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奉化人大:托育难如何解?人大探路破题
时间:2025-03-20 来源:宁波市人大、奉化区人大
新学期伊始,奉化三知行托育园内,迎来了七名未满周岁的宝宝。“产假结束,谁来照顾‘小月龄’宝宝?这是很多双职工家庭的难题。”园长杨丽君说,为解决这一问题,托育园开出了面向0至1岁宝宝的“乳儿班”,成为奉化首家覆盖0至3岁全龄的托育机构。
“一老一小”是家庭中最柔软、最需要被关照的群体。2024年,奉化启动了“幼有善育”工程,旨在建立延伸3周岁以下孩子托育的服务体系。一年多来,奉化区人大常委会不断强化人大监督效应,通过人大代表“周一夜访”“督事会”等活动,推动区域高质量普惠托育体系初步建成,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成功创建。
深入调研
“面对面”收集民情民意
聚焦区域内“幼有善育”主题,奉化区人大常委会领衔、各镇街人大参与,成立专题调研组,对全区托育工作开展专题调研。
调研组深入走访调研12个镇(街道)的16家幼托机构、8家医养护儿童健康管理中心和区妇幼保健院,初步了解全区托育工作实际情况。随后,他们带着问题走进人大代表联络站,邀请托育相关机构负责人、3岁以下婴幼儿家长“面对面”交流,了解群众关于育儿方面的急难愁盼。
靶向发力
“点对点”推动建议落地
奉化区人大常委会通过紧抓代表建议交办、承办、督办环节和推动重点建议督办等举措,积极推动托育相关意见建议落实落地。
“以岳林街道为例,一方面,辖区内有1所私立托育园能提供0-2周岁婴幼儿的专业托育服务,收费不低,群众有经济压力;另一方面,很多家长认为孩子这么小,老人带带也够了,没必要上托育。”在人大岳林街道工委组织的提升托育服务能力主题座谈会上,奉化区人大代表、舒前村党总支书记舒承钧针对当前存在的私立托育园收费高、群众对托育认可度不高等问题,提出了强化托育宣传,提高托育机构入托率的建议。
该建议很快被区人大常委会列为闭会期间建议,交办到区政府及相关部门。围绕建议办理,建立了代表跟踪督办推进制度,并通过代表码等平台,实时收集掌握工作推进情况,及时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024年,在区人大和区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增设公立幼儿园布点,推进发展普惠幼托机构》《加大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机构管理与监督力度》《加快我区普惠性托育机构建设》等8个建议得到顺利办理,有力推动了全区托育一体化服务体系的建立。
强化监督
“实打实”提升工作实效
根据《关于推进奉化区托幼一体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奉化要做到在新建和改扩建住宅小区、未来社区规划中严格落实幼儿园、托育设施的配建要求,落实配套幼儿园需按小班规模设置同等班额的托班……
为了让蓝图更快变为现实,区人大常委会专题听取区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区托幼一体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并针对托育服务机制尚不够健全、托育服务供需尚不够匹配、要素保障尚不够完善等五大类12项问题,提出完善机制、构建体系、保障要素、强化监管等审议意见。
同时,在前期深入调查研究、座谈征询的基础上,研究出台了《奉化区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快推进我区托幼一体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决定》,建立了《决定》闭环督办机制。通过部门办理、人大监督、代表评议等方式,凝聚起全区服务托育“大民生”的工作合力。
在区人大常委会的推动下,自去年以来,奉化区托育中心开工新建,全区新增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816个,家门口“15分钟托育服务圈”得到进一步完善。
编辑:李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