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自贡人大:“三点合一”走出基层治理新路

时间:2025-01-26  来源:《中国人大》杂志2024年第24期

  走进四川省自贡市大安区沙鱼坝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你点单,我落实”的公示牌引人注目。居民向人大代表反映的道路破损、私设地锁、占道经营等问题,都在公示牌上详细载明了反映内容、办理情况和落实成效。这些“履职清单”正是代表“零距离”听民声、“点对点”解难题的缩影,见证了代表实实在在融入基层治理的成效。

  如何延伸为民履职的触角,让人大工作和基层治理实现“同向发力”,是自贡市人大常委会长期以来的工作重点。近年来,市人大常委会推行人大代表联络站、立法意见收集点、基层治理示范点“三点合一”工作平台,引导代表参与基层治理全过程,不断增强居民自治能力和水平,实现“一个场所、一套人马、三种职能”。如今,“三点合一”工作平台已在全市铺开,成为助力解锁基层治理的新钥匙。

  打造民主平台 畅通参与渠道

  沙鱼坝社区是自贡市最大的跨区县安置房社区,辖区内特殊人员多、管理难度大,居民深受私搭乱建、占绿种菜等问题困扰。基层治理如何破题?市人大常委会作出的《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丰富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自贡人大实践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给出了答案——探索建设“三点合一”工作平台,建立健全融合运行工作机制,将代表发挥作用嵌入基层治理体系之中,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矩阵。

  沙鱼坝社区围绕《决定》提出的目标任务,融合人大代表联络站、立法意见收集点、基层治理示范点的功能,创新打造“板凳课堂”民主平台,依托“铸钢驿站”联动平台,让“原汁原味”的社情民意搭上“三点合一”工作平台的直通车,通过群众“点单”、街道“派单”、部门“接单”、人大“评单”的模式,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人大代表参与老旧小区改造、口袋公园建设、环境卫生整治等民生项目,直接受益群众超万人。

  “曾经由于铸钢花园小区停车泊位较少,不少居民私设地锁占用公共停车泊位,邻里之间经常发生争吵。”大安区人大代表乔剑说,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接到居民反映后,利用“三点合一”工作平台的资源优势,广泛听取群众对停车泊位设置的意见建议,并及时向居民宣传民法典、《自贡市物业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协调相关部门规范设置停车泊位,有效解决了因停车引发的矛盾纠纷。

  据悉,通过将代表履职与基层治理紧紧相扣,2023年以来沙鱼坝社区治安案件同比下降近20%,矛盾纠纷同比下降65%,居民满意度提升至94%。

  创新实践载体 提升治理效能

  作为自贡市“三点合一”工作平台的首提地,富顺县以“居民主导”和“广泛参与”为核心,完善民主民意表达平台,创新打造各类实践载体,最大限度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形成社区吹哨、街道响应、联合办理的模式。通过居民共同探讨决定社区的重大事务,实现“为民作主”到“由民作主”的转变,不仅提高了居民参与度和满意度,还提升了基层治理水平和代表履职质效。

  2023年夏天,富世街道杨柳湾社区下辖的银杏苑小区因物业费收缴率较低,物业公司无法正常运转宣布撤场,导致小区内生活垃圾堆积、环境恶化,居民生活受到严重影响。面对这一紧急情况,杨柳湾社区在富顺县人大代表黄文晓的带领下,通过“小黄龙门阵”工作品牌,迅速采取行动,临时引入物业维持服务,通过上门访问和问卷调查,征求居民意见建议,组织居民代表进行民主协商,最终促成新的物业公司入驻,小区面貌焕然一新。

  “我们通过‘小黄龙门阵’,采用灵活调解策略,成功调解包括银杏苑小区在内的34起社区矛盾,帮助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黄文晓说。

  为听取诉求、畅通民意,杨柳湾社区还组建“豆花帮帮团”,集合人大代表、律师、网格员、社工、志愿者等,通过微信群、需求发布栏等多种途径,实时收集居民意见。去年共收集民意12件,解决群众诉求73件,从“听民声”、“提建议”到“想办法”、“解民忧”,有效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沙鱼坝社区和杨柳湾社区的“华丽转身”,正是市人大常委会推行“三点合一”工作平台发挥作用、为人民群众幸福美好生活助力的生动写照。市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推动“三点合一”工作平台建设标准化、运行制度化、活动常态化、服务高效化,以代表高效履职绘就基层治理新画卷。


编辑:李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