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省党报纵横谈 | 创新驱动 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2-03-07  来源:河南日报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中央将继续支持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支持成渝地区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中心。今年两会,河南代表团已提交全团建议,恳请国家支持河南依托郑州都市圈“1+8”市创建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为此,河南日报特与南方日报、解放日报、浙江日报联动,邀请四省参加全国两会的院士代表、委员隔空对话,围绕建设科技创新中心,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这一话题,从不同侧面、角度进行探讨。


  许为钢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小麦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

  打造一流创新平台要勇于解放思想

  河南日报记者 尹江勇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发挥好国家实验室和全国重点实验室作用;完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加大对青年科研人员支持力度……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平台”和“人才”成为突出的关键词。

  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是时代主题。如何打造一流创新平台,使其成为集聚高端创新要素的“强磁场”?如何更好地引进优秀人才,让科技人员干得安心、舒心、尽心?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河南日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小麦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许为钢。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许为钢认为,河南建设创新平台,首先要考虑的是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嵩山实验室对应的是先进的信息技术,神农种业实验室对应的是种业创新,只有把平台建设与国家需求紧密相连,才会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他说。

  平台建设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我们的目标是打造河南领先的创新平台,这意味着我们要做大做强自身优势,做到强中更强。”许为钢说,建设黄河实验室,河南既有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的研究优势,又有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的强力支撑。

  “在平台建设和规划方面,要打破一些条条框框。”许为钢说,过去更多是由科研教学单位承担创新平台建设,现在要注重发挥企业的作用和力量,鼓励和支持企业参与,比如宇通、中铁装备、牧原、双汇等,这些中外闻名的企业也有能力建设一流的引领性平台。

  许为钢认为,在平台建设中还要注重体制机制方面的探索和创新。“我们不能被一些陈旧的管理体制和办事方法限制、束缚,要勇于解放思想,把‘事情干得成,事情干得有成效’这一原则作为可干不可干的重要判断尺度。”

  由于种种原因,人才是当前河南科技创新的一块短板。“改善创新环境,让河南成为全世界有志之士的聚集地,至关重要。”许为钢建议进一步创新引才方式拓宽引才渠道,不仅要注重引进大家名家,还要着力引聚中青年高端人才、优秀人才。

  “这些人才朝气蓬勃,有才华有能力,但是往往身上还没有光环,不是教授不是院士,不太符合一些地方的人才引进条件。”许为钢表示,引进这类人才对企业来说不是问题,但对科研单位来说束缚就很多,需要进一步完善机制,不拘一格引进人才,消除阻挠人才引进、选拔和培养的障碍。

  采访中,谈到河南把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放在“十大战略”之首,围绕科技创新正在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许为钢为之振奋,“科技人员们都说,河南科学研究的春天到来了!大家都想好好干一场,为科技创新作出新贡献。”

  (图/河南日报记者 杜小伟 董亮)


  吴清平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名誉所长

  畅通企业捐赠基础研究渠道

  南方日报记者 卞德龙

  “基础研究是新发现的根本,没有基础研究就不可能有突破性的重大发现。”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名誉所长吴清平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步伐加快,未来必将有更多原创性成果在大湾区产生,并有力支撑现代化产业发展。

  微生物科学既是一门基础学科,又与产业有着密切关联。吴清平在该领域深耕三十余载,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以来,他所提出的建议大部分都与微生物研究有关。

  今年,他提出设立“中国微生物组与精准应用”重大创新专项的建议,其中构建国家微生物组学大数据库、搭建微生物多组学研究平台及生物信息分析超算平台等观点,均瞄准微生物领域的基础研究。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大企业创新激励力度,对企业投入基础研究实行税收优惠。今年参会,吴清平也带来“尽快解决企业公益捐赠投入政府设立基础研究基金税收优惠问题”的建议,旨在促进全社会形成重视基础研究的共识,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

  “广东在引导社会资金捐赠支持基础研究方面走在全国前列,2018年就出台政策,大力倡导社会力量设立支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的基金,为基础科学研究提供捐赠,并积极推动公益事业捐赠依法依规税前扣除。”吴清平说。今年,他建议总结政策实施经验,优化实施细则,例如将政府设立的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自然科学基金管理机构纳入公益性税前扣除资格名单,明确企业向这类机构捐赠的基础研究资金可享受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政策优惠,进一步畅通企业捐赠基础研究的渠道。

  在吴清平看来,做科学研究靠单点突破是很难的,必须建立系统性创新平台,打造系统性创新能力,形成完整的创新链。

  以微生物科学为例,吴清平说,一方面,菌种资源库与科学大数据库的建立为开展基础研究提供了平台支撑;另一方面,在产业链下游,通过建立微生物产业园推动成果落地转化,能够促进微生物在工业、农业、医药和环保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一株微生物就能造就一个大企业,一群微生物就能形成一个大产业。”吴清平说,在我国,微生物学科与产业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吴清平透露,目前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正在肇庆高新区打造国际化高活性功能性微生物菌种定制中心,进一步延伸微生物学科的产业链与创新链。

