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案建议追踪丨河南支持南信合高铁尽早动工建设
时间:2025-09-26 来源:河南省人大融媒体中心
河南省人大融媒体中心讯(记者 宋向乐)近日,河南省交通运输厅在答复省人大代表乔国涛建议时,提到将支持协调南信合高铁尽早动工建设。对于长期受交通不便困扰的豫南、豫东南地区来说,对这条高铁盼之心切,如果能梦想成真,不仅将结束十余个县市不通高铁的历史,也将成为连接西北、西南与长三角的重要通道。
支持协调南信合高铁尽早动工建设
河南的“米”字形综合运输通道布局由京港澳、新亚欧大陆桥、济郑渝、太郑合4条综合运输通道组成,“井”字形由大广、二广、晋豫鲁、沪陕4条综合运输通道组成,“人”字形是“十四五”时期新增加的综合运输通道,由北沿黄、宁洛2条综合运输通道组成。
建议答复中称,在我省“米+井+人”综合运输通道布局中,济郑渝、二广、沪陕三条综合运输通道在南阳交汇,形成六向拓展格局。
省交通运输厅将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等部门以济郑渝、二广、沪陕综合运输通道为牵引,加快补齐通道内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等快速化运输服务短板,支持协调南信合高铁尽早动工建设。
不仅如此,河南还将积极争取洛南襄高铁、南十高铁等纳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强化不同交通方式间、省际、区域间衔接融合、联动发展,提升通道整体运输效率和通过能力,助力南阳与长三角、成渝、长江中游等地区直连直通和战略对接,提升对外辐射能力。
从滞后到突破的曲折历程
河南并不满足于打造“米”字形高铁网。这种结构的高铁网络,尽管在发挥郑州铁路重要枢纽作用的同时也能发散辐射周边地区,但从通达度来说,却还需要再进一步完善。比如,豫南、豫东南地区,就有不少地方还处于高铁路网空白状态。
为了解决这个现状,2017年河南省将南信合高铁纳入《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其后几年连续列为省年度重大项目,最终顺利纳入国家《“十四五”铁路发展规划》。
2022年,河南省自掏腰包,对南阳经信阳至合肥高速铁路进行了省内段的勘察设计和可研前期工作。
河南省的持续努力及与隔壁安徽省的不断配合,自然是不断取得成效。2024年5月,国铁集团通过该高铁预可研审查。2025年3月,安徽省六安市发改委介绍,南信合高铁已完成可研初稿编制。
最近,也就是9月10日下午,再有好消息传来,安徽省发改委在回复网友咨询时称:“国铁集团将于近期组织南信合高铁全线可研报告评审,省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河南省加大衔接力度,共同推进项目可研等前期工作,为项目早日实施创造条件。”
这也意味着,南信合高铁可研审查这一关键节点即将实现突破。
填补豫南、豫东南地区的高铁空白
根据规划,南信合高铁全长约390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拟设11座车站。项目建成后将结束沿线十余个县市不通高铁的历史。
这条高铁的延伸规划同样令人期待:西向可通过规划中的南十康高铁进一步延伸;东向则接入合肥枢纽(沿江高铁合武段),并可经六安至安庆高铁南下赣闽地区,真正形成四通八达的高铁网络。
南信合高铁是国家“十四五”铁路规划中的重要研究项目,同时也是河南省“十四五”重点推进的铁路项目。其战略定位为区域连接线,旨在填补豫南、豫东南地区的高铁空白。
从更大格局看,这条高铁的意义远超一省一地,它成功串联起西北、西南、鄂西北与长三角地区,形成一条新的交通大动脉。
更为重要的是,南信合高铁与规划中的阜黄高铁形成“十字”交叉,共同构建起大别山革命老区对接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的大通道,对促进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支持建设镇平、鸭河通用机场
除了高铁,作为我省3个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之一,南阳的机场建设也备受关注。
建议答复称,省交通运输厅将统筹指导南阳公路、内河航运等发展,支持南阳加快建设南阳机场、南阳东站等综合交通枢纽,积极推动姜营机场迁建工程纳入部省“十五五”规划,支持建设镇平、鸭河通用机场,加快建设铁路物流基地和具备多式联运功能的物流园区,拓展南阳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发展空间,将南阳打造为中原城市群对接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双城经济圈的重要支点。
同时,充分发挥南阳副中心城市功能,在推动交通区位优势向枢纽经济优势转变中先行先试,为全省枢纽经济发展打造南阳样板。
具体来说,依托南阳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联动信阳、驻马店等,以生态经济为特色,加强与长江经济带对接协作,积极培育生物医药、现代农业等特色产业,打造一批新兴产业基地,建设以南阳为中心的豫南枢纽经济协同发展区。
依托济郑渝、沪陕综合运输通道,建设南水北调中线生态经济廊道、汉江生态经济带、淮河生态经济带等,打造济郑渝、中原—长三角2条通道经济带。
依托南阳姜营机场、南阳港,打造南阳航空枢纽经济区、南阳港口枢纽经济区,加快推进南阳商贸服务型物流枢纽经济区建设。
“十四五”末,南阳高速公路里程将达到1126公里,稳居首位
“十四五”期间,河南将郑州至西峡高速双龙至西峡段、渑池至淅川高速西峡至淅川段、淅川至豫鄂省界段、焦唐高速汝州至方城段、方城至唐河段、南阳至邓州高速等6个、293公里、总投资354亿元高速公路建设纳入高速公路“13445工程”。
目前,项目进展顺利,部分项目已建成通车,其他项目将在“十四五”末全部建成通车,南阳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将达到1126公里,位居全省第1位,形成“一环三横六纵”高速公路网络,为副中心城市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在干线公路“畅通畅连”工程方面,实施已纳入交通运输部“十四五”规划项目库的G312线宛唐交界至遮山段改建工程等12个、344公里普通干线公路改造项目,提升南阳市普通干线公路发展质量。加快推进南阳市纳入路况提升三年行动养护项目库的普通干线公路养护工作,不断提高南阳市干线公路通行能力。
在水运通道方面,将唐河省界至马店段项目纳入“十四五”规划并加快建设,支持南阳市推进唐河马店至社旗段、白河航运工程、唐河沙河联通工程等项目前期工作,力争早日开工建设,打通通江达海水运通道,提升南阳对外联系能力。
…… ……
南阳的实践表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仅能够改善出行条件,更能带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内陆地区发展枢纽经济提供可借鉴的样板。随着“十五五”规划全面启动,南阳交通建设也将进入新发展阶段。从高速公路到高速铁路,从普通干线到农村公路,从内陆交通到通江达海,南阳正朝着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目标稳步迈进。
编辑:李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