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内乡:人大监督力解群众吃水难

时间:2005-05-16  来源:河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河南内乡:人大监督力解群众吃水难

苗长庚 程宗安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笔者在河南省内乡县师岗镇江家村采访,看到村民们在放鞭炮,踩高跷,舞狮子,欢庆户户通自来水工程竣工。他们跳啊,笑啊,扯着嗓子喊,几十年的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当笔者去捧泉水洗脸时,一位70多岁的老大叔激动地说:“我从七、八岁就跟父母挑水,挑了一辈子水,从没吃过这么干净、清凉的水,这是共产党为俺老百姓办的一件大好事,你就喝吧,这水又甜又纯,不会拉肚子!”

  内乡县位于伏牛山南麓,这里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岩石破碎,透水性强,地下水埋藏较深,全县16个乡镇288个行政村,有153个村因水资源严重短缺,周而复始地演绎着“望天祈雨、靠天吃饭”的古老故事,祖祖辈辈活在这块土地上的村民渴盼着水的润泽……

  代表调查:笑话、悲剧折射出缺水人的辛酸和无奈

  “山高石头多,人畜没水喝,有妻留不住,有女出山窝,担水劳成疾,未老先衰多,辈辈盼有水,泪尽等不着……”一代一代传唱着的歌谣,不仅道出了村民对水的深情期盼!也牵动着主任的心。

  2001年初,新当选的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王瑞亭,为摸清全县人畜缺水的实情,在县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召开之前,他和人大副主任、水利局副局长张正钦,带领15名县人大代表进村入户,走访座谈,发现一个个笑话,一桩桩悲剧,折射出缺水的许多辛酸和无奈:

  一个个笑话,咋听起来好似“天方夜谭”,却都是真实发生的故事。

  笑话一:能叫吃个馍,不让喝碗水。在缺水严重的师岗镇东坪、江家、山峰村,乍岖乡的店坊、王井、吴家庄村,西庙岗乡的桃庄河、大路、东川、石碑营等村,若有行人路过,村民能叫吃个馍,也不让唱碗水。他们把水看的比油还金贵,一盆水要派上好几个用场,洗菜——刷碗——喂猪饮牛。笑话二:误把茶水当黄酒。师岗镇东坪村东坪组山沟没有泉,村庄没有井,全靠老天爷降雨下雪赐点水,全组人吃水靠一个小土坑,水混蚀不清。有一天,新到的镇干部罗玉道到老支书郭根家,老支书的妻子非常热情地端上一碗茶,罗玉道忙说:“我不会喝酒。”原来他把发黄的茶水当成黄酒,弄得老支书一脸尴尬。

  笑话三:俩组无一人当兵。师岗镇江家村东头组、西头组共300多人,常年吃的是蓄水坑里的水,每次做饭时,等水开后先将中间漂的小虫撇出来再下米面。由于长时间吃硬水,这两个组憨、聋、呆、哑人占十分之一,群众普遍患有肝肿大,胃肠炎等疾病,近10年没有一人当兵体检被验上。

  笑话四:仨组无一孕检对象。余关乡梁坪村白鹭、中队、大岈三个组,属石灰岩地带,自古缺水,有“王莽撵刘秀二十四道干马沟”之称。想去这海拔700多米的仨组,要爬坡十几里才能到达。看看这地势,听听这山名,就知道这里吃水有多难。由此,方圆村里姑娘一听这三个组,宁死不与这里的人攀亲结缘。过去,三个组的小伙子没一个结婚成家,成了清一色的“和尚”,老人张全有有四个孩子,已被外村招上门女婿三个,家里仅留一个,若不是腿有毛病,也早倒插门去了。

  一个个悲剧,让那些无奈的人们付出生命的代价,给后人留下许多遗憾。

  悲剧一:师岗镇江家村民兵连长景兴旺,42岁时才经人介绍找了一个哑巴女,为留住媳妇,一家人很少让她挑水,偶尔兴旺外出,也都是60多岁的老母亲挑水。有一天早晨一场大雨把村边的吃水坑灌满了水,哑巴媳妇看丈夫、婆婆不在家,就自己去挑水,不小心掉入吃水塘,命归黄泉。景兴旺抱着4岁的孩子仰望天空,嚎淘大哭。

  悲剧二:1997年夏的一个早晨,余关乡梁坪村大岈组常福鼎老汉的大儿媳从地里回来去厨房做饭,一看水缸没水,忙唤父子三人担水,两个儿子均不愿挑,老人挑起水桶就走,翻过一道山岭,走过另一道沟,精已疲,力更尽,当他用尽力气把水挑回家,儿媳喊他吃饭时,发现老汉吊死在村头一棵树杈上,单身一人的二儿子常金龙看父亲吊死了,想想以后挑水的艰难,绝望之中也追随父亲去了。

