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点问政”:“小站点”撬动“大民生” 地方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

时间:2022-11-14  来源:河南省人大融媒体中心

  河南省人大融媒体中心讯(记者 王紫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民主不仅需要完整的制度程序,而且需要完整的参与实践”。代表联络站是人大代表联系群众的连心桥,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平台和有力抓手,充分利用好代表联络站民主民意表达平台载体,积极探索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现形式,是贯彻落实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具体举措,也是加强新时代地方人大工作、夯实基层人大工作基础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信阳市平桥区人大常委会不断提升和拓展代表联络站功能,积极探索“站点问政”机制,在基层人大创新开展了人大代表+群众代表+政府部门负责人共同参与的“我问你答——民声面对面”“站点问政”活动,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以代表与政府部门的“面对面”,赢得人民群众的“心连心”,取得较好效果,产生强烈反响,成为平桥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生动实践的“金字招牌”。

  注重群众关切,提高“站点问政”的人民性

  确定“站点问政”议题,是“站点问政”的“头道工序”,其作用就是确保“站点问政”能围绕党委中心大局,贴近实际、关注民生。所以,“ 怎么确定”“ 确定什么”,不仅是一个方法问题,更是一个态度问题。甚至可以说,“站点问政”议题确定得是否科学合理,将直接影响“站点问政”工作的成效,直接影响人民群众对“站点问政”工作的满意度。“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在实际生活中执行得如何?“ 一府一委两院”的工作还存在哪些问题需要改进?群众的急难愁盼是什么?基层治理的痛点堵点是什么?对此,往往是百姓心里最清楚,他们也最有发言权。注重收集民情、广纳民意,把党委关心、社会关注、群众关切事项作为确定“站点问政”议题的基础,可以使“站点问政”更有的放矢、切中要害、增强实效,推进“站点问政”工作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和期盼。如平桥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把人民群众的关切作为“站点问政”的着力点,将站点功能嵌入到基层政务服务、民生保障、社区共治的方方面面,先后推动完成了适老化设施建设、“断头路”改造、居民饮水、环境保护等10余项民生实事。从“站点问政”民生实事项目的实践过程看,群众的期盼、希望和诉求,从国家惠民政策,到社会治理,再到百姓衣食住行,有地方说、说了有人听、听了有人办,实现了“为民作主”向“由民作主”转变,涵盖了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各个要素,最大程度汇聚了民意,契合了新时代对人民民主的现实操作需求。

  注重多方酝酿,提高“站点问政”的柔韧性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二字贯穿全过程,是“站点问政”的一个重要特征。进站代表依托代表联络站开展“站点问政”的过程,就是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过程,就是维护人民利益的过程。为了能听到更多原汁原味的百姓声音,使“站点问政”更好地接地气,“站点问政”必须开门进行,必须注重多方酝酿,广泛听取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这是人大工作践行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也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题中应有之义。通过“站点问政”为民意介入公共决策提供了可行路径,促进了基层民主的多维度拓展,既有代表依法进行民主监督的内涵,又兼容了民主协商的优势,把监督刚性与协商过程的柔性很好地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了民情民意,实现了多元利益的权衡和整合。从目前平桥街道代表联络站开展代表“站点问政”的做法来看,“站点问政”坚持群众视角,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发动群众热情参与,加强了人民群众、社会、办事处的多方交互,营造了有事多商量、有事好商量、有事会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良好沟通环境,经“几上几下”的过程,把群众真正急需解决的民生问题反映上来,真正把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摆在优先办理的位置,为实现民主全链条化奠定坚实基础。同时,人大代表自始至终参与其中,人民群众可以通过人大代表调研走访、反馈落实、满意度测评、问政结果公布等方式,加强与有关方面协商共建,推进有关工作的落实,这种“面对面沟通、心连心解忧、实打实办事”的方式,真正画出了最大同心圆、凝聚了最强向心力,维护了真实的民意,充分体现了多方酝酿、民主协商的真谛。

