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寿光人大:激活人大监督“一池春水”

时间:2025-02-12  来源:人民代表报

  询问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监督权力,专题询问作为询问的衍生与拓展,对于提高常委会会议审议质量、增强监督工作实效有独特作用。换届以来,山东省寿光市十八届人大常委会坚持把专题询问作为拓展监督工作广度和深度的履职利器,不断探索、创新、完善专题询问方式方法,先后围绕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优化营商环境、大气污染、水污染防治等工作开展专题询问,持续推动专题询问工作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进一步增强了人大监督的刚性和实效。

  “12345热线+联络站点”

  让询问更有广度

  开展专题询问,首要的是选准、选好询问议题。寿光市人大常委会坚持围绕党委中心工作、贴近民生实际、聚焦社会热点、回应群众关切的选题原则,一方面,利用“12345热线”收集当前存在问题多、群众急需解决的事项,注重从“小切口”中做“大文章”;另一方面,依托代表联络站点广泛征求常委会组成人员、人大代表、基层群众的意见建议,结合市委、市政府年度重点工作安排,最终确定专题询问选题,让专题询问真正体现广泛性和民意性。

  “12345热线”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2023年3月,寿光市人大常委会从2022年近12万件投诉热线中,确定了群众反映比较集中的物业管理、消费者维权、劳动保障、城市管理私搭乱建、占道经营、车辆乱停乱放六个方面的热点问题进行专题询问,回应了群众关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线上问卷+线下走访”

  让询问更有深度

  开展专题询问的过程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要把做深调查研究作为搞好专题询问的关键环节和有效途径。寿光市人大常委会始终把调查研究作为开好专题询问的基础和前提,采取“线上问卷+线下走访”的方式,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群众,确保把群众反映最集中、各方矛盾最突出的问题摸实摸准摸透。线下,坚持问题导向、底线思维,科学制订专题询问工作方案,召开动员会议,明确目的意义、询问程序、参加对象、调研重点、具体分工等;成立多个调研小组,邀请人大代表、专家智库成员参与,通过座谈会、明察暗访、听取汇报、走访群众等方式,查找问题,发现问题。线上,通过网络平台、新闻媒体、调查问卷和“扫码见代表”微信小程序,收集梳理问题,让“人大之问”胸有成竹,确保提问者更有底气、答题者更能服气。

  2024年9月至10月,在召开大气污染、水污染防治工作专题询问前,寿光市人大常委会成立了6个调研组,先后听取市政府及生态环境局、住建局等13个市直部门单位和文家、侯镇等4个镇街工作情况汇报,实地察看了侯镇化工园区、圣城街雨污分流项目、西城污水处理厂等24处现场,组织召开座谈会6场,联系人大代表、企业负责人和基层群众260多人次,线上线下共收集意见建议362条,为开展专题询问打好基础。

  “现场表态+投票测评”

  让询问更有锐度

  开展专题询问的核心是提问、回答。历次专题询问会上,市人大常委会采取应询部门负责人和政府分管副市长现场表态+满意度测评的方式,进一步明确问题整改时限,压实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责任,增强专题询问工作质效。应询部门单位回答提问时,要求在有限的时间内理清思路、提出对策、脱稿回答,特别是对询问人追问比较尖锐的问题时,不回避、不遮掩,不重复取得的成绩,直接回答存在不足的原因和改进措施。专题询问结束时,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对专题询问情况进行满意度测评,测评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个档次,测评结果现场公布。会后,将测评结果、审议和询问情况整理形成审议意见,以正式文件向市委报告,向应询对象反馈,向市政府、有关市级领导和市委组织部、垂直管理部门的上级主管部门进行通报,让应询部门心中有底、知晓好坏、知耻后勇。监督效果好不好,关键看“疗效”。各应询部门单位负责同志一致表示,市人大常委会历次开展的专题询问见人见事、直指重点,切实让他们感受到了压力和责任,为后续改进工作方式方法、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加强日常管理等指明了方向。

  “二次审议+回头看”

  让询问更有力度

  询问是手段,整改问题、改进工作是目的。每当审议意见交办后,市人大常委会有关办事机构便及时跟进,通过及时沟通、电话了解、听取汇报、视察检查等方式,督促应询部门深入调查、分析研究、寻找对策、制订方案,对意见落实情况及有关问题整改情况跟踪问效和“回头看”。同时,要求应询部门在规定时限内将整改落实情况报市人大常委会,对计划解决、因各种原因一时无法解决的问题,要详细列出目前存在的困难和解决问题思路;对办理成效较差的部门,将进行二次审议,持续强化刚性监督,切实使“人大之问”更加“有声”“有色”“有果”。例如,在优化营商环境专题询问会召开后,根据对口负责联系的原则,市人大常委会办事机构对照问题清单开展“回头看”,逐一分析研究、逐一拿出方案、逐一督办落实、逐一清零见底,有力地推动了相关问题解决,保障了民生实事项目按期、按质、按量完成,提高了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编辑:李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