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监督助力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迈进

时间:2023-08-07  来源:中国人大网

  党中央高度重视区域协调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提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并作出战略部署,为我们在新征程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指明了前进方向。

  6月26日,国务院关于区域协调发展情况的报告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报告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区立足自身比较优势,积极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经济总量不断攀升,发展均衡性逐步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呈现出分工合理、优势互补、相得益彰的区域协调发展崭新局面。

  赵乐际委员长在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中强调:“会议听取审议了国务院关于区域协调发展情况的报告,要深入贯彻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加快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呈现新局面

  6月26日,受国务院委托,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向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作了关于区域协调发展情况的报告。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区域重大战略,加快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进一步完善支持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的政策体系,推动建立健全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

  报告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区域协调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

  一是区域板块发展平衡性显著增强。2022年,中部和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分别达到26.7万亿元、25.7万亿元,占全国的比重由2012年的21.3%、19.6%提高到2022年的22.1%、21.4%。

  二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义务教育生师比基本持平,生均用房面积差距明显缩小,中西部地区大班额比例显著下降。东北地区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位居全国前列,中西部地区超过东部地区。

  三是基础设施通达程度更加均衡。中西部地区铁路营业总里程达到9万公里,占全国比重近60%;东北地区铁路营业总里程达1.9万公里,路网密度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西部地区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连线成网,多个省份已实现县县通高速。

  四是区域间基本生活保障水平逐步接近。东部、东北、中部同西部地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持续缩小,中西部地区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快于东部地区,中部、西部地区农村低保标准显著提升。

  五是动力源地区引擎带动作用得到加强。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新的显著成效,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初见成效,雄安新区进入大规模建设与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并重的阶段。长三角一体化科创与产业融合发展不断增添新动能,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深化制度探索,形成一批创新成果。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入推进,横琴、前海、南沙、河套等战略性平台加快建设,引领三地深化规则衔接、机制对接。

  六是重要功能区关键作用进一步发挥。长江经济带区域生态环境发生显著变化,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深入落实,青藏高原、黄土高原等生态功能区保护治理成效逐步显现,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升。黑龙江、河南、山东、安徽、吉林5个粮食主产区2022年产量超过全国40%。

  七是特殊类型地区发展水平明显提升。革命老区加快振兴发展,20个重点城市人均生产总值超过6万元。

  八是区域开放水平跃上新台阶。海南自由贸易港加快制度型开放步伐,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级新区、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沿边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等发展能级持续提升。

  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也面临困难和挑战。报告指出,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存在。东西部地区发展绝对差距仍然较大,北方部分地区经济发展活力不足,特殊类型地区振兴发展仍有困难,区域生产力布局调整任务艰巨。要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支持各地区走合理分工、优化发展的路子,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对于进一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报告提出:

  统筹推进四大板块发展,增强区域发展平衡性协调性。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研究修订《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研究完善政策举措,着力优化营商环境。

  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培育壮大引领周边发展的动力源。牢牢牵住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这个“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抓好标志性项目向外疏解,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引领带动环渤海地区和北方腹地高质量发展等。

  大力支持特殊类型地区发展,着力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推动欠发达地区振兴发展,积极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消费帮扶等工作,构建欠发达地区振兴发展的政策体系。因地制宜支持革命老区振兴等。

  着力推动重要功能区建设,保障国家粮食生态能源安全。夯实国家粮食安全基石,加快推进东北等优势地区农业现代化进程,大力保护黑土地等耕地资源等。

  进一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形成高水平区域开放新格局。推动具备条件的地区加快对接高水平国际经贸规则,先行开展对外开放压力测试。扎实开展海南自由贸易港全岛封关制度设计,围绕“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加快制定相关制度政策。

  建立健全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促进生产要素有序流动和利益合理分配。加快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进一步优化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性制度,促进各类生产要素有序流动、高效集聚、优化配置,增强区域发展活力等。

  分组审议:将区域协调发展纳入法治化轨道

  6月27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对国务院关于区域协调发展情况的报告进行分组审议。

  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审议时一致认为,报告全面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区域协调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客观准确地指出了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下一步工作措施。对于报告中提出的一些问题,与会人员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汤维建委员说,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法治的规范引领和保障作用不可忽视。要加强区域协调发展法律的行政执法、司法审判和检察监督等功能。通过完善执法司法体制和机制,为区域协调发展保驾护航,将区域协调发展纳入法治化轨道,稳步推进。

  段春华委员指出,深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必须消除市场壁垒,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各地要主动摒弃传统的行政分割和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正确处理舍和得的关系。打破区域行政壁垒和制度机制障碍。

  白尚成委员强调,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区域协调发展又是共同富裕发展的一个关键支撑。他进一步提出建议,第一,要深入调研了解清楚西部的差距和短板都在哪儿,并及早地补齐。第二,国家要从整体战略考虑西部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比如水利工程、铁路建设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要及早推进,比如加快推进黑山峡重大水利工程项目。

  包信和委员指出,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把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作为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他建议,在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中应更加重视教育、科技、人才方面发展的相关内容。要认真调研在教育、科技、人才这方面区域之间发展有多大差距,产生这些差距的原因是什么,对未来的发展会产生哪些影响,并积极采取措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傅自应委员建议,第一,要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聚焦解决报告中提出的4个区域协调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主要矛盾。第二,要切实保住落后地区发展动力的存量。以前比较注重在增量上做文章,推出一些鼓励类产业发展的目录,这些都是好的。现在一个重要的问题是不能让落后地区发展的合理存量减少。第三,加大国家政策设计和措施实施的系统性。