  注重问题导向,提高“站点问政”的针对性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问题导向”,应成为强化“站点问政”的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要解决的问题的。“站点问政”作为基层人大监督的延续和体现,就其本意而言,就是要抓住那些影响法律实施、制约经济发展、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查清病灶、对症下药,进而推动问题解决、工作改进、法律实施,为不断增强人民“获得感”保驾护航。所以,能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能解决多少实际问题,最能检验“站点问政”的“成色”。在这方面,平桥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开展代表“站点问政”优化营商环境“两条例”贯彻执行情况堪称有力之作。如平桥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紧紧围绕代表关注、群众关心的营商环境问题,以“站点问政”方式联动配合市、区人大常委会优化营商环境“两条例”执法检查活动,促进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格局。问政工作组组织街道296名首席服务官对联系的3000余家企业随机抽查、不打招呼、直奔现场,最终形成的调研报告三分之二篇幅都是用来晒问题、找原因、提建议,在形成调研报告的基础上,“站点问政”按照“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问政什么问题的要求”,对典型事例直接“点名道姓”,绝不碍于情面“ 放水、粉饰、打埋伏”。问政“辣味”十足,聚焦问题、突出重点,真正做到了直面问题、“ 敢于动真碰硬”,问政之深入、针对性之强、建议之务实,都是基层人大创新监督工作的有益实践探索。

  注重流程设计,提高“站点问政”的实效性

  民主起始于人民意愿的充分表达,落实于人民意愿的有效实现,要真正发挥好代表“站点问政”作用,重中之重是做好“实施篇”的文章。因此,必须坚持“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的目标导向,坚持“督要督准、督有力度”的效果导向,强调全过程监督、注重流程设计。从一些代表联络站的实践来看,一次全流程全要素的“站点问政”通常包括以下一些“ 工序”:确定议题、实地调研、问询问题、督促整改、落实反馈、满意度测评、结果公示。由此可见,一次成功的问政活动,应该是有头有尾、善始善终的;应该是既重过程、更重结果,直至取得让人民满意的实际效果才算告一段落的。如平桥街道代表联络站以居民家门口的小游园为切入口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站点问政”活动,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流程问政的生动范例。从贯彻落实党委决策部署,适时启动“站点问政”工作程序,到进站代表组成问政工作组;从跨越三个月深入实地进行“立体式”检查,加强抽查暗访,开展问卷调查,到多次召开座谈会直接听取群众意见建议;从“站点问政”当面听取人居环境整治情况汇报,到参会代表、群众代表针对有关情况进行问政,在“我问你答”中共谋优美人居环境,到紧盯整改,听取相关部门关于研究处理“站点问政”意见情况的报告,一追到底、跟踪问效 …… 整个过程中多措并举、稳扎稳打、持续发力,通过一系列“组合拳”实现了全流程全要素问政,推动从根本上解决群众关心的人居环境痛点难点,赢得人民群众的广泛点赞。在代表“站点问政”的推动下,街道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成效显著,累计拆除违建棚、围挡2.5万平方米,平整土地900余亩,绿化面积2.2万平方米,唤醒了“家门口的沉睡空间”,将“脏乱差”的荒地变成可观、可游、可憩的休闲绿地,不仅为群众提供了休闲锻炼的好去处,还成为了群众身边的“诗和远方”。从问政环节上来说,无论是方案制定、活动组织,还是建议提出、整改反馈、群众满意度测评等等,都具有很强的过程性,代表全程参与其中,这对于充分发挥人大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重要渠道作用,以“看得见、摸得着、可参与”的方式,诠释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基层民主真谛,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同时,“站点问政”也为代表闭会期间有效履职搭建了平台,使代表活动有了实质性载体,实现群众操心事、烦心事、忧心事“事事有监督”,进度“步步有标准”,代表“人人有任务”,使基层人大监督变“事后跟进”为“全程参与”,监督实效更上一个层次。

  人民知情知政,方能当家作主。“站点问政”的创新实践实现了群众利益表达渠道的不断拓宽,扩大了广泛的民主参与,人民的声音得到广泛倾听;完成了利益协调效果的长效增强,践行了真实的民主实践,人民的意愿得到坚决维护;创造了决策过程的持续优化,发展了管用的基层民主之治,人民的智慧得到有效汇聚。迈上新征程,我们将更好依托代表联络站,发挥“站点问政”在倾听人民呼声、尊重人民意志、汇聚人民智慧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更好集思广益、凝心聚力,将创新实践与问需于民、问情于民、问计于民更加有机地结合起来,把“站点问政”打造成为最具有辨识度的人大工作品牌,充分体现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最广泛、最生动的实践。

  (黄如福,作者系信阳市平桥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


编辑:王紫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