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人大:创新“会中交办”机制 跑出民意转化“加速度”——濮阳市九届人大四次会议实施代表建议交办新机制
时间:2025-02-25 来源:微信公众号“濮阳人大”
2025年2月,濮阳市九届人大四次会议创新实施代表建议“会前培训+会中交办+现场回应”全链条工作机制,通过提办衔接“零时差”、民意转化“加速度”,推动461件代表建议、审议意见实现从提出到落实的全程提速。
会前培训“强基础”
市人大常委会提前部署,组织各县区人大围绕“选题精准性、调研深入性、建议可行性”等进行专题培训,确保建议“提得准、靶向明”。代表通过调研形成涵盖优化营商环境、城乡融合发展、乡村全面振兴以及交通优化、养老育幼、基层治理等303件高质量建议,民生领域占比达69%,实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精准对接。
会中交办“零时差”
市政府、市法院、市检察院部门“一把手”,中层干部下沉各代表团,直接听取审议意见并现场认领任务。
大会秘书处议案组对303件代表建议、158条审议意见逐条审查、精准分类,形成“部门—问题—时限”明确的交办清单,实现“问题不过夜、责任不空转”。
现场回应“加速度”
朱良才市长要求,市政府副秘书长、局委主要负责同志下沉各代表团,直接听取审议意见并现场认领任务。段世荣代表提出的“尽快打通华安路(绿城路至卫都路段)”的建议,经大会表决,被纳入2025年民生实事项目。
市法院、市检察院一方面组织领导班子成员、中层正副职深入各代表团旁听取、记录意见建议,一方面组建由业务骨干组成的答复工作专班,拟定落实措施和答复内容。针对杨善卿代表提出的“加快推进执行警务改革,加强府院联动机制、实质化解行政争议”、张丽代表提出的“加大对未成年人普法宣传力度的建议”等建议,连夜制作《答复函》“面对面”送达代表,确保代表建议“即提即办、立行立改”。
通过“会中交办”机制创新,不仅实现民意收集、交办、落实的“无缝衔接”,更以“加速度”推动城市治理与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下一步,市人大常委会将总结经验,推动“会中交办”机制常态化运行,持续释放制度效能。(武晓璨 卓彪)
编辑:李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