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剧也能普法?带你解读热播剧中有关国家安全的那些事儿
时间:2022-04-15 来源:河南省人大融媒体中心
河南省人大融媒体中心讯(记者 王紫仪)近年来,刑侦剧爆款频出,除了专心追剧之外,观众还能过通过剧情,上一堂生动的安全课。今天是第七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河南省人大融媒体中心推出专家带你变着“法”看剧,邀请到河南省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河南天基律师事务所主任冯军义解读热播刑侦剧中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深入剖析剧中案例,以小见大,讲解关乎每个人的国家安全事儿。
剧情一:海外间谍来大陆窃取国家机密
一对间谍夫妇为了窃取情报,分别伪装成中学教师和出租车司机,在大陆潜伏数年。为了达到目的,他们常常不择手段,除了伪装、跟踪、窃听等常规手法,还经常以色诱、刑讯、暗杀等手段执行任务。间谍丁美兮策反某国企工作人员,要求对方提供“南非进出口清单”;间谍林彧给丁美兮布置任务,让她在某工程师办公室内安装窃听器,窃取相关情报。
观众有话说:
@余怡涵:《对手》中,间谍老㨃帮大学生还校园贷,善良外壳的背后,却是引诱学生提供更有价值的国家情报。现在对大学生的诈骗形式多样,大家一定要提高防范间谍意识,警惕间谍就在我们身边!
@杜闪闪:真没想到间谍离我们这么近,我们之所以没有感觉到,是因为还有国安人员默默地守护啊。
专家聊一聊:
参加间谍组织或者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的,可构成间谍罪;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或者情报的,构成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最高处无期徒刑。
由于自身社会经验不足,大学生们容易成为间谍策反的目标。大学生要有爱国意识,提高鉴别能力和警惕性,自觉维护国家安全,坚决抵制境外间谍情报机构及敌对势力的策反、利诱。遇到可疑人员,立即拨打12339反间谍举报热线。
近年来,公职人员因微信办公而导致的失泄密事件频繁发生,比如,违规利用微信群发送秘密、机密文件,擅自使用微信点对点发送涉密信息,将涉密文件转发到工作群里学习等等。因此,公职人员在利用微信办公时也要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的规定,防范网络泄密。
剧情二:某网络科技公司创始人利用App窃取用户隐私
《猎罪图鉴》最后一个案子,揭秘了某网络科技公司创始人利用开发的非法App“零近”,窃取身边单身独居女性的住址、情感状态等隐私信息,为一些不法勾当提供便利。虽然他自恃有技术保驾护航就能高枕无忧,但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最终在铁证面前认罪服法。
观众有话说:
@盛旭炎:利用单身女性信息来贩卖人口,看完真是太让人震惊了。好在这软件没有安装到用户手机,不然又会有人受害。
@李阿方:剧中AI换脸那段我印象最深,现在打开美颜相机的特效功能拍视频,身边的人都认不出来,AI换脸就更能让人信以为真了。
专家聊一聊: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在当今时代,网络安全与每个人的生活都紧密相连,计算机、智能手机作为当前大多数人生活的必需品,也是当前网络安全的薄弱环节。如果不谨慎使用网络,不仅会造威个人隐私泄露,为自己的生活带来困扰,还会对国家安全造成重大隐患。
4月1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发言人臧铁伟在记者会上通报了拟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妇女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二次审议稿的情况。针对近期个别地方暴露出严重侵害妇女合法权益的事件,拟从及时发现、有效防范侵害妇女权益违法犯罪行为的角度,在妇女权益保障法中增加有关规定来保护妇女合法权益。
编辑:王紫仪
发布于
发布于
发布于
发布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