郏县人大:三级代表齐上阵 抗灾救灾显担当

时间:2025-04-18  来源:河南省人大融媒体中心

  河南省人大融媒体中心讯(记者 贺志泉 通讯员 张孟元)近日,在罕见大风天气的影响下,郏县茨芭镇600余亩农田受灾,农业大棚、地膜等设施损毁严重,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严重损失。灾情发生后,该镇人大主席团闻令而动,依托人大代表联络站,组织全镇三级人大代表迅速构建“排查-响应-帮扶-监督”全链条救灾体系,在抗灾一线彰显代表担当。

  闻灾而动:迅速响应织密灾情“信息网”

  “此次风灾破坏力强,农田设施受损集中,必须第一时间掌握底数。”市人大代表李许锋介绍,镇人大主席团第一时间通过联络站平台、微信工作群启动灾情速报机制,组织87名代表分12个小组深入23个行政村,实地勘查农作物、大棚受损情况,形成详实灾情报告。镇人大主席团第一时间发布《抗灾救灾倡议书》,号召代表亮身份、当先锋,组建应急救援、技术指导、物资保障等6个专班,24小时待命投入救灾工作。

  精准施策:多维度开展救灾帮扶

  农业生产“加速恢复”。针对大棚膜、地膜、种子等物资短缺问题,县人大代表高永伟带领物资保障组对接5家农业企业,紧急调配农用薄膜20吨、大棚骨架40套,协调物流车辆直达各村。同时,联合县农业农村局组建专家服务团,深入田间地头开展“一对一”技术指导,针对不同作物受灾程度制定补种改种方案,累计灾后技术指导12人次,收益群众500余人次。

  基础设施“强基补短”。代表们紧盯道路通行和水利设施两大重点,推动镇政府组织专业队伍清理倒伏树木120余棵,修复受损桥梁3处,12小时内恢复全镇道路通行,确保群众出行畅通。在水利设施抢修现场,镇人大代表丁玉强带领工程队排查灌溉管网隐患17处,修复受损水渠800米,保障了灌溉用水需求。

  成效初显:灾后重建按下“快进键”

  截至目前,全镇受损大棚修复率达70%,地膜更换工作接近尾声,农业生产秩序基本恢复。县人大代表赵俊杰表示:“下一步,我们将推动镇政府把抗灾救灾与乡村振兴结合,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加固大棚骨架,从根本上提升农业防灾能力。”

  在这场抗灾硬仗中,茨芭镇三级人大代表用行动践行“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誓言,累计协调各类资源价值超100万元,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80余件。随着灾后重建有序推进,受灾群众正重拾信心,在代表们的帮扶下全力开展生产自救,一幅幅“重建家园”的生动图景正在茨芭镇田间地头徐徐展开。

  “越是关键时刻,越看担当作为。下一步,茨芭镇人大主席团将着力聚焦‘四高四争先’深化提升代表主题活动,在提升代表素质能力、发挥代表专业优势、提高代表议案建议办理质量、推动基层高效能治理、办好民生实事上下功夫,以更实举措充分发挥代表作用、深化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为郏县高质量发展跨越赶超贡献人大智慧力量。”县人大代表、茨芭镇人大主席刘浩亮说。


编辑:李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