  谭琳委员重点谈到了人口和人才两个方面问题。她指出,应重视北方地区超低生育率带来的少子化问题,这对未来区域协调发展非常不利。除了少子化,北方地区的劳动年龄人口流出也是挑战,应深入分析研究这一问题。同时,人才在区域协调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应高度重视高等教育的投入和分布,还有职业教育的区域协调、东西部协作需要进一步进行机制创新。建议创新机制、多种途径加大北方地区人才培养的力度,引导和激励人才为区域协调发展作贡献。

  史耀斌委员说,区域协调发展是促进不同发展层次、不同发展程度地区间的均衡性,同时也是先进带后进,加强中央政府来平衡不同区域之间发展的差异性。因此,既要重视区域协调发展的扩面和深入,同时又要注意区域协调发展的不同特点,要采取精准性、有针对性的一些具体措施。

  许达哲委员建议,研究出台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财政税收政策、产业政策和生态补偿政策,通过政策支持和引导,着力解决区域发展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同时,高度重视人口流动趋势,从教育、卫生等涉及人民基本生活的领域入手,着力提高中西部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同时着力改善各地区发展的营商环境,营造有利于人才集聚的良好环境。

  吴立新委员指出,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正面临南北方发展分化、东西部发展差距较大、特殊类型地区发展不足这样一个整体的宏观格局。对此,要找到一个平衡点,把缓冲带规划好,这样可以更好地畅通国内大循环。

  杨振武委员说,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区位、地形、人口等基础条件和资源禀赋差异很大,在国家发展全局中的定位和任务也不尽相同,经济总量存在差距不可避免。对此,建议建立健全利益补偿机制,对生态功能区、粮食主产区等在国家发展和安全中承担重要保障任务的地区,按照“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出台一揽子支持政策,促进协调发展,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地方人大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贡献力量

  与全国人大助力区域协调发展方面举措相呼应,地方各级人大积极履职尽责,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打好立法、监督、代表工作等“组合拳”,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贡献力量。

  6月14日至15日,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座谈会在扬州召开。会议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讨论确定2023年度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人大常委会协作重点工作计划。据了解,今年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人大常委会协同立法项目拟安排6件,分别由三省一市人大常委会牵头实施。

  4月26日至27日,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和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在广安市召开协同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第四次联席会议,总结协同合作情况,共同商定2023年度合作事宜。在此次会议上,川渝两省市人大常委会确定7项2023年度协同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合作事项。双方将围绕川渝高竹新区行政管理事项、川剧保护传承、社会保障卡“一卡通”服务管理、法律援助立法、优化营商环境、加强长江上游航运能力建设、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等重点内容,加强立法协同,开展联动监督,强化代表互动。

  4月24日,晋中市、忻州市、吕梁市、阳泉市和太原市五个山西中部城市相聚一堂,五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共同签署山西中部城市群五市人大常委会工作协作机制协议,并召开联席会议,围绕助力中部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出智出力、共商协同履职事宜,推动五市人大工作朝着机制更完善、合作更全面、协调更顺畅的方向稳步迈进。

  6月19日,苏州、无锡两市人大常委会协商合作机制协议签约仪式在苏州举行。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大背景下,在省委推动省内区域协调发展的整体部署下,2022年苏锡两市签署了协同发展战略合作协议。此次,两市人大常委会签订协商合作机制协议,对于共促两地人大深度合作,推动两市战略合作协议落地落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5月15日至16日,四川省泸州市人大常委会,重庆市永川区、江津区人大常委会在江津区举行第一次主任联席会议,并签署了《关于协同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合作协议》。6月28日至29日,重庆市万州区、四川省达州市、重庆市开州区人大常委会第一次联席会议在万州区召开,共商三地人大协作相关事宜,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川渝万达开地区统筹发展。

  链接: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迈进

  区域协调发展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区基础条件差别之大在世界上少有,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任务十分艰巨。

  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听取和审议国务院关于区域协调发展情况的报告列入2023年度监督工作计划,由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国人大财经委”)负责做好相关工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肖捷、张庆伟指导和参加专题调研。

  全国人大财经委在北京分别召开国务院有关部门、协会、企业和专家学者座谈会,在天津召开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赴辽宁、四川、天津、河北等实地调研,委托山西、山东、黑龙江、宁夏等省(区)人大财经委开展专题调研,委托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开展课题研究,广泛听取有关方面和部分全国人大代表的意见建议,形成了调研报告。2023年6月1日,全国人大财经委全体会议通过了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指出,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就,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正在加快形成。在区域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一些尚未解决的老问题和新情况新问题也值得高度关注,包括区域发展差距仍然较大、部分地区发展面临特殊困难、区域间产业协同性不强、新型城镇化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区域政策和体制机制有待继续完善五个方面问题。

  调研报告深入分析了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形势和要求。报告强调,新时代新阶段,国内外发展环境的变化对区域协调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高度重视,深入研究。具体包括: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要求不断提高区域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全球经济格局和产业布局深刻变动,要求更加重视国内大循环的畅通;国内人口分布差异更加显著,区域经济布局面临重组;新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加快发展,对区域协调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四个方面内容。

  调研报告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部署,根据各地区的条件,合理分工、优化发展,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具体包括:积极推进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大力支持特殊类型地区和主体功能区发展、协同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扎实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完善区域政策和体制机制五个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编辑:李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