  悲剧三:1998年暮春的一天,瓦亭镇山南村刘老汉未过门的儿媳要来家相亲,老汉早早起来到四、五里远的淅川县金竹河去挑水,在回家的路上,一脚没踩好,连人带桶摔倒了,一家人等他的喜事水等了这个结果,亲自然没相成,老人一气之下回屋把门一关,悬梁自尽了。

  一个个笑话,一幕幕悲剧,让人心酸让人忧。

  调查发现,缺水的村民在挖塘闸坝,打井修窑,付出的艰辛,解决了部分人的饮水困难,但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问题一:盲目打井,劳而无功。在调查的10余个严重缺水村中都存在着“缺水乱打井”现象,村村都有一眼或几眼干井。西庙岗乡桃庄河村庄子爬组群众靳立忠,开了几年大理石矿,想为村民打眼井,由于没有请水利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详细勘测选址,盲目蛮干,结果花了12万元,打了一口150多米的干井。师岗镇东坪村东坪组,全组150多人,他们三户、五户结合,自发打井,因资金短缺等原因,先后打了5口井,个个都是干窟窿,群众吃水依然困难。

  问题二:管理混乱,功篑一亏。乍岖乡王井村吴岈组、白沟组、黄岈组等4个组共900人,与西庙岗桃庄河村的板山坡饮水工程只有一山之隔,1995年经县乡多方努力引进香港明爱公司投资50万元,村民每人集资200元,打一口深井,配套了水池、水泵、水管、电线、泵房等设施,因缺乏组织管理,跑、冒、滴、漏现象严重,每吨水费高达三、四块,群众负担不起,使用两个月后就停着没用。大桥乡杨沟村地处灵山腹地,自古缺水,幸好老天赐有一小山泉,自1980年起,县水利局先后在该村投资15万元实施引水工程,主管道全部是日本进口钢管,可解决该村9个组的人畜饮水困难,由于管理混乱,部分水管受损,引水工程不能全部利用,山上的马池、尹家等3个组的群众还得到8里外的湍东镇老牛铺村凉泉担水吃,山下的4个组也只好到6里地的驻军部队拉水。师岗镇江家村1995年贷款13万元,群众集资2万元,县水利局投资6万元,配套实施了自来水工程,1997年春,因管理问题水泵掉到井里无法打捞,群众一年多没吃自来水。

  代表建议:打响人畜饮水工程攻坚战

  2001年3月,内乡县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召开了。会上,代表们对解决全县人畜饮水提的意见、建议最多。当意见、建议提交县政府后,县政府立即召开县长办公会议,大家一致认为,解决人畜饮水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国家《农村人畜饮水工程暂行规定》、《解决农村人口饮水困难项目管理办法》的精神,促进农民增收,为民办实事的重大举措,决定用三年时间解决农村23万人的饮水难问题,尽快让“救命水”、“致富水”流到农民家门口。县政府办下发专门文件,由县政府牵头,水利局主办。很快一个从组织领导,任务分解,配套资金匹配,工程勘测、设计到定点放线,完成时限的实施计划,在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水利局副局长张正钦的指导下出台了,受到县委、人大、政府的肯定,在全县打响了农村饮水解困攻坚战。由此,内乡县农村饮水解困工程被纳入中央水利国债投资项目。随着饮水工程的全面铺开,针对工程多,投资大的实际,县水利局采取国家投一点,集体出一点,群众集一点的办法等多种形式,调动了广大干部群众大搞饮水工程建设的积极性。

  形式一:公办民助型。自中央农村饮水国债项目实施以来,争得国家投资1600多万元,地方财政及群众筹资700多万元,共解决15个乡镇137个行政村,447个自然村23万人吃水难问题。西庙岗乡经县水利局勘测,地表水缺,地下水深,乡党委、乡政府经过认真研究,决定走国家、集体、群众共同投资的路。四年来,他们先后争得3个中德扶贫项目。由德方投资213.9万元,群众人均集资150元,在桃庄河村、张家岭、彭沟打深井3眼,采用两级提水,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32个自然村,1339户、4559人、1692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还可灌溉耕地612亩。

  形式二:公助民办型。对群众经济实力较差,居住分散的村组。采取部门支持,群众出工,兴建水窑。瓦亭镇山南村,全村360人分布在7个自然村,从西武家组到东曹家组有8里地,地下水层较深,人均年收入不足800元,修水窑比较切合实际。于是,经县政府协调,2001年5月,由县检察院投资3万元负责水泥,县水利局投资3万元负责技术、施工和沙、石,镇政府投资2万元负责雷管和炸药,农户投劳计划建30个水窑,后根据群众要求,修建了33个水窑,解决了全村正常年景的人畜饮水。群众们都高兴地说:“苍天无情党有情!”

