建设8个代表专业小组。代表专业小组进园区、进企业、进项目、进机关,围绕制约企业发展的难题,开展走访调研,宣传政策方针,听取收集意见建议,发挥代表的主体作用和专业优势,形成专题调研视察报告6篇,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建议35条。

  健全完善“双联系”制度,换届后及时将全市五级人大代表9000余名全部编组进站,要求每名驻站代表每年参加监督活动2次,联系接待选区企业代表、群众4次,实现代表接待群众、走访企业常态化。围绕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措施、全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等重要政策的制定实施,推动“一府一委两院”等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进代表联络站,特别是建在产业链上的站点征求人大代表和群众意见建议,有效提升决策监督的专业性和民主性。汝州市探索实施“一抓二树三走进”工作模式,舞钢市重点推行“亮身份”“亮承诺”“亮服务”的“三亮”工作法,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做好企业群众间的连心桥。

  省委、市委作出拼经济部署后,市人大常委会及时跟进研究,率先出台助力“拼经济促发展”工作方案,向各级人大和人大代表发出倡议,提出实施“六个强化”“六大行动”。全市各级人大代表积极响应号召,踊跃投身经济建设主战场。依托代表履职平台、代表小组活动等载体,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大力宣传政策措施,特别是企业界的人大代表,充分发挥特长优势,积极参与“企业家代表头雁行动”,以商招商、以企引企。同时,发挥人大代表监督主体作用,邀请相关行业代表参加执法检查、预算审查、专题调研、专题询问、督办代表建议等监督活动,围绕发展要素配置、营商环境保障等关键环节建言献策,督促解决问题270多个。

  问题解决在产业链上

  充分发挥连心桥、主阵地、好场所作用,助力企业诉求搭上“直通车”,纾困解难跑出“加速度”。

  有关代表联络站立足服务企业、服务群众,利用每周接待、每月集中活动、走访选民等,听取企业和群众意见。拓展代表联系群众的平台载体,推行线上亮码,把驻站代表二维码和站点二维码亮到企业,群众“扫一扫”,代表“码上办”,切实当好企业的“联络员”“服务员”“宣传员”。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收集意见建议,实现发现问题“全天候”,代表企业“心连心、零距离”。

  着重在听取民意、了解民情、解决民事上下功夫,优化群众意见分级分类处理流程,建立“汇总梳理-分析研判-交办督办-反馈评价”闭环机制,对收集到的企业届意见建议,及时督促相关部门,采取有力措施,切实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建在产业集聚区内的盐都街道代表联络站全力解决开发区项目建设中出现的失地农民补偿款问题,先后协调解决了涉及203户失地农民74万元补贴延迟发放问题、影响21户89人的环境问题、3个村685户群众的道路安全问题、涉及23户群众的停工工地塔吊安全隐患问题等,为企业发展营造宽松环境。

  健全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制度,对重点督办的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实绩和效果进行评估,出台《平顶山市人大常委会代表议案建议工作表彰办法》,完善议案建议办理“双督双高三表彰”激励机制,激励市人大代表提出高质量的议案建议,督促承办单位规范办理程序,提高办理质量,从根源上防范问题再次出现。围绕郏县现代厨具专业园前期未规划建设排污管网问题,相关代表提出“关于加大现代厨具专业园配套设施规划建设的建议”,推动当地政府建设日处理量300吨的污水处理项目和配套排水管道,完善园区基础设施,破解制约园区企业生产经营的难题。

  工作效果体现在产业链上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履职为民转化为惠民惠企的实际成效,呈现出企业发展壮大、群众增收致富、营商环境优化的多赢局面。

  驻站代表把推动惠企纾困政策落实作为头等大事,采取视察调研、走访企业、座谈交流的方式,推动缓解资金压力、扩大市场需求等各项惠企纾困政策落到实处,助力企业发展壮大。宝丰县大营镇清凉寺村代表联络站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汝瓷技艺传承人的作用,传承汝瓷文化,形成“公司+协会+作坊”的汝瓷产业新模式,全村从业人员达到500余人,年产汝瓷20万件,产值近亿元。河南天成鸽业在代表工作室的协助推动下,推进三产融合发展,科技产业园一期、二期项目已顺利完工,建成标准化鸽舍45栋,平均年繁育推广种鸽50万对、乳鸽600万只、鸽蛋500万枚,实现鸽业年产值2.8亿元,走出了具有鹰城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聚焦乡村振兴、经济发展、富民富足,为民办好事、实事,为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红利”。宝丰县赵庄镇大黄村代表联络站依托魔术产业园、图书市场,探索建立电商产业联合体,带动“小商品批发市场”“电商带货示范区”“魔术演艺中心”等蓬勃发展,形成文化新业态、产业新布局。目前,年创经济收入10亿余元,带动周边2万余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增收致富。郏县市县乡三级人大代表中,涉足一、二、三产业的企业家共45人,带动就业9800多人,年产值近90亿元。宝丰县周庄镇马川移民新村代表联络站创新“园区+”模式,完成珍稀菌园区投资9800万元,建成智慧大棚30余座,普通大棚300余座,为当地移民群众就业提供了充足岗位。

  涉企人大代表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各项决策部署,紧盯民营经济发展中的困难,自觉架起政企桥梁,积极担当作为,宣传惠企政策,及时了解企业诉求,先后提出了关于加大农业重点项目扶持力度、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构建中医中药产业链、构建全市招商引资一盘棋工作格局、成立民营经济联合工作委员会等意见建议。这些来自企业的“声音”,集聚成各级人代会上的议案建议,推动市人大常委会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汝瓷文化保护条例等10部地方性法规,专门作出设立“平顶山企业家日”的决定,构筑起宽领域服务经济发展的地方性法规体系;促使政府及相关部门出台惠企政策,纵深推进“万人助万企”,服务市场主体,蓄势赋能产业振兴。

  下一步,平顶山市人大常委会将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契机,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加强人大代表工作能力建设,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不断创新平台载体,打造专业化行业化代表联络站,更好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为平顶山的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人大力量。


编辑:李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