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普陀区人大:探索多主体“组团式”联系社区群众
时间:2025-04-18 来源:《上海人大月刊》2025年第三期
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推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十大行动”后,普陀区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部署要求,以迭代升级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站点为契机,围绕群众关切的民生问题和基层治理中的难点问题,把握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环节,着重推进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律师、社区工作者协助代表联系社区工作,形成赋能基层治理的联动机制和工作合力。
事前,人大代表广泛收集群众问题和需求,并转交政府相关部门;政府部门提前介入,开展调查研究,为现场精准回应做好准备。事中,由人大搭建平台,各相关主体充分协商、联动会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对“能不能办”释疑解惑;律师从法律角度提出意见建议;社区工作者既是基层工作的实操者,也能对群众需求和困难“感同身受”;对于不能当场解决的共性问题,人大代表可将其转化为代表议案或建议提出。事后,落实分级分类处置,形成处理反馈的闭环流程,确保群众诉求有着落、有回应。
借助这样的做法,2024年普陀区共开展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律师、社区工作者协助代表联系社区活动12场,先后有75名各级人大代表、104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9名律师、33名社区工作者参与活动,收集意见建议48条,解决问题36个,形成代表建议18件。
代表、政府、群众
联系更紧密了
形式上从代表“单一式”联系变为多主体“组团式”联系,内容上从“你讲我记”的单向输出变为“你呼我应”的双向奔赴,办理上从“背对背”流转变为“面对面”答疑……通过搭建沟通平台,代表、政府、群众之间的理解与情感不断增进。在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半马苏河驿站·1690基层实践站,区人大城建环保委带着“打造‘半马苏河’高品质滨水空间”的专项监督议题进站与居民共同协商。居民们提出增设观光公交线路、增设步道遮阳避雨设施、为跨河桥梁加装无障碍电梯等意见建议,区建管委、绿化市容局等部门一一回应,居民代表表示:“这个形式很好,我们的意见建议能第一时间得到政府部门回应,感到很受重视,对一些暂不具备解决条件的问题,听了政府部门的解释,我们也能够换位思考、表示理解。”
群众意见的回应
效率更高了
以往代表联系社区时收集到的群众意见或基层治理问题,经由人大转政府相关部门办理后,一般在一个月内得到回复。如今政府部门有备而来,解决问题效率更高。在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天地软件园基层实践站,围绕“助企纾困”主题,区人大代表、政府部门与园区企业面对面交流。活动前,经过广泛收集,代表梳理出园区企业主要关注的五方面问题,包括中小微企业融资、人才落户、“一网通办”政务服务、公租房申请、知识产权服务。现场,区发改委、市场监管局、房管局、人才局等便聚焦这些问题进行了解答和政策宣讲,气氛活跃,讨论热烈。
解决问题的思路更宽了
长寿路街道武宁小城居民区大门紧邻武宁路主干道,车流量大,且受武宁路快速路改建影响,小区道路与武宁路之间存在坡道落差,车辆需加速才能驶出小区,存在安全隐患。区人大代表反映该问题后,区建管委、交警支队、街道相关部门、律师等开展了一场人大代表组团联系社区活动。有居民提出在大门口划出禁停标线或安装减速带,交警支队现场解释:武宁路是快速通道,不便加设减速带,但居民的建议很有启发,将研究增划禁停网格线的可行性。不久,小区门口增划了禁停网格线,切实保障了居民出行安全。(王妍)
编辑:李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