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2024② | 盘点河南人大年度关键词之织密“监督网”

时间:2025-01-17  来源:河南省人大融媒体中心

  河南省人大融媒体中心讯(记者 席茜)收集立法意见建议1000余条、围绕民营经济发展深入开展调研、建立政府债务监督机制、开展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回头看”......2024年,河南省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在省人大及其常委会领导下,服务中心大局,实干担当作为,有效助力我省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以良法促发展保善治

  纳民意

  坚持开门立法、民主立法。不断拓宽社会各界参与立法的深度和广度,将法规征求意见的对象扩大至基层立法联系点、人大代表、专家学者、行业协会和社会公众等群体,收集立法建议1000余条。

  坚持吸纳民意、汇集民智。认真研究吸纳有关意见,如针对群众反映瓶装燃气配送服务不规范及安全隐患突出的问题,在《河南省燃气管理条例》中,增加瓶装燃气配送服务及安全管理的有关规定,较好地回应人民关切。

  服务大局护航高质量发展

  计划监督

  服务省人代会审查和批准2023年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计划草案的报告、2024年计划草案,服务常委会听取和审议2024年上半年计划执行情况报告。

  完善听取人大代表和社会各界意见建议机制,多次召开经济运行座谈会,每季度开展经济运行情况调研,将各方面反映的问题和意见建议向省政府有关部门通报,对社会关注度高的政府拖欠企业账款、拆迁安置难、民营企业融资难、营商环境待提升等问题,列出清单转省政府研究办理。

  民营经济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

  省人大财经委走访省工商联和30余家民营企业,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深入调研了解企业诉求。针对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情况,在全省组织开展问卷调查,为常委会审议民营经济发展促进工作报告提供有力数据支撑。将常委会组成人员审议意见梳理为4类10项,并附问题清单原汁原味转省政府研究处理,推动18个审批业务系统实质性联通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初步建立省民营经济发展监测指标体系等。

  看紧“钱袋子”推动稳增长与防风险相统一

  预算审查监督

  2024年,省人大财经委持续推进预算审查监督提质增效。推动省财政取消和核减项目129个,通过重点预算绩效评审压减财政资金1.78亿元、调整资金7.59亿元,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

  突出预算执行全过程监督,围绕财政预算执行、中央财政直达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伴随式审查、穿透式监督。每季度跟进了解重大项目经费支出情况,每半年跟进了解财政预算执行、债务管理等情况。服务常委会两次审查批准2024年省级预算调整方案。针对科技经费预算执行率不高的问题,组织开展专题调研和跟踪监督,分析研究省本级53个预算单位、14个省级实验室科技经费预算收入和支出情况,推动完善科技经费使用管理机制。对14个部门的预算开展全链条闭环审查监督。

  政府债务监督

  深入开展政府债务管理情况监督,推动出台全省各级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政府债务管理情况报告制度的实施意见,在全国率先制定政府债务审查监督标准,制定政府债务审查监督规程。组织召开全省建立健全政府债务管理情况报告制度工作会议,建立全省各级人大常态化债务监督工作机制。

  服务常委会首次听取和审议省政府关于政府债务管理情况的报告,调查了解教育、住建、交通、卫健等部门使用政府债券资金情况和7个省辖市及所属22个县区的地方政府债务情况,实地督查灾后重建等使用政府债券资金的重大建设项目,对省本级债务项目进行专项跟踪审查,推动建立专项债券项目谋划储备常态化等三项制度。组织开展政府拖欠专项监督核查,推动政府做实拖欠企业账款清偿工作。

  审计监督

  服务常委会听取和审议审计工作报告、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报告,开展审计整改跟踪监督,推动审计查出问题整改688个、修改完善制度281项。

  以地方政府债券资金使用管理情况、助企纾困资金落实情况、社区养老体系建设情况为监督重点,与省审计厅联合对近三年审计报告查出问题开展整改“回头看”,推动135个存量问题持续整改清零。

  守好共同财富深化国资管理情况监督

  国有资产

  以金融企业防风险和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监督目标,采用综合报告和专项报告相结合、报告与报表相结合、定性评价与量化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服务常委会听取和审议2023年度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专项报告和国有资产管理综合报告。探索建立国资监督评价指标体系。

  以数字化赋能人大财经预算监督

  数智赋能

  通过加强预算联网监督系统建设,以数字化赋能人大财经预算监督工作。增设了60余个预算审查指标,将数据延伸到pad端,服务常委会及时了解经济形势和财政状况。完善国有资产联网监督系统工作台账,推进国资子系统模块建设。

  2025年重点聚焦

  2025年,省人大财经委将在财经立法、财经预算审查监督、代表议案建议办理以及自身建设等方面继续发力。

  立法方面,做好常委会审议粮食安全保障、优化营商环境、烟草专卖管理、邮政等方面的立法工作。

  监督方面,加强计划审查监督、预算审查监督、政府债务监督、国资管理监督、审计监督等工作,着力提升监督质效。

2


编辑:李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