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攀枝花人大:“三三三”工作法探索人大助力共同富裕路径

时间:2025-02-10  来源:人民代表报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自中共四川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作出“支持攀枝花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的决定以来,在四川省人大常委会有力指导和市委坚强领导下,攀枝花市人大常委会深刻把握市委关于推动共同富裕试验区建设的部署安排,依法运用法定职权,积极主动担当作为,创新“三三三”工作法,努力探索人大助力共同富裕路径,以制度优势推动攀枝花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

  凝聚“三股力量”

  在汇聚合力上下功夫

  积极争取上级人大支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完成省委、省政府赋予攀枝花为全省实现共同富裕探索路径、创造经验、提供样本的历史使命,离不开各方大力支持。攀枝花市人大常委会积极向省人大常委会请示汇报,争取对攀枝花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的支持和帮助。2023年、2024年,省人大常委会连续两年将攀枝花高质量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纳入年度工作要点和监督工作计划,开展支持攀枝花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情况专题调研和集中视察,组织召开支持助推试验区建设工作座谈会、省级相关部门推进情况专题会,推动试验区建设扎实起步。

  增进机关干部职工共识。在市委召开启动大会、印发工作方案等重要环节,市人大常委会机关通过召开干部职工大会、组织集中学习研讨等方式,让机关干部职工做到“三个弄明白”,增强服务试验区建设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一是弄明白省委、省政府支持攀枝花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是攀枝花发展面临的重大历史机遇,着力增强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信心决心。二是弄明白市委、市政府关于推动试验区建设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方法路径,切实引导干部职工服务全市发展大局。三是弄明白人大助力试验区建设的着力方向、工作安排、具体举措,坚决把责任落实到人、任务落实到位。

  发动全市人大广泛参与。结合年度工作安排,深入县(区)、乡镇(街道)人大调研,指导基层人大将全市工作大局与本地实际相结合,有针对性地将监督工作、代表工作的重点放在助推试验区建设上。2023年5月,攀枝花市人大常委会向全市各级人大代表发出倡议书,号召代表当好试验区建设的宣传员、联络员、示范员、监督员。全市3300余名人大代表积极响应号召、争当“四员”,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深入参与调研视察、执法检查、建议督办等履职活动,凝聚团结奋斗、携手共富的思想共识和强大力量,推动共同富裕措施落实。

  打好“三张王牌”

  在精准发力上下功夫

  精选议题在监督上发力。围绕推动试验区建设从整体上成势见效,连续两年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组织主任会议成员开展专题视察,提出工作意见建议。围绕“做大蛋糕”,专题调研全市钒钛产业发展、“2024消费促进年”开展、财税收入、争取上级转移支付、季度经济运行、乡村振兴推进情况,助力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围绕“分好蛋糕”,专题调研城市更新,老旧小区、街区、厂区和城中村改造,区域优质教育中心建设,区域医疗健康中心建设,社会保险法实施,城市养老和“一老一幼”服务工作,助推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可及。

  组建专班在推动上发力。围绕助推试验区建设,组建由常委会领导牵头、相关工作机构具体负责的跟踪调研督导、法治调研、乡村振兴农民增收跟踪调研、高效能市域社会治理工作专班。4个工作专班均建立健全交流沟通、月度联络协调、季度现场调研工作机制,按照“到位不越位、指导不指挥”原则,在调查研究、掌握实情的基础上,加强对年度、季度、月度工作任务落实情况的调研督导。截至目前,4个工作专班已形成关于城乡居民收入状况、城乡低保保障能力、利用农村住宅增加农民收入、预防和打击性侵未成年犯罪工作情况等专项调研报告,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出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建议。

  开展活动在协同上发力。结合四川省人大常委会“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创新开展“共同富裕·建功有我——人大代表在行动”专题活动。两年来,全市各级人大代表紧盯共同富裕试验区建设中的重点任务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问题,积极提出建议1671件,推动解决了一大批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在攀全国人大代表、省人大代表提出建议78件,积极争取国家部委、省级相关部门对共同富裕试验区建设的支持和帮助。

  夯实“三个基础”

  在持续用力上下功夫

  更新知识提升履职能力。通过“走上去”“走下去”“走出去”,全面提升人大代表和人大常委会机关干部职工的履职能力。积极加强向上的沟通联系,派员参加省人大对口工作机构组织的集中学习培训,学习掌握上级人大的最新工作要求。两年来,全市人大组织1300名各级人大代表参加全国人大、省人大组织的履职能力培训。结合年度重点调研课题,深入县乡调研,了解基层人大推动工作开展的特色亮点。赴浙江省嘉兴市、河南省许昌市等地考察学习,借鉴外地人大发挥职能作用助推共同富裕的经验做法。

  做优平台便捷履职尽责。加快推进“数字人大”信息化平台建设,在已建成113个代表“家站”基础上,推进建设功能完善、运行规范的线上代表“家站”和代表履职平台。在代表“家站”、选区和代表、选民工作生活场所公开代表二维码、“家站”二维码,公开代表身份信息和联系方式,开通网上民情“直通车”,增强代表与群众的网上交流互动,推动代表联系人民群众全方位、全天候、全覆盖,实现“代表赋码亮身份、群众扫码解难题”,进一步提升科技赋能代表履职成效。

  宣传典型突出示范带动。加强与基层人大的联系,分别召开县(区)、乡镇(街道)人大工作座谈会,全面掌握梳理全市人大系统在助推试验区建设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加强与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宣传处的沟通,积极争取做好宣传工作的指导。加强与省人大报刊社、市级新闻媒体的衔接,策划、组织、开展人大代表助推共同富裕的专题采访活动,宣传报道带头发展产业、带领群众致富的近20名代表先进事迹,营造代表助推试验区建设的良好氛围。举行“共同富裕·建功有我——人大代表在行动”经验分享交流活动,促进代表互学互鉴,在助推试验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编辑:李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