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县道口镇的古庙会

时间:2023-03-03  来源:大河网

  滑县道口镇的古庙会(也称火神庙会),始于宋末元初,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了。每年的庙会时间为农历正月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3天。庙会期间道口古镇到处张灯结彩,男女老少齐动员,各种表演丰富多彩,踩高跷、舞狮子、跑竹马、背阁、抬阁、扭秧歌、武术表演等,从脸谱到服装,无不体现了浓郁的传统文化色彩。

  我的祖籍就在滑县道口镇,虽然我出生在郑州,但从我记事后,每年学校的寒暑假和传统的节日都会随父母坐长途汽车将近一天的时间从郑州来到这里。对这里有着浓郁的家乡情结。下图这张位于古镇老十字街西北角百货大楼的照片记忆犹新,现在看来并不起眼,在当时可是远近闻名的商业要地。

  道口镇是运河文化的产物。下面这张图片是运河的大堤,现在河道已经干枯了。我记事的时候称之为卫河。当时的水很大,河东西两岸的交通是靠摆渡船进行的。

  据考证,该段属于白沟运河。公元608年,隋炀帝诏发河北诸郡百万民夫,开凿永济渠,南达于河,北通涿郡。宋元时期,永济渠称御河,明代改称卫河并沿用至今。大运河滑县段是华北平原上南北往来的重要水道,持续通航约1800年。2014年6月22日,经在多哈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中国大运河”跨省系列申遗项目(含大运河滑县段),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道口古街沿河而建、因河而兴,现存的一面街、顺河街、大集街等历史街区。透过古屋比邻、商铺连绵、巷弄穿错的街区尚可领略古镇昔日的繁华。

  这里是运河区域航运发展与文化交集之地,当时道口有小天津卫之称,商业发达可见一斑。

  县政府非常注重道口古街的保护工作,不断的加以修缮,基本保持古街的面貌。

  庙会期间,周边省市群众从四面八方蜂拥而至、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古庙会的化妆是重要的基础工作。庙会期间每天早上5点多钟就开始了,一直持续到8点多钟。

  化妆的特点也与众不同,脸谱线条粗犷、纹样稚拙、色彩浓重,既简练单纯,又复杂细腻,既对比强烈,又和谐统一。

  化妆并非女士的专利,男同胞同样也是化妆师。

  刚柔相济

  自我欣赏

  悄悄话

  排队等候

  这几个小伙子化妆后笑的非常开心

  从儿童抓起,庙会后继有人。

  准备参加舞狮表演的小伙子

  街头首秀

  庙会期间,凡是门口挂有黄色旗帜的地方都是参加表演着的聚集点,包括化妆、免费就餐、各种道具妆扮等。

  道口古会,过去是祭祀火神灵的表演,据民间传说正月二十九是火神的生日,为了祈求平安、避免火灾,故而百姓供奉火神,表达了老百姓一种辟邪除灾、迎春纳福的美好愿望。慢慢演变成如今集市加社火的表演,也就是今天的道口“火神庙会”。

  下图是位于河西运河边的火神庙。每个社火表演团体演出前一定先到火神庙祭拜。

  舞龙表演出征,孩子一马当先。

  小鼓手

  高跷是一项集技巧、表演与武术于一身的节目。表演者将1米多长的高跷绑在腿上,依然奔跑自如,表演时跳跃、翻滚、劈叉、蹿桌子,花样繁多。

  高跷所扮形象有济公,也有刘海砍樵、杨家将、水漫金山等戏曲人物。

  表演的栩栩如生,非常吸引眼球。河西的高跷表演最为突出。

  背阁表演是庙会比较亮眼的一种表演形式。背阁表演由上、中、下三部分相互配合。上层表演者称为“上装”,由3到8岁的男女儿童扮演;化妆一般取材于穆桂英、白娘子、青蛇等戏曲人物。下层表演者称为“下装”,在整个表演中起基座的作用,由身着戏曲服饰、熟练掌握各种表演技巧的青壮年扮演。中间部分称为“中节”,是由青壮年捆在背上一铁制背架和用于固定上面儿童的支架组成。上装和下装就组成了可以拆卸组合的“中节”。“中节”巧妙地将“上装”和“下装”连为一个整体。表演时,充当“下装”的青壮年走动扭摆,架上的演员也随之摆动。

  表演时的乐器有大鼓,大铜器,长号进行演奏,烘托气氛。还有旗手、标枪手、护卫等,非常抢眼。使观众看后,既感怵目惊心,又赞叹不已。

  摄影师们忙的不亦乐乎。

  舞龙表演《二龙戏珠》

  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马氏吹糖人

  现场表演

  道口庙会表演主要形式是巡演,他们一早起来化妆,10点开始巡演,一直持续到下午两三点。

  社火参演的孩子居多,这也是滑县千年古庙会得以很好传承的原因吧!

  中午时分,演员一边走,一边补充点能量,跟随的家长也在表演的间隙递给孩子点吃的。

  他们的演出非常努力也没有任何的报酬,确为给我们奉献一场精彩的视觉盛宴,我衷心的为我的家乡朴实的乡亲们点上一个大大的赞。

  看台众生相

  数百年来道口庙会成为华北地区正月里最后的狂欢盛会,经久不衰。

  我在道口很想你,明年的古庙会期待与你相遇。

编辑:李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