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人大:依托“共享大食堂+助餐”模式 以“小餐桌”带动基层“大治理”
时间:2025-07-02 来源:河南省人大融媒体中心
河南省人大融媒体中心讯(记者 席茜 通讯员 李阳 尚怡)午饭时间到了,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宜沟镇向阳庄村的共享大食堂开饭了,热气腾腾的包子、烩菜出锅,村党支部书记、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葛树芹正在给村民们盛饭,她笑吟吟地给大家递上包子,聊着村里最近的环境卫生改善,一顿饭的工夫,葛树芹书记在餐桌上给一户老人家调解了家庭矛盾,给村里的青壮年介绍了就近的工作机会。这是近年来安阳市开展老年助餐服务的一个缩影,开在村里的大食堂,不仅保障了老人们的一日三餐,温馨的“小餐桌”也在无形中化解着矛盾,推动解决了基层治理的“大问题”。
小饭碗里盛着大民生,小餐桌关系着大治理。今年以来,安阳市人大常委会把老年助餐服务工作三级联动专题调研作为重要监督任务,着眼民生保障、紧盯“五个聚焦”,坚持上下联动,不断提升调研质效。3月份以来,安阳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市、县两级调研组深入老城区、人口密集社区、已建成居住区和农村地区,实地调研老年助餐场所、助餐经营机构及其所在的乡镇(街道)、村(社区)280余处,发放个性化调查问卷1200余份,梳理出加快制定运营补贴、及时落实建设补贴、科学统计老年就餐人数、定量定比适用水电气热民用价格等20余项意见建议,专题调研务实高效、精准有力。调研组在汤阴县宜沟镇向阳庄村走访时发现,该村作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由党支部书记带头,创新开展“共享大食堂+助餐”模式,有效服务全村百余名老人,有力提高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带动力,协同推进基层治理,极大提升了老人们的幸福感、获得感。
据了解,该村共有162户620人,60岁以上117人,其中,失能、残疾、留守、空巢老人等占比近20%,为解决老人“做饭难”“吃饭愁”的问题,村党支部书记、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葛树芹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整合利用村里的闲置设施,采取“政府投一点、企业让一点、集体帮一点、社会捐一点、个人拿一点”的“五点”建设思路,建起了向阳庄村共享大食堂,配备适老化桌椅,提供平价优质、营养均衡、一周不重样的普惠型老年餐,对行动不便和高龄的老年人,由助老员或志愿者提供送餐上门服务,有效解决了村里老年人难以吃上“一口热乎饭”的问题。遇有红白事宜时,共享大食堂就快速转换为移风易俗示范场所,配备的标准化餐饮设备,可提供平价套餐,有助于推动落实“白事新办”“喜事简办”新规范。周末节假日时,共享大食堂则转化为乡村游、农家游特色就餐体验店,推出时令野菜、土鸡土鸭等富有农家风味的特色套餐,成为推介农文旅融合的美味窗口。
共享大食堂用“小餐桌”为老年人提供了就餐场所和交流平台,以解决老人吃饭问题为起点,进一步拓展到帮助解决家庭矛盾、协调化解邻里纠纷、开办农民夜校课堂等,成为链接乡村老人日常交流、情感慰藉的暖心“幸福驿站”,以“食有所安、老有所乐”推动解决农村养老、家庭赡养、乡村治理等共性难题,实现了助餐服务与基层治理的深度融合,绘就出基层治理的和美新画卷。
5月29日,河南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审查批准了《安阳市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促进条例》,将于2025年10月1日起施行。结合《安阳市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促进条例》的宣传贯彻,按照“边调研、边监督、边反馈、边提高、边整改”的要求,安阳市人大常委会对今年老年助餐监督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交办、督促整改;对发现的能推广、可复制、好落地的助餐模式,进行总结梳理,下一步将联动相关部门,适时因地制宜进行推广,切实以调研监督守护老年人的“一餐一饭”,以老年助餐“小餐桌”推进基层“大治理”。
编辑:席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