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铁岭人大:监督与检察监督同题共答同向发力 绘就保护公益“同心圆”

时间:2025-01-17  来源:人民代表报

  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议很多关系到民生改善、生态环境保护、食品药品安全、无障碍环境建设、妇女儿童权益保护等问题,这些方面同时也是检察公益诉讼的法定监督领域。近年来,辽宁省铁岭市人大常委会、铁岭市人民检察院探索建立人大代表建议办理与公益诉讼检察案件线索衔接机制,发挥人大代表来自人民、扎根人民的优势,突出人大监督对象广泛、监督内容全面的特点,共同发力,第一时间发现人民群众身边的社会公共利益受损情况,通过及时开展检察公益诉讼监督,督促相关职能部门依法履行职责,快速高效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公益损害问题,维护了社会公共利益。

  聚焦无障碍环境建设

  推动残障人士出行无“碍”

  2024年1月,铁岭市人大常委会和铁岭市人民检察院将市人大代表提出的“关于做好残疾人权益保障工作的建议”确定为代表建议与检察建议衔接转化事项。代表建议反映,在医院、超市等公共场所,无障碍停车位建设均存在违规情形,残障人士出行十分不便。

  铁岭市人民检察院迅速联合市残联,通过实地走访、现场察看等方式,走访摸排辖区商场、大型超市等公共场所,调查了解无障碍通行设施缺失、未建、被占用等情况。立案后,市检察院邀请残联工作人员、人大代表和人民监督员参与公开听证会,并向相关行政单位发出行政公益诉讼检察建议、磋商意见书。

  为确保整改质效,检察官还邀请人大代表、人民监督员等一同对整改情况进行监督,以“人大+检察”监督新模式拓宽监督服务范围,共同推动建议落地见效,确保残障人士出行道路更加畅通。

  “现在,我们去医院、超市等公共场所,无障碍机动车停车位增多了,而且地面标线清晰、标识醒目、通道加宽,我们外出更便利了。”一位住在医院附近的群众愉快地说。这是铁岭市人大常委会、铁岭市人民检察院建立人大代表意见建议办理与公益诉讼检察案件线索衔接机制以来,通过人大代表收集公益诉讼案件线索,破解公益诉讼线索发现难、代表发现线索交办难,促进受损的公共利益及时得到有效保护的有益尝试。

  聚焦保护长城遗址

  筑起法治保护屏障

  巍巍长城,绵延万里。作为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事,雄伟的长城早已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之一。如今,建好用好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已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在文化建设领域的全新探索。铁岭明长城防御系统主要由“5城、5关、18边堡、182烽火台”组成,点段共计356处,全长220公里,呈“几”字形分布在开原市、清河区、西丰县、昌图县和铁岭县。目前,其中26处被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项目。

  2024年,人大代表在调研中发现,存在于铁岭市辖区内的长城遗址,除自然风化因素外,受人为活动破坏情况较为严重。部分城址点段存在城墙破损、遗址道路杂草丛生、周围堆放垃圾、城墙附近非法开荒耕种等问题……人大代表通过代表建议与检察建议衔接转化工作机制反映了公益诉讼线索。

  铁岭市各县(市)区人民检察院在办理长城保护公益诉讼案件中,邀请文旅部门、属地乡镇政府、人大代表、听证员、人民监督员、“益心为公”志愿者、当地村民代表,通过现场调查、调取资料、咨询文物保护专家、在长城脚下召开公开听证会等方式,全面了解长城遗址现状,向相关职能单位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其全面履行文物保护职责,落实有关保护措施。

  “‘保护长城人人有责,助力长城文化遗产保护,检察公益诉讼邀您同行,发现侵占、涂污、刻画等破坏文物古迹的行为,可向检察机关举报’的提示牌已在铁岭市境内的长城段设立,法治为长城保护筑起了新的强有力的防线。”铁岭市人大代表梁杰说。

  “将人大监督与检察监督深度融合,双向叠加助推问题解决,保证了代表建议和检察建议监督效能的显著提升。”铁岭市人民检察院第五检察部主任陈猛说,“保护好、传承好长城这一历史文化遗产,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2024年以来,市检察院加大长城保护公益诉讼案件办理力度,通过‘人大代表+公益诉讼’,有效释放检察公益诉讼助力长城保护治理效能,公益诉讼跑出了办理‘加速度’。”

  聚焦消防安全隐患

  凝聚公益保护合力

  2024年1月,铁岭市人民检察院收到市人大常委会交办的人大代表建议,其中,“消防栓、水鹤等消防设施分布在城市街道、商场、居民小区周边,有的安装在窨井里不被注意,却与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紧密相关”的建议引起检察机关重视。

  为彻底解决消防设施损坏、埋压、遮挡等安全隐患问题,铁岭市人民检察院主动接受人大监督,聚焦民生热点问题,创新开展“人大代表建议+检察公益诉讼”工作模式,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安全无小事。市检察院通过实地走访等方式,联合消防救援机构,对全市消防设施安全隐患问题进行现场勘查和调查核查,摸清底数。随后,市检察院与相关部门沟通协作、召开磋商会议,向相关行政单位依法发出诉前检察建议,督促有关行政机关和责任单位按时间节点修复,推动解决全地区消防设施安全隐患问题。

  创新思维,广开线索找寻路径后,全市公益诉讼线索纷沓而来。2024年,全市检察机关共立案公益诉讼案件518件,其中,通过人大代表意见建议办理与公益诉讼检察案件线索衔接机制遴选30余件,发出检察建议446件。“市检察院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建议与检察建议衔接转化机制优势,把维护民生民利贯穿检察履职方方面面。人大代表建议与检察建议衔接转化工作的落实,凝聚了公益保护合力,实现了人大监督与检察监督一体发力、优势互补,提升了监督效能,推动了代表意见建议落实落地。”铁岭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有关负责人说。(张晓宁 洪涛)


编辑:李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