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河源人大:依法履职担使命 实干笃行促发展

时间:2025-02-19  来源:chinadaily.com.cn

  辛勤耕耘,岁物丰成。当“绿色崛起”图景在河源大地渐次铺展,河源市人大常委会以忠实履职、实干担当写下生动注脚。2024年,河源市人大常委会召开常委会会议11次、主任会议16次,听取审议“一府两院”专项工作报告12项,开展专题调研9项、执法检查3项,审议法规草案4部、通过2部,依法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56人次……一组组数字,与发展相通、与民生相连,无不镌刻着河源市人大常委会砥砺前行的奋斗足迹。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暨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45周年,也是河源市人大常委会成立35周年。一年来,河源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河源市委坚强领导下,紧扣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138”具体安排,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依法行使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不断提升新时代人大工作的实效和影响力,让全过程人民民主沉淀为人大工作的鲜明底色,为河源加快实现绿色崛起厚植了根本政治制度优势。

  回首方知行渐远,登高振奋再向前。2025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关键之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划之年。河源市人大常委会将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紧紧围绕加快实现绿色崛起使命任务,创造性地开展立法、监督等工作,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全力助推高质量发展,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河源实践提供坚实制度保障。

  促进发展保障民生 切实提升监督效能

  “产业园区建设进度如何?”“招商引资政策有哪些?”2024年7月9日,由河源市部分全国、省、市人大代表组成的6个视察组分别走进各县区的工业园,聚焦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推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深入实施等主题各抒己见、畅谈感触;同年11月,河源市人大常委会围绕该市“百千万工程”实施情况开展首次专题询问,在全面掌握实施情况的同时,为后续的监督整改与政策优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明确的方向……

  过去一年,河源市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省委、市委工作部署,立足发展所需、人民所盼,坚持寓支持于监督之中,突出重点、精准发力,不断创新监督方法,切实提升监督“咬合力”,全力保证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得到维护和实现,助推绿色崛起“施工图”加速落地落实。

  财政的钱该怎么花?如何代表人民管好钱袋子?河源市人大常委会深化全口径审查和全过程监督,通过听取和审议计划执行、财政预决算、审计问题整改报告等,努力向人民交上一本“明白账”。着眼经济稳中向好,河源市人大常委会在有序做好组织三级人大代表对工业园区建设开展集中调研,建好用好电子信息产业等行业、专业人大代表联络站的同时,还通过检查《广东省科学技术普及条例》实施情况,专题调研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优化知识产权政策环境,激发社会创新活力。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发展的重要软实力。聚焦助力打造“绿富双赢”河源样板,河源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听取审议2023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报告,检查《广东省森林防火条例》实施情况,进一步厚植绿色崛起生态底色。在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下,河源市生态环境状况指数、生态质量指数连续13年保持最优等级,在2023年度省环境保护责任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中被评为“优秀”等次。河源市人大常委会“强化法治保障 持续监督发力 推动新丰江水库水质优上更优”入选全省人大环境资源领域2023—2024年度十大典型监督案例。

  为民生“加码”,才能让百姓幸福“加分”。河源市人大常委会主动肩负“民生为大”的使命担当,找准百姓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一件一件推进解决。2024年,河源市人大常委会围绕打造城乡融合发展河源样板,组织市、县、镇三级人大对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开展联动监督,深入开展农村住房建设管理和农房风貌管控立法调研,助力城乡增“颜”提“质”;专题调研街路巷命名及门(楼)牌安装工作,督办市区“停车难”问题,于薄弱环节、精细之处提升城市规范管理水平;组织开展“四好农村路”建设使用情况“回头看”检查,打通乡村振兴“最后一公里”;通过听取审议民生实事完成情况报告,强化全程跟踪问效,开展满意度测评,推动项目建设在确保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跑出“加速度”。

  严把立法质量关口 促进发展保障善治

  良法善治,民之所向。聚焦全市发展大局和人民期待,河源市人大常委会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凝聚社会共识,释放法治之力,以高水平法治护航高质量发展。

  立法是法治的“最先一公里”。河源市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人大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扎实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高效制定了《河源市人才发展促进条例》,突出绿色崛起、服务“百千万工程”、客家文化传承等河源特色,将河源市人才工作行之有效、操作性强的创新举措、实践做法在法规层面固化下来;及时修订《河源市恐龙地质遗迹保护条例》,清理与绿色崛起不相适应、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求和上位法规定不相符的条款,推动“立、改、废、释”有效衔接;有序推进《河源市新丰江水库水质保护条例》《河源市农业气候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条例》立法,围绕历史文化保护、道路安全管理、电动自行车管理等开展立法调研……立法数量更多、节奏更快、质量更优、分量更重,在河源市人大常委会的统筹推进下,全面依法治市工作再上新台阶。

  备案审查是立法工作的延伸,加强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是人大立法和监督工作的“必答题”。河源市人大常委会充分落实“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要求,持续推进备案审查“七个一”工作,听取审议备案审查工作情况报告,向省人大常委会报备地方性法规2件,依法主动审查规范性文件16件,有力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值得一提的是,河源市人大常委会和东源县人大常委会审查纠正的2个案例还入选了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案例选编》。

  激发代表履职活力 民主实践成果更丰

  “去年跟人大代表反映了桃子销售难的问题后,他们马上联系主播来桃园里进行直播卖桃,有他们在,我们就不用担心销路。”自2023年河源市连平县鹰嘴蜜桃产业人大代表联络站揭牌成立以来,每逢鹰嘴蜜桃开园上市,联络站的驻站代表便会及时捕捉群众“信号”,奔走在各大果园之间,研究解决鹰嘴蜜桃的销售、运输等问题,助力当地桃农更好地发展“甜蜜事业”。与农业产业发展同频共振,代表们的有效履职为助推“百千万工程”落地落实增添了更多活力。

  发挥代表作用是做好人大工作的活力源泉。河源市人大常委会始终把发挥代表作用作为做好人大工作的坚实根基和强大动力,加强代表工作能力建设,支持保障代表依法履职,推动代表履职更接地气、更贴民心。

  提出议案建议,是人大代表依法履职的重要方式。在河源市八届人大五次会议期间,人大代表共提出建议73件,河源市人大常委会认真督办代表建议,以召开代表建议交办会、听取审议代表建议办理情况报告等方式,推动73件代表建议全部办理完毕,实现问题解决率和代表、群众满意率“双提升”。不仅如此,河源市人大常委会还首次开展市人大代表履职优秀案例和建议办理工作优秀案例评选活动;“一件人大代表建议 点燃‘一片人间烟火气’”获评2024年度全省人大代表履职优秀案例。

  为了丰富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内容和形式,把人大工作建立在坚实的民意基础之上,河源市人大常委会坚决落实“两个联系”制度,扩大代表对常委会和专(工)委工作的参与,邀请865人次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及参加立法和检查、调研等活动;配合“面对面”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机制,选派13批次相关领域代表参加座谈会,推动代表反映的民意诉求落实到国家机关工作中;按照“集中一个月、履职贯全年”要求,开展“绿美广东·人大代表在行动”代表主题活动,共建“人大代表林”200多个,代表参与率100%。

编辑:李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