  依托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还与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合作,共同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微生物安全与健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以进一步在微生物领域研发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与装备产品。(图/南方日报记者 徐昊)


  丁奎岭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常务副校长

  “有”“稳”“兴”,进一步加强基础科学研究

  解放日报记者 洪俊杰

  “氨基酸必须作为酶的一部分,才能催化化学反应吗?”“跳出定势、不走寻常路的创新思维,值得所有科研工作者细心揣摩与学习。”在评价2021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成果——不对称有机催化时,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常务副校长丁奎岭再次强调创新的重要性。

  15岁考上大学,24岁博士毕业,29岁成为当时河南省最年轻的正教授,47岁当选中科院院士……作为科技工作者的丁奎岭,始终坚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要建设科技强国、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必须打牢基础研究这个根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发挥好国家实验室和全国重点实验室作用,为此丁奎岭呼吁要进一步加强与优化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基础研究。

  虽然兴趣驱动下的自由探索确实能够带来基础研究领域的某些突破,但是当下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目标或支撑探索的大科学计划却需要有组织地开展。同时,现代科学探索越来越强调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学科交叉,知识生产和学科发展已步入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时代。然而,当下资源分散、协作困难、投入不足以及人才短缺的现象依然较为突出。丁奎岭建议,要从“有”“稳”“兴”三个方面进行改善。

  “有”,即加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有组织的科研。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基础研究应瞄准重大科学问题和国家战略需求,将加强战略科技力量建设作为高校科技工作的主线。同时,应综合利用政策、资源和评价等方式,整合力量,协同各类主体,打开学科边界,深化学科间跨界交叉,产出重大、前沿科学突破。

  “稳”,即对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投入要稳定。建议加大中央财政的支持力度,既稳投入也稳增长。进一步落实《高等学校基础研究珠峰计划》,加强前沿科学中心建设,特别是在建设初期保持一定时间的稳定支持,让一批高水平基础研究队伍能够真正坐得住、沉得下、稳得住,引导前沿科学中心汇聚人才,发起、凝练大科学计划,聚焦“从0到1”的原创研究和颠覆性前沿技术探索。

  “兴”,即加快建设高水平人才队伍。人才兴则科技兴,高校尤其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发挥引育基础研究人才主力军作用,建设一批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制定实施基础研究人才专项,建立交叉学科发展引导机制,把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有效结合起来,增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后备力量。

  (受访者供图)


  杨华勇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院长

  加快完成从实验室到工厂的重要一跃

  浙江日报记者 曾福泉 全琳珉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依靠创新提高发展质量。我认为科技创新应当从‘科学创新’和‘技术创新’两个层面来理解。”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院长杨华勇说,科学创新强调发现,技术创新强调应用;前者即为“从0到1”的基础突破,后者既有“从0到1”的原创技术突破、又有“从1到10”的小批量试制。“应用基础研究离不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试验探索,但如何从‘10’迈向‘100’、从实验室迈向工厂车间,这重要‘一跃’需要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深度参与。”杨华勇说。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持续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深化产学研用结合。在浙江,不少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和高校院所长期以来形成了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双方都从中获益。不久前,依托省内创新能力突出的领军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浙江启动建设首批6家省技术创新中心,以抢占一批前沿技术制高点的雄心壮志,为浙江“互联网+”、生命健康和新材料三大科创高地建设提供强大技术支撑。

  杨华勇认为,浙江应持续深入打造高水平的产学研合作体系和科技成果转化生态,推动创新要素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今天我们已经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政府、企业、院校等各个主体要全链条呵护‘技术创新’的成长,真正实现‘从0到1’的突破、‘从1到10到100’的成果转化。”杨华勇说,要打破旧的体制机制的束缚,不断推动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他建议,一方面要积极引导企业在研发投入过程中花更多的精力来做技术转化,另一方面要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技术转化团队在其中起到通道与桥梁作用,真正把原创技术从实验室的突破转化为工业化应用,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

  当然,技术成果转化的源头是原始创新。杨华勇在多年的调研中发现,企业往往会根据市场的导向不断提出竞争中的热门技术需求。“要通过进一步保护知识产权,关注成果转化成功后的利益分配,引导企业将技术转化收益进一步反哺到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中。”杨华勇说,要不断优化科研支撑体系,促进各创新主体提供资源支持,创造条件让基础研究者真正甘坐“冷板凳”、坐热“冷板凳”,让他们不唯论文牵引、不唯职称羁绊、不唯学历固步、不唯奖项摇摆,一门心思搞研究。

  杨华勇相信,随着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深化,为科研工作者不断“松绑”,兴趣驱动、使命引领将贯穿产学研合作各阶段的应用基础研究,吸引越来越多科技工作者为之奋斗。(图/浙江日报记者李震宇 俞碧寅)

编辑:李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