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两高四着力” 人大代表在行动 | 刁明安:一场重阳宴,“治”出幸福味

时间:2025-10-30  来源:河南省人大融媒体中心

  河南省人大融媒体中心讯(记者 宋向乐)“活动没花村民一分钱,4万多元经费全部来自村内企业和村民自愿赞助,30多名志愿者天不亮就自发前来服务。”又是一年重阳节,许昌市建安区灵井镇兴源铺村文化广场上锣鼓喧天、戏韵悠扬,一场以“九九重阳节 浓浓敬老情”为主题的敬老活动温情上演。

  70岁以上老人齐聚一堂,听豫剧、泡脚修脚、免费理发,随后共享村里大师傅做的“敬老大席”,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看似简单的节日庆典,背后凝聚的是组织有力、群众信赖、资源整合高效的基层治理能力。

刁明安和村民一起吃席

  “高站位+实履职”:人大代表扎根一线解民忧

  近年来,兴源铺村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理现代化,将人大代表作用深度融入乡村治理实践,走出了一条“组织强、民心聚、服务优、乡风好”的善治之路。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刁明安始终牢记这一庄严承诺。他坚持把代表身份与村党支部书记职责深度融合,依托村党群服务中心设立人大代表联络点,定期接待群众,倾听民声、收集民意、回应民盼。

  从道路修缮到环境整治,从养老保障到邻里纠纷调解,群众反映的问题件件有登记、事事有回音。近年来,通过代表建议推动解决的民生实事达30余件,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

  正是这种常态化、制度化的联系服务机制,让村民对集体事务的参与感、归属感越来越强。今年重阳节活动筹备期间,不少老人主动到村委会询问“今年还办不办?”“我能出点啥力?”——句句关切的话语,正是干群关系融洽、治理基础扎实的最好印证。

  聚焦“两高四着力”,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2025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河南考察,提出“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奋斗目标和“两高四着力”的重大要求。

  兴源铺村紧扣这一重大要求,将“推动高效能治理”贯穿于村级工作全过程。在刁明安的带领下,村“两委”班子强化党建引领,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推动形成“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服务不缺位”的治理格局。

  重阳节敬老活动正是“着力改善民生、加强社会治理”的具体体现。通过组织志愿服务、发动社会力量、整合多方资源,不仅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增强了村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营造了安定有序、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

  落实“1+2+4+N”,构建协同治理新格局

  根据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部署,河南省确立了“1+2+4+N”目标任务体系。兴源铺村在实践中积极融入这一目标体系。在“N”的框架下,该村聚焦“营造五个环境”中的“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和“清朗健康的网络环境”,持续推进平安村庄建设,完善村规民约,倡导文明新风。

  同时,围绕 “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民生实事”“乡村全面振兴”等内容,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养老服务提升、就业帮扶等工作,切实把省委决策部署转化为惠及群众的实际成效。

  小活动撬动大治理,文明乡风润心田

  如今的兴源铺村,道路整洁、绿树成荫,村务公开透明,村民遇事讲理不吵闹,邻里互助成风尚。村里的幸福院、日间照料中心为高龄老人提供日常照护,家门口的加工点让留守妇女实现就业增收,“代表+支部+群众”联动模式日益成熟。

  “我们要继续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围绕‘1+2+4+N’目标任务体系,特别是在推动高效能治理上下功夫。”刁明安表示,“作为一名省人大代表,我将始终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用心用情解决好乡亲们的急难愁盼问题,让治理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村民。”

  有组织引领、有资源保障、有群众参与、有机制支撑。一场重阳节活动,看似寻常,却蕴含深意。它不仅是一次敬老爱老的温情传递,更是一次基层治理能力的集中展示。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在党建引领下,兴源铺村正以高效能治理托举起群众稳稳的幸福,书写着新时代乡村善治的温暖答卷。

编辑:李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