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 基层站点有活力 进站履职见实效

时间:2025-09-26  来源:河南省人大融媒体中心

       河南省人大融媒体中心讯(记者 贺志泉 席茜)人大代表联络站既是代表依法履职的前沿阵地,也是他们密切联系群众、发挥主体作用的重要平台。

  今年以来,河南省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1+2+4+N”目标任务体系,纵深推进人大代表主题活动,推动代表工作更加贴近基层、汇聚民心、务实有效。

  目前,全省已建成9583个人大代表联络站,如何持续激发进站代表的履职活力、提升工作效能,成为各地积极探索的重要课题。

  9月16日至18日,省人大融媒体中心记者先后赴信阳、驻马店、郑州三地进行采访,深入挖掘各地人大代表联络站的鲜活经验和创新做法,见证人大代表在助推高质量发展和高效能治理中的积极作为。

  【信阳光山县】

  “站点问政”听民意,“跟踪问效”促落实

1信阳光山

光山县委书记李伟以人大代表身份到紫水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开展“站点问政”履职活动

  9月20日前完成老旧小区改造相关申报工作;三里桥社区附近道路路面破损一个月内实施系统性修复;一周内完成三里桥区域乱卸建筑垃圾的清理回收工作......在信阳市光山县紫水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里,一份正在跟进的督查专报吸引了记者的注意。

  前不久,光山县委书记李伟以人大代表身份到紫水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开展“站点问政”履职活动,这份详细的“问政台账”正是此次进站活动中收集的问题和意见建议。

  去年以来,光山县人大常委会创新建立了“领导干部代表+政府部门负责人”共同进站机制,构建起“站点问政+跟踪问效”全链条工作模式,实现了从民意收集、问题交办、跟踪督办到结果反馈的闭环管理。

  “‘站点问政’结束后,县效能建设服务中心针对代表意见建议会以正式文件形式下发交办通知,明确任务清单、牵头县领导、责任单位及完成时限。”光山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杨俊表示。

  “对能够即时解决的问题,要求部门当场表态、立即整改;对需要长期推进的问题,纳入重点督办事项,由县效能建设服务中心和县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跟踪督促,有效推动了治理力量下沉、服务效能提升。”杨俊介绍道。

  “对我们基层议政代表来说,‘站点问政’就像是一趟‘基层声音直通车’。”紫水街道余集村党支部书记汪元信表示,这种“面对面”的沟通方式,不仅减少了中间环节,提高了问题解决效率,更让我们感受到了政府部门的诚意和担当。

  “群众的诉求不用层层转递,能直接送到相关部门负责人面前,问题解决的‘链路’一下就缩短了。”“高效”和“实在”,是县人大代表、紫水街道三里桥社区党支部书记陈聪参与此次进站活动最大的感受。

  “站点问政”将人大监督与代表履职平台深度融合,把民意的“直通车”开进百姓家门口,把问题的“解决哨”吹到部门岗位前,让联络站成为汇聚民意、破解难题的“一线枢纽”。

  【驻马店西平县】

  产业链上建站点,赋能高质量发展

2西平

招商引资线索反馈会在西平县电力电气装备产业人大代表联络站召开

  “近期,西平驻温州招商联络站准备邀请温州的知名电气企业组团前来西平实地考察,争取把招商推介开在咱们家门口。”

  “目前,我们在温州那边洽谈的项目有6家,预计很快落地的有3家,看咱们这边有什么需求都可以提?”

  ......

  来到驻马店市西平县电力电气装备产业人大代表联络站,一场电力电气装备产业招商引资线索反馈会正在热烈进行,西平县驻温州招商联络站负责人刘亚军带来了温州招商引资的一手信息。

  电力电气装备产业是县域重点产业,以鼎力杆塔制造为龙头,集聚了20余家企业,年产值约15亿元,已形成中部地区大型杆塔设备生产基地。而电力电气装备产业人大代表联络站的设立,为当地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安装了“新引擎”、注入新动能。

