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石泉人大:“建管用”并重 筑牢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阵地
时间:2025-04-14 来源:人民代表报
近年来,陕西省石泉县人大常委会把人大代表家站作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平台,紧扣“建管用”三个环节,强化“335”工作举措,确保代表家站“门常开、人常在、事常办、情常联”,筑牢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前沿阵地”。
突出“三个融合”
统筹建站
石泉县人大常委会注重联络站资源的集约利用,按照家站平台“一区三室”(宣教区、接待室、议事室、办公室)总体构架,因地制宜迭代升级1个代表之家、11个中心站、45个片区站。一是突出功能融合互补。将“县人大代表之家”建设融入“四个机关”建设;将“镇中心联络站”与镇人大融为一体,与综治中心、便民服务中心的资源整合使用,放大联系服务群众的“窗口”;将“村级片区联络站”与党群服务中心的学习宣传、接待议事、代办服务、矛盾调解等功能融合,拓展人大代表履职活动阵地。二是突出力量融合互动。统筹县、镇人大与代表家站办公力量,使代表家站“门常开、人常在”;将全县813名五级人大代表编入各片区联络站,组建代表小组,促使代表就地就近履职;以党建引领为核心,将39名党员人大代表(其中党支部书记33人)、部分村干部确定为联络站站长或联络员,促使党员“双带”作用与代表“双岗”作用融合互动。三是突出信息融合互通。注重信息“纵向”贯通,积极融入全市智慧人大一体化平台,推广“石泉民E桥”小程序,让代表“亮码”到站,使代表履职全天候在线、工作动态全过程展示;坚持信息“横向”共享,将代表联络站与干部群众微信群、12345热线等平台收集的社情民意进行整合、集中研判,纳入民情“三本账”闭环办理。
坚持“三措并举”
规范管站
石泉县人大常委会注重联络站运行的常态长效,按照“县统筹、镇主抓、站共管”原则,不断健全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管理机制。一是全域规划与动态优化并举。一方面,将代表联络站布局在人员密集的村(社区),让人大代表在群众家门口听群众说事、和群众议事、帮群众理事;另一方面,结合发展变化和工作需要,适时兼并整合,拓展新建“特色站”。近两年来,先后淘汰片区联络站两个,在商会、社区新建联络站两个,确保联络站全域覆盖、总量平衡、便民利民、好用管用。二是制度规范与保障激励并举。坚持管理与服务并重、激励与保障同步,统筹建立“115”制度体系(1个意见——规范镇人大工作指导意见,1套机制——代表工作“五个三”机制,5项制度——代表履职积分管理、代表联络站管理、代表建议办理、代表向选民述职、代表履职服务保障),县财政每年预算200万元保障代表活动和家站运行。同时,突出“精简”原则,将联络站各类表册台账逐步整合为“一本一档”(联络站工作一本通、代表履职一人一档);突出“绩效”运用,对联络站经费实行“差异化”兑付。三是清单管理与督帮指导并举。县人大常委会统筹制定“一要点两计划”,将年度工作重点任务以“清单”形式细化,指导各镇人大按照时序进度抓好联络站的各项工作;每年召开县镇人大工作推进会、举办人大代表和人大干部履职能力培训班,促进履职能力与工作质效同步提升;坚持常委会领导和委室分片联系镇人大及基层试点工作,代表工委每年遍访联络站,精准指导抓落实、跟踪督帮解难题。
拓展“五大平台”
多元用站
石泉县人大常委会注重联络站的多元应用,积极探索“接地气、小切口、真管用”的实践载体,着力拓展代表家站作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平台功能。一是拓展民意表达平台。以拓展吸纳民意汇集民智渠道为重点,把代表联络站与立法联系点有效融合,成立专班指导,健全保障机制,促使两个省、市在石立法联系点规范运行,近两年先后对5部地方性法规草案提出意见建议20余条,切实发挥立法民意“直通车”作用;坚持把联络站作为民生实事征集的“中转站”,2024年以来,在各镇推行民生微实事“速办制”,依托联络站先后收集群众反映的基础设施、教育医疗、便民服务等民生“微实事”60余件。二是拓展议事议政平台。以提升民主协商参与治理质效为切入点,坚持“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依托联络站探索推行代表“议事会”制度,2024年以来,县、镇人大结合“民情恳谈日”“亲情直通车”等载体,组织人大代表围绕重点项目建设、集体经济发展、人居环境提升、亲商助企纾困等领域开展议事协商活动30余场次,协调化解矛盾21个,向有关部门单位反馈建议、交办问题16个。三是拓展服务群众平台。以深化“四下基层”为民服务活动为目标,依托联络站深入开展“局长·代表面对面活动”,建立“每名局长联系3至4名县人大代表”机制,每年至少开展两次联系活动,积极为群众答疑解难;创新推行“两官两警”进家站活动,选派172名法官、检察官、公安民警、司法干警进驻56个代表联络站,开展接待群众、法治宣传、矛盾纠纷化解等工作,促使代表履职与司法为民融合联动,形成“1+4﹥5”的聚合效应。四是拓展监督助力平台。以县镇人大、各级人大代表联动履职为抓手,常态化推进人大代表“带头干事、结对察事、应邀议事、坐班理事、跟踪督事”活动,不断深化“履职建功三个年·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实践。五是拓展民主宣教平台。以深化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为契机,将联络站运行与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点建设融为一体,在11个镇建设各具特色的实践点15个,引导人民群众有序政治参与;充分利用代表联络站阵地,讲好人大故事、民主故事,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全过程人民民主就在身边。
编辑:李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