  形式三:群众自办型。随着饮水工程建设步伐的加快,激发了群众自办饮水工程的积极性。乍岖乡店访村马沟组,30多户,150多人,过去吃水有半年时间跑20多里拉水吃。去年,该组群众在讨论兴建饮水工程时,大家一致认为:近年来咱托了党的富民政策的福,腰包有了钱,咱不能光靠政府支援咱。于是,集资1万元,在一山泉旁修一个蓄水池,架设水管600米,使家家吃上了自来水。瓦亭镇药山村张家组,170多人,每人200元,集资3万余元,打一大口井,铺设水管2000多米,并推荐一人专管,定时供水,保证了村民正常用水。

  形式四:村组迁移型。针对那些人口稀少,地下根本无水源,打井无望的边远自然村、组,实行整体迁移。乍岖乡店访村苗家山组,6户31人,居住在海拔1600多米的山顶上,村民都是白天干活,夜晚担水。前年村里出面协调,将这6户迁到山下,彻底解决了6户人家的吃水难。余关乡东王庄村常家凹组、40多户,130多人,村民常年都在5里以外的杨营村拉水吃,前年新村规划时,村委会主动协调土地、房建等部门把该组迁到离吃水近的地方。

  形式五:吃、灌两用型。县水利局在全面实施饮水工程中,本着“不贪大,讲实用,保农增收”的原则,引导农民走出一条农户自办和联户办吃水、灌溉于一体的小型水利建设之路。师岗镇吕营村南头组300多农户人均集资50元,沿本村附近的河沟建了一条40米长的拦河坝,蓄水近1万立方米,不仅解决了浇水难问题,还在坝边打一眼透河井,解决了本组人畜吃水。瓦亭镇扬沟村农民唐富岑前年个人投资2. 6万元闸坝一座 ,去年他在坝里养鱼收入达8000元,并使本组的120亩“望天收地”实现了旱能浇涝能排。人大监督:工程进展有序,质量高,得民心。

  农村人口饮水工程建设点多、面广,涉及千家万户,关系子孙后代。为把饮水工程建成“民心工程”、“造福工程”、“德政工程”,4年来,县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人大代表定期视察,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并召开人大常委会,专门听取县水利局办理情况的报告,使所提意见、建议得到了较好落实。如代表们在视察中发现,有的村组只顾本组利益,不经勘测、规划盲目上马。水利局针对代表们提出的“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切实把农村人口饮水解决范围和对象落实到村、到户的建议”,抽调10余名机关干部和技术员,组成调查组,根据国家《农村人畜饮水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办法》中规定的饮水标准,对师岗、瓦亭、西庙岗、乍岖等11个乡镇的地表水、地下水资源和降雨时空分布情况、饮水工程现状,以及农民居住分散状况,进行勘测登记,立卡建档,制订了“宜窑则窑,宜井则井,宜引则引,蓄引结合”的实施方案:对山区居住分散的村民以建水窑集雨水为主;对丘陵植被较好,地下分布有零星水源的村组以打井为主;对平原、丘陵有水源,人口居住集中的村组以自流引水为主,做到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并对每座工程坚持统一规划,按水利部门勘测设计施工。

  为确保工程干一处、成一处、见效一处,对每座工程实行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业务部门专题抓和谁施工谁保证质量责任制,从而使每座工程建设达到了设计效能标准。

  代表们在视察中还发现有个别乡村存在着重建轻管和资金使用不公开的现象,建议在管上下功夫,公开资金使用透明度。水利局为把工程的管理 、使用落到实处,对农户自建的水窑、井、坝采取谁建、谁管、谁用原则,对公助民办的集中引水工程,由乡镇水利站或村组委派专人管理,建立健全了工程维修养护、水源保护和供水用水等各项管理制度,使每座工程实现了管用规范化。对工程资金的使用,实行专人管理,专户储存,专帐核算,定期公布,提高了资金使用透明度,避免了挤占、挪用工程建设资金的现象发生,

  4年的奋战,内乡县的饮水工程在人大的监督下,截止去年年底,集体、个人共投资300余万元,打深水井17眼,浅水井153眼,挖大口井88眼,地下截流37处,建泵站33座,恢复受损和半拉子工程16处,建水窑535个,累计窑积3000余万立主米,架设管道134.1万米,动用土石方341万立方米,彻底解决了山区、丘陵村组23万村民多年的人畜饮水困难。村民们为表达谢意,先后给县人大、县政府、水利局及各乡镇等单位赠送锦旗138面,感谢信213封。在此市级以上10多家新闻媒体前来采访报道。今年初,县人大常委会委员们怀着喜悦的心情结束对饮水工程视察后,又向县政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使有水吃向吃安全水努力,县人大常委会将继续加强对该项工作的监督”。县水利局的一位同志告诉笔者,他们已对全县饮水安全问题进行了普查,摸清了饮用不安全水源状况和地区分布等情况,并争得上级对全县28万人未达到饮水卫生标准的治理改造项目。

  如今,一首新的歌谣又在内乡大地传唱“泉水泉水真香甜,喝上一口笑开颜;哗哗泉水清清流,男女老少乐心头;再不受那无水苦,种粮养畜奔富路……”。

 
 

编辑:河南人大网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