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潮涌动,信心如磐 | 立方财评
时间:2025-03-06 来源:大河财立方
大河财立方记者 闫文瑞
当春风掠过庄严雄伟的人民大会堂,一份带着力量和温度的报告如约而至。3月5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信心”“活力”“改革”“民生”等关键词交织成曲,汇集成春日里的交响乐,传递出中国经济的韧性与希望。
高质量发展是贯穿报告的核心主线。今年,政府以“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组合拳,为经济注入强劲动能。赤字率调高至4%左右、新增政府债务规模11.86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创历史新高……这些数字背后,是政策“工具箱”的全面升级。正如报告中所提到,政策“能早则早、宁早勿晚”,既是对不确定性的主动出击,更是对发展机遇的精准把握。从新能源汽车年产量突破1300万辆,到“嫦娥六号”首次月球背面采样,再到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新质生产力的崛起,中国经济的创新引擎正全速运转。政策的力度与创新的热度交融,勾勒出高质量发展的图景。
改革是破局之钥,亦是活力之源。今年报告“改革”一词高频亮相,彰显政府刀刃向内、自我革新的决心。从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到清理拖欠企业账款长效机制;从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到公立医院公益性改革……每一项举措都直击痛点,力求打破桎梏。尤为亮眼的是对民营经济的“力挺”——保障企业家权益、严打“四乱”执法、引导民间资本参与重大项目,这些表述为民营企业吃下“定心丸”。正如报告所提及,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用服务的暖心增强企业的信心。市场活力如春水涌动,万千企业干劲十足。
发展答卷的厚度,由民生温度丈量。今年报告将“民生为大”的理念一以贯之,既有“真金白银”的投入,更有细致入微的关怀。居民医保人均补助再增30元、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双提标”、育儿补贴与托幼服务扩容……这些举措让“老有所养、幼有所育”照进现实。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针对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报告提出“技能导向薪酬”“以工代赈”等创新路径,既解燃眉之急,更谋长远之策。从“舌尖安全”到“住房保障”,从“留守儿童关爱”到“文化惠民”,政府的用心之处,恰是百姓的幸福支点。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信心比黄金更珍贵。无论是“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以旧换新”释放消费潜力,还是“稳楼市股市”筑牢经济底盘;无论是“数字政府”提升服务效能,还是“高效办成一件事”优化营商环境,每一项部署都在向市场传递积极信号。正如春天播撒希望,务实的部署正转化为发展的底气。
春信至,万物生。这场“春天的盛会”,正让世界看见一个活力奔涌、信心如磐的中国!
编辑:李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