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人大专版|聚焦“四高四争先” 人大代表在行动

时间:2025-04-11  来源:河南法治报

0411-1

  2024年,省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了“为人民履职、为中原添彩·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全省四级人大联动,五级代表参与,将开展代表活动与代表本职工作相结合,引导广大代表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服务高质量发展、改善民生福祉、提升社会治理效能上来,取得了良好效果。今年,省人大常委会聚焦“四高四争先”深化提升代表主题活动,支持各级人大代表继续立足本职岗位、发挥专业优势、积极担当尽责,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河南篇章贡献智慧力量。

激发代表活力 在凝聚代表智慧上再加力

  为持续激发人大代表的履职活力,去年以来,围绕开展代表主题活动,南阳市人大常委会迅速行动、精心组织,构建起三级人大联动、五级代表参与的工作格局。明确“三员”定位,引领人大代表当好党委的宣传员、一府一委两院的协商员、人民的信息员。代表们深入开展小讲堂、深走访、微协商活动,每季度进行1次政策宣讲、收集1条社情民意、为群众解决1个难题,累计开展“小深微”活动14300余次,推动解决问题5000多个。

  南阳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生起表示,将持续深化提升代表主题活动,推动全市1.9万名人大代表把执行职务与做好本职工作结合起来,确保主题活动扎实推进、提质增效。

  南阳市人大常委会将坚持“三员”定位,引领代表更好发挥主体作用。在制度建设上,会从内容和形式上出台一些进一步丰富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意见,常态化开展“小深微”活动。在能力建设上,立足不同领域,做好代表联络站站长、履职先进代表评选,举办领导干部代表培训班,精准精细提高履职能力。在平台建设上,发挥好256个实体、260个网上、22个专业、3个驻外代表联络站作用,采取“线上+线下”“站内+站外”“固定+流动”等方式,努力实现服务群众全天候、零距离。

  在激发代表活力方面,焦作市人大常委会也做出了不少尝试:常态化开展“双联双进”,接待走访群众1.1万余人次;建立代表亮身份、积分考核制度,焦作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对30名优秀代表进行了表扬,让代表履职从“要我干”向“我要干”转变;创新实践载体,打造“守护夕阳红”联动监督品牌,探索街道居民议事会民生实事票选制,培育“一县(区)一范例”,值得一提的是博爱县“站点吹哨,部门报到”工作经验被全国人大推广,入选省人大出彩工作;注重常态长效,建立活动推动“双周报告”机制,固化代表约见、满意度测评等制度,构建“媒体专栏+典型宣传”立体传播平台,推动人大故事深入人心。

  焦作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主任王晓垠表示,将紧扣“四高四争先”发展目标,将主题活动作为年度工作重头戏,坚持巩固行之有效的做法与创新履职模式并举,不断延伸履职触角,推动主题活动提质增效。

着眼民心所向 在创造高品质生活上再提升

  如何发挥人大职能作用,回应群众期待,绘就高品质生活的幸福画卷?郑州市人大常委会将落实郑州市2025年度民生实事项目专项监督任务分解要求,针对涵盖就业创业、公共教育、医疗卫生、交通出行、健康养老、文化旅游、便民服务、城乡建设、城市管理、生态环境、社会保障等10件民生实事的40个子项目,采取“挂图作战”“民情速递”“代表码上见”等多种监督方式,全方位保障民生实事项目的有效落实。

  “我们将坚持民意呼声与民生实事相贯通、民心所向与政之所行相贯通、过程监督与结果评价相贯通,形成年初定选题、半年督进度、年终问效果的全闭环。对没被选为年度民生实事的两个候选项目,进行梳理研究,转化为重点督促办理的建议,打造监督问效全闭环。”郑州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主任蔡军龙介绍。

  郑州市人大常委会还将完善街道居民议事会议制度。认真贯彻落实《河南省街道人大工作条例》,修订《郑州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建立和完善街道居民议事会议制度的指导意见》,健全人大街道工委办事机构,拓展街道民生实事项目议事代表票选工作,丰富议事载体、创新议事方式、规范议事程序、增强议事实效,努力打造发展共商、民生共议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着眼民心所向的暖心故事在鹤壁市山城区也正在发生。鹤壁市山城区人大常委会聚焦群众关切,围绕公共教育、医疗卫生、乡村振兴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对产教融合、培育壮大乡村富民产业、民生实事等监督事项,综合运用视察调研、执法检查、专题询问、工作评议等监督手段,深化“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整改清单”机制,增强监督刚性,切实发挥监督效能。

  在养老服务方面,鹤壁市山城区人大常委会重点开展老年助餐三级联动监督,围绕服务深度广度,着力推动2024年监督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将普惠性政策和个性化需求有机结合,让民生保障既有温度更有实效。

  在城市更新方面,鹤壁市山城区人大常委会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持续开展“民生实(小)事”专项监督行动。围绕加快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排水管网更新、物业管理、安全生产等事项,进行“站点问政”,强化代表与部门面对面的沟通答复和跟踪落实,办好群众的心里事,以小切口服务大民生。

  鹤壁市山城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永胜表示,将再接再厉、善作善成,动员全区各级人大代表持续发力,在主题活动中作示范、当表率,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河南篇章尽责任、作贡献。

夯实基层基础 在实施高效能治理上再突破

  “去年以来,我们出台基层网格化服务管理条例,作出助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决定,以人大工作助力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难题。”针对如何在助力治理体系现代化上善作善成,濮阳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邵景良介绍,濮阳市人大常委会通过组织召开“领导干部·代表公民面对面”座谈会,推动领导干部代表、国家机关进站履职,促进民主科学决策;积极探索代表联络站和党群服务中心、矛调中心等平台深度融合,构建人大参与基层治理新模式;南乐县还创新推行“民主单元+网格服务”,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邵景良表示,濮阳市人大常委会将开展“护航基层高效能治理”专项行动,助推“党建+网格+大数据”治理模式在全市走深走实;开展“人大代表进格、群众幸福满格”活动,以基层人大微创新推动社会治理高效能;以学习宣传贯彻代表法为主题,举办代表专题培训班,引导代表带头参与矛盾调处、反诈防骗宣传等工作,在促进社会和谐、维护安全稳定、弘扬文明新风上走在前。

  代表的职责与法律紧密相关,从立法、执法到监督,都离不开法律的支撑。省人大代表、北京大成(郑州)律师事务所名誉主任李煦燕在推动法治建设,提升治理效能方面也贡献了力量。

  “我始终将律师的专业优势与代表履职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参与立法、普法工作。无论是参与人大常委会组织的立法调研、执法检查、专项视察工作,还是日常参与各级党委政府的法律顾问工作,抑或是为企业、个人提供法律服务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力求理性客观,依法有据。”李煦燕说。十余年的代表履职期间,李煦燕先后参与立法百余部;作为省委宣传部和省司法厅聘任的“新时代省普法宣传员”,她长期坚守在公益普法和法律援助一线。李煦燕还注重倾听基层呼声,长期参与多种形式的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今年的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李煦燕提出的《关于推进法院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的建议》,更好地发挥了代表在实施高效能治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方面的重要作用。(河南法治报记者 林栋)


编辑:李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