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淮安人大:以“稻”为媒 绘就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新图景

时间:2025-04-21  来源:“江苏人大发布”微信公众号

  在淮安市洪泽区岔河镇的田间地头,一场以“米”为纽带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正蓬勃展开。作为农业重镇,岔河镇以“岔河大米”产业为核心,将人大代表履职、群众广泛参与、产业融合发展贯穿于乡村振兴全过程,构建起“产业发展有民主参与、治理增效有民主实践、成果共享有民主温度”的基层民主生态,为洪泽区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提供了生动注脚。

  党建引领聚合力搭建民主协商“议事厅”

  在岔河大米产业协会的会议室里,一场由区镇人大代表、企业负责人、种植大户共同参与的“田埂议事会”正在进行,这是洪泽区基层民主协商的日常缩影。2021年,由两位区人大代表赵建国、陈洪兵牵头成立的岔河大米产业协会,吸纳了7家加工企业、10个家庭农场、4个专业合作社及数十名种植大户,其中人大代表占比达30%,形成了“产业发展+人民民主管理”的特色模式。

  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人大代表牵头召开村民座谈会,收集土地整合、设施配套等意见50余条,推动全镇14.68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落地,实现土地流转均价从1200元/亩提升至1400元/亩,村民直接受益。

  “以前土地流转费用每年每亩1200元,高标准农田建成后涨到1400元,现在我家5亩地每年光租金就多了1000元,还能腾出时间去镇上打工,收入翻了一番!”滨河村村民李大姐算起“民主收益账”笑得合不拢嘴。这种“党委领导、代表搭台、群众参与”的协商模式,让人民民主决策贯穿产业发展全链条。

  代表履职显担当当好服务群众“领头雁”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在岔河镇,人大代表既是产业发展的“掌舵人”,更是群众利益的“代言人”。区人大代表陈洪兵带领团队与省农科院合作,推广“稻鸭共作”“绿肥轮茬”等绿色种养技术,建成苏北首个产品碳标签评价基地,为种植户争取每年180万元政策补贴;镇人大代表石玉喜推动滨河村土地流转,将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19年的300万元提升至2024年的610万元,连续两年跻身淮安市集体经营性收入十强村之首。

  “以前自己种地怕旱怕涝、怕卖不上价,现在协会提供‘一条龙’服务,秧苗、植保、收储都不用操心,企业还保底收购,每亩能多赚200元!”东陈村种植大户胡登春坦言,人大代表牵头的产业协会让他吃上了“定心丸”。

  在产业升级一线,代表们带头引进智能加工设备、建设物联网监测系统,推动“岔东大米”获“江苏好粮油”“水韵苏米”等认证,产品走进上海盒马、南京金鹰等高端市场;在民生改善现场,代表们推动将产业收益反哺乡村建设,南街村铺设“彩虹农路”、东陈村打造生态农场、淮宝社区搭建电商直播平台,累计带动全镇26个村(社区)完善基础设施,让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成果看得见、摸得着。

  多元共治促发展编织产业振兴“同心圆”

  从田间到餐桌,从生产到销售,洪泽区始终坚持“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岔河大米产业协会构建“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民主监督闭环管理,确保“岔河大米”从种植到加工全程标准化,累计获得有机产品认证、“江苏好大米”金奖等荣誉20余项,品牌价值突破5亿元。

  在民主参与的广度上,洪泽区拓展“线上+线下”双渠道:线下设立代表联络站,定期开展“稻米产业民主恳谈会”,吸纳返乡青年、电商人才等新主体参与;线上依托抖音、直播平台,由人大代表化身“助农主播”,年销售额超千万元,让“民主红利”直达群众口袋。

  “现在刷抖音经常看到镇上的代表直播卖大米,我们村的‘岔东大米’成了‘网红’,游客多了,家门口开小卖部的收入也跟着涨!”淮宝社区居民王大爷指着村口的直播基地说。

  更值得关注的是,通过“农文旅融合”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岔河镇连续举办稻米文化节,吸引游客体验农耕文化,2023年旅游综合收入同比增长30%,形成“产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良性循环。

  成果共享暖民心书写民生幸福“新答卷”

  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的最终落脚点,是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在洪泽区,产业振兴带来的不仅是经济数据的增长:岔河镇全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5万元,2023年3个村入选淮安市集体经营性收入十强村;高标准农田建设“望天田”变“高产田”,粮食亩产提升10%以上;农旅融合项目新增就业岗位500余个,吸引200余名青年返乡创业。

  更深刻的变化在于基层治理的民主化转型:人大代表牵头建立“产业发展监督小组”,对项目建设、资金使用全程公开透明;村民通过“一事一议”参与村集体资产分配,2024年全镇累计投入2亿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道路亮化、河塘整治等民生工程,群众满意度达98%。

  “现在村里修了新路、安了路灯,河塘清得能见底,开个家庭农场还有代表上门指导技术,日子比以前舒坦多了!”滨河村村民于万民见证了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带来的村容巨变。

  正如岔河镇党委书记颜君羽所说:“一粒大米串联起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全过程,让群众在‘米袋子’鼓起来的同时,也感受到民主‘获得感’的成色。”

  从洪泽湖畔到广袤稻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实践正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效。洪泽区以产业为载体、以代表为纽带、以共治为路径,走出一条“人民民主促发展、发展惠民生”的特色之路,为新时代乡村振兴书写了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发展的动人篇章。


编辑:李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