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城县人大代表王小兵:以萤火之光 点亮万千希望
时间:2025-05-14 来源:河南省人大融媒体中心
河南省人大融媒体中心讯(记者 贺志泉 通讯员 陈明)“假如我能让一颗心免于破碎,我便不虚此生;假如我能使一只迷途的知更鸟,重返巢中,我便不虚此生……”这是襄城县人大代表、襄城高中教师王小兵最爱的诗句,也是她践行使命的生动写照。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和人大代表,王小兵始终将“为民发声、为民尽责”作为人生信条,用教育情怀与责任担当,在基层一线书写着“人大代表为人民”的动人篇章。
三尺讲台育桃李 一片丹心系民生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更是国家的未来。”王小兵深知教育对乡村振兴和社会发展的深远意义。她喜欢给学生写诗,为了鼓励学生,也为了走进学生心里,她的包里永远装着笔和剪成心形的彩色信笺。随时可以拿出一张,在上面写下一段文字,塞到某个孩子的手中。担任班主任20余年,她以“私人定制”的暖心教育走进学生内心。为每个孩子手写鼓励诗、记录生日祝福、用书信化解高考焦虑……疫情期间,她写给所有高三孩子们的信,被河南省班主任研究中心以《燃!高考前夕,这封信点燃了高三学子的激情》为标题,在全省范围内宣传推广,为无数学子注入精神力量。作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她坚持每周义务接待心理困扰学生,用专业与温暖帮助数百名青少年走出阴霾。
建言献策担使命 守护“留守”护未来
人大代表身份于王小兵而言,不仅是荣誉,更是沉甸甸的责任。在深入走访中,她发现农村留守儿童面临心理健康、安全隐患等多重困境,随即提交《关于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体系的建议》,提出建立信息档案、加强心理干预、强化女童安全教育等务实举措。该议案获县教体局、妇联、民政局等部门高度重视,推动建立“家校社”协同关爱机制,惠及全县3万余名留守儿童。“代表履职不能停留在纸面,必须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她坚定地说。
创新德育树标杆 萤火之光耀四方
王小兵始终以“大教育观”践行代表职责。她开发的特色班级活动入选河南省《德育创新案例》,成为县域德育样板;主讲的《破茧成蝶在六月》心理课程惠及全市高三学子;作为班主任核心期刊《班主任之友》的常驻作者,她将教育智慧辐射全国。即便深夜接到求助电话,她也耐心倾听、倾力相助。“我不是太阳,也不是月亮,我连星星也不是。我是那么渺小,那么普通。但,我是小小的萤火,我有我的光和热。只要心中有梦,就可以在夜空绚烂飞行。”这是她自己写的送给学生的充满了鼓励的小诗,照亮了无数迷茫少年前行的路。
微光成炬 照亮万里星河
从课堂到“议政厅”,从信笺到议案,她用教育者的细腻与人大代表的担当,架起民心桥梁,守护万家希望。她以诗为媒、以信传情、以智建言,在履职路上始终与人民同心,与时代同行。“我是小小的萤火,但只要心中有梦,就能在夜空绚烂飞行。”这不仅是她送给学生的诗,更是她作为人大代表最赤诚的初心宣言。
编辑:李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