  “联络站为我们搭建了一个高效平台,通过发挥人大代表模范带头作用,‘以商招商’吸引更多上下游配套企业落户,同时深化链上企业协作,形成强大产业联盟,推动电力电气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县人大代表、河南鼎力杆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留成表示。

  近年来,西平县人大常委会结合全县重点产业发展情况,围绕服装纺织产业、畜禽设备制造、电力电气装备、塑料包装、渔业产业等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创新把人大代表联络站建在“产业链”上,有力推动了代表“链上履职、链下尽责”。

  “我们通过建立产业代表联络站,利用驻站代表的行业、技术和岗位优势,整合各方资源,推动产业链上企业信息共享、资源共享、抱团发展。”西平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于宏伟表示。

  “同时,联络站定期组织活动宣传政策法规,搭建政企沟通桥梁,促进企业间信息共享,着力建设成为代表联系群众的‘连心桥’、为企业解难破题的‘服务站’,着力打造成为代表活动、作用发挥的示范基地。”于宏伟说。

  特色产业在哪里、联络站点就建到哪里、代表作用就发挥到哪里。把站“建”在产业车间里,“联”在产业链上,真正实现了代表履职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让联络站成为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实载体和活力窗口。

  【郑州金水区】

  “三同履职”法,让民情民意“通”起来

2金水图片1

郑州市金水区人大代表周宪魁会同其他代表实地勘查积水成因

  “这么多年,金水路和经一路交叉口那片儿,一到下雨就淹水,简直成了我们出门的‘老大难’。现在哪怕下再大的雨,这条路也几乎不见积水了,代表把这件事办到了我们心坎上,真的是实实在在为民解忧!”郑州市金水区花园路街道省民航社区居民金更勤说。

  今年3月,区人大代表周宪魁和议事代表们在郑州市金水区花园路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接待选民期间,了解到金水路积水长期未得到解决,一到下雨天就严重影响群众出行。

  针对这一问题他多次会同其他代表实地勘查积水成因。在街道人大工委组织下,与相关部门认真商讨并形成改造排水设施、优化系统布局等具体建议,并上报市、区人大转办。

  5月,治理工程全面启动,通过实施管网升级、路面坡度调整、应急排涝联动治理“组合拳”,区城管局横跨金水路,新铺设了一条管径600毫米的球墨铸铁排水管道,并加建多组雨水箅子,彻底解决了该路段积水难题。

  金水区人大常委会创新开展的“三同履职”工作法,将驻站人大代表、街道议事代表全部编入基层治理网格,与群众同坐板凳听诉求、与网格员同巡街巷找问题、与社区干部同商对策解难题。

  “作为人大代表,就要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心办好民生实事,认真践行‘三同履职’工作理念,同社区、相关职能部门一起,把问题解决好,以实际行动当好人民群众的‘代言人’。”周宪魁代表说。

  从周宪魁代表推动解决道路积水难题,到郭强代表推动多方协商引入物业、罗敏代表助力地铁口环境提升,再到葛红卫代表组织“小小银行家”活动.....“三同履职”让代表作用发挥在一线、问题解决在基层,真正让民意“通”起来、治理“活”起来、民心“暖”起来,让“民呼我应”真正成为金水治理最温暖的底色。

  【记者手记】

  三天时间,我们先后走进信阳、驻马店、郑州等地的代表联络站。一路走来,看到了许多有特色、有创新、有活力的站点,也感受到了人大代表履职为民的担当作为。

  在光山县,“站点问政”不只是简单的座谈,更是一场带着“问题清单”和“解决承诺”的现场办公,以“跟踪问效”机制让群众呼声不只是“听见”,而是真正“落地”。

  在西平县,代表联络站直接建在了产业链上,成为产业发展的“助推器”和“资源链接站”。代表们利用自身行业优势,在招商引资、企业协作中穿针引线,让履职更好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而在金水区,“三同履职”让代表真正下沉到了网格、街巷和群众身边。代表们身入基层一线,在发现问题、协调推动、解决难题中,让履职更接“地气”、更具实效。

  一次次走访、一场场座谈、一件件实事的落地......进站代表们正以更贴近的方式倾听民声、更务实的行动回应期盼。


编辑:李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