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颍人大:小小饭碗 承载大大民生
时间:2025-05-23 来源:河南省人大融媒体中心
河南省人大融媒体中心讯(记者 王紫仪 通讯员 张志娉)开展老年助餐服务联动监督,是省市人大常委会服务发展大局、回应民生关切的重要决策部署,也是临颍县人大常委会有效落实省市人大常委会要求,争当“四高四争先”县域标杆的一项重要监督任务。当“吃饭难”的民生痛点遇上“内心孤独”的精神困境,一场人大联动监督赋能老年助餐服务提质升级工程正在颍川大地悄然铺开。
党建引领“新模式”,夯实联动监督基础
临颍县老年助餐服务被县委纳入全面乡村振兴和党建基层高效能治理工作之中。县人大常委会以今年老年助餐服务三级联动监督工作为契机,将老年助餐服务工作纳入2025年度监督计划,制定监督台账,在充分走访调研的基础上,制定符合我县实际的《临颍县人大常委会开展老年助餐服务联动监督实施方案》。在县人大常委会党组的引领下,通过持续的、上下联动的督导,各乡镇(街道)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充分利用党群服务中心、现有养老机构,高标准改扩建就餐服务场所。台陈镇聚焦农村老年人关心的“关键小事”,以双楼村康乐爱心食堂为试点,积极探索农村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模式,通过共建共治共享融合,以服务民生“小切口”实现社会治理“大牵引”。在村支部的带领下,村民免费提供自家闲置院落,村委自费购置桌椅,添置餐具灶具,聘用乡村厨师,精心制作菜单,目前稳定有57位老人就餐。同时,村委会每月为老人举办集体生日,营造温馨和谐的氛围,独居留守的老人感受到村集体温暖,感受到党和国家的关怀,让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架起民意“连心桥”,充分发挥代表作用
依托“家站点”以“周三代表接待日”为切入点,组织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排班进站接待选民,通过与群众面对面交流,主动倾听了解群众特别是老年群众的真实心声和现实需求,征集对老年助餐服务工作的意见建议,实现从“被动服务”到“主动参与”的动能转换。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学勤先后深入9个乡镇(街道)代表联络站和专业代表联络站,接待群众90余人次,收集意见建议100余条,为全县的老年助餐服务工作提出了较好的建议,也更加明确了人大在联动监督工作中的监督方向和监督重点。固厢乡以人大代表联络站为依托,形成了“代表联络站+助餐服务”模式,以人大与政府合力共同绘就民生幸福同心圆。城关街道建立居民议事会制度,依托代表联络站召开第一届居民议事会,并围绕老年助餐服务问题开展议事,助力解决老年人吃饭难问题。
志愿服务“添活力”,形成合力守护“夕阳红”
“小饭碗”装着“大民生”,老人问题无小事,关乎千家万户。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老年助餐服务工作。县人大常委会联合民政部门,打造“志愿服务老年助餐”志愿服务品牌,通过志愿者力量弥补政府老年助餐服务短板,不断提升老年助餐服务工作质量。整合全县城乡社工、乡镇卫生院医务工作者、签约家庭医生等志愿群体,为独居老人提供送餐、理发、打扫卫生、代购药品、健康监测等延伸服务,让养老服务更精准、更有温度。瓦店镇大李村每月组织志愿者服务队通过免费理发、打扫卫生等“助餐+关爱”活动,将助餐点升级为情感交流驿站,在潜移默化的行动中让爱老敬老传统成为社会自觉和行为习惯。
组织低龄健康老人成立互助团。以低龄老人照顾高龄老人的形式,探索社区(村)助老新模式,不仅老人得到了照顾,也让低龄老人有了发挥余热的机会,更重要的是让老人彼此之间有了更多的心灵沟通,提高老年人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注重物质与精神“双提升”,共同谱写美好“食”光。常态化督促民政、文化等部门在老年助餐点开展文娱活动。鼓励有条件的社区、村根据老年人自身特点及年龄特征,成立老年歌唱团、腰鼓队、广场舞队、秧歌队等,通过表演节目丰富老年人日常生活。组织文化部门开展文艺下乡,邀请民间艺术家到养老机构、助餐点开展文艺、书画展等活动,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台陈镇凹孙村老年幸福院结合冬至、元宵节、端午等传统节日举办包饺子、包粽子比赛活动;新城街道育才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在墙上悬挂老年人保健注意事项和饮食指南,确保了老人在享受助餐的同时更能科学饮食;王孟镇敬老院定期开展老人义诊,将健康关怀送到老人身边。
构建全链条监督,老年助餐服务“不打烊”
坚持老年助餐服务联动监督不搞一阵风,着力在长期和长效上下功夫。坚持把“边监督、边反馈、边整改、边提高”的思路贯穿监督全过程,建立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整改清单,深化县人大常委会“领导领衔督办、工委对口督办、县乡联动督办”的监督模式,督促政府有关部门解决问题,改进工作。
把握监督重点。对去年“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发展养老服务”联动监督中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对照问题清单,整改一项销号一项,对持续整改不到位的列为监督重点,成立整改落实监督专项领导小组,定期调研视察,掌握工作落实整改进度,推动养老工作高质量发展。
调查摸底把脉问诊。先后10余次组织人大代表走访调研、座谈,发放调查问卷了解老人需求、听取老年群众心声,共收集意见建议和老年助餐问题60余条,由县人大教工委梳理汇总后及时反馈至县政府及民政部门。通过调研摸底找准老年助餐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短板,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为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建言献策。
完善全方位监督方式。建立“代表+群众+助餐观察员”制度,根据人大代表提出的养老建议,由人大代表牵头,政府部门和群众全过程参与,通过推荐和自愿报名的方式,聘请老年助餐点观察员50名,实时对餐品质量与价格、服务规范与效率、群众满意度等进行监督。同时在助餐点设置意见箱,公布监督电话,广泛接受社会监督,以监督促助餐点服务更周到、更贴心,群众更满意。县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人大代表、养老专家对老年助餐服务工作进行专项调研视察和专题询问,并听取专项工作报告,了解工作进展、资金使用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审议意见,推动老年助餐服务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以“小切口”做实“大民生”。
老年助餐服务既要“暖胃”又要“暖心”,呼应着广大老年人的普遍现实需要和热切期盼。做好老年助餐服务工作是国事、是家事,是政治、更是民生。今后,临颍县人大将按照省市人大常委会部署要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督促改、以监促干的行为准则,练就监督“硬功夫”,守护好老年人“舌尖上的幸福”。
编辑:王紫仪
发布于
发布于
发布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