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人大:“3+4”面对面,作用发挥实打实
时间:2025-01-13 来源:丽水市人大、庆元县人大
“法者,治之端也。”做好新时代地方立法工作,是全省上下的共同责任。
多年来,浙江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不断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立法,加强自主性、创制性立法,健全立法工作机制,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立法队伍,着力提高立法质量和效率,奋力开创地方立法工作新局面。“浙江人大”微信公众号推出“立法工作巡礼”栏目,集中展示我省各级人大持续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为“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提供有力法治保障的生动实践。
“‘千万工程’作为浙江特色工作,做法先进、经验丰富,条例的出台对我们街道有很强的指导性。”“条例正式施行后,我们希望能够点对点落实到位。”……
近日,在丽水市庆元县濛洲街道人大基层立法联系点,一场关于《浙江省“千万工程”条例》的宣传活动引发热烈讨论。人大代表和居民们参与热情高涨,新想法、新举措不断涌现。
这是庆元县人大濛洲街道工委积极推进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的一个缩影。2024年以来,人大濛洲街道工委积极构建“3+4”面对面活动体系,通过整合资源、共享信息、优化服务,助推基层立法联系点专业化、体系化建设。
“3+4”面对面活动体系中的“3”是指法官、检察官、警官,“4”是指律师、调解员、局长、专家,面对的对象主要是各级人大代表、选民代表、企业代表、特殊群体以及重点人员等。
让意见建议迈向“专业轨道”
2024年7月,县和家园业委会主任吴远海与濛洲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一同收到了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委的感谢状。原来,在就《丽水市物业管理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时,吴远海提出的意见建议,被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采纳了。
为收集更高质量、更具针对性的立法建议,人大濛洲街道工委每月定期组织“3+4”群体在基层立法联系点向代表和群众宣传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将专业性强的“法言法语”转化为通俗易懂的“民言民语”,帮助大家理解和提出意见。
2024年以来,基层立法联系点已召开意见征集活动17次,收集代表法等数十部法律法规草案的意见建议165条。
让代表履职更加“生动多元”
依托基层立法联系点,人大濛洲街道工委以构建“3+4”面对面活动体系为契机,建立“人大代表+网格”工作机制,组织各级人大代表深入辖区村社网格,担当起法治建设中的法律法规“讲解员”、矛盾纠纷“化解员”、社情民意“收集员”。
结合宪法宣传日等主题活动,“面对面”“零距离”讲解各种法律知识,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社会氛围。2024年以来,街道共组织开展系列宣传活动30余次,惠及群众10000余人次。
让基层治理迸发“代表活力”
随着“3+4”面对面活动的深入开展,辖区内人大代表的法律素养明显提高,矛盾纠纷调解技巧进一步增强,代表履职在基层治理中的成效逐步提升。在“两去两回”代表履职活动中,代表们深入排摸企业、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提供惠企助民政策咨询服务13次,推动问题整改15个。
此外,人大濛洲街道工委还深化与代表联络总站的协同发展,在总站内成立共享法庭“濛洲”解纷驿站,打造多元解纷新阵地。代表们积极参与驿站调解工作,着力化解各类矛盾纠纷问题,2024年来,借助人大代表的公信力、影响力和专业性,已帮助解决97起矛盾纠纷。
编辑:李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