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市人大代表宁海峡:“黄梨姑娘”为乡村振兴代言

时间:2025-01-10  来源:河南省人大融媒体中心

  河南省人大融媒体中心讯(记者 李恒 通讯员 何萍 张静怡)冬日清晨的卢氏县,气温在零摄氏度以下,在沙河乡杨家村的梨园里,到处是果农们忙碌的身影。市人大代表、三门峡金秋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三门峡振农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宁海峡也穿梭在果树间,手把手为果农指导剪枝技术。

  “我们村发展梨产业,多亏宁海峡的大力扶持。不仅为我们提供部分免费的种苗和化肥农药,还经常上门为我们指导种植技术。”杨家村党支部书记马金锁说。2017年以来,杨家村大力发展梨产业,目前成功种植玉露香梨2000亩,是卢氏县梨产业规模最大的村庄。

  “今年杨家村的梨基本都进入了盛果期,平均每亩收入近1万元。”听到村民分享丰收的喜悦,宁海峡也感到欣慰。

  20年前,宁海峡机缘巧合下接触到了日韩黄梨,从此便与梨果结下了深厚的缘分。多年来,她一直致力于梨果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她的梨园也从最开始的7亩流转地扩大至如今的100亩省级农业标准化生产园区。

  “我是从乡村走出来的,最大的愿望就是带着父老乡亲过上好日子。”为了造福村民,宁海峡成立了三门峡振农果业专业合作社,邀请中国农科院等科研院所的专家无偿开展技术培训100余场次,编写《黄梨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手册》和“黄梨周年技术管理历”并发放给村民。

  同时,她也不断带动周边群众种植红梨、黄梨等3000多亩,指导卢氏县山区农户种植1.2万余亩优质新品玉露香梨。

  为了能让农户的梨都卖上好价钱,她与农户签订梨果种植及收购合同,将分散到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连接起来,建立起可靠、长期、稳定的销售渠道。

  近年来,她因地制宜在梨树下种植辣椒、西蓝花、贝贝南瓜等经济作物,探索出了通过发展林下经济为群众增收的新路子,进一步保障群众收入。

  当选市人大代表以来,宁海峡时常把目光聚焦在自己身处的这片热土,把履职重心放在推动特色农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等工作上。

  长年和农民打交道,她深知农业产业发展的痛处和果农的难处。在种植梨树、指导生产之余,她不断深入田间地头了解基层实际、听取农民心声,先后提交30余件代表建议,均得到了市直相关部门的答复和落实。

  特别是提出的《关于建设特色农产品品牌化规模化的建议》和《关于改善中小型民营企业营商环境的提议》等建议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让宁海峡欣喜万分。

  2024年两会期间,她提出了《关于协调金融部门延长农贷资金使用期限的建议》,希望可以延长资金使用期限,从而确保长周期的种植产业能健康发展。目前已得到相关部门的认真回复。

  聚焦农民卖菜难问题,她提出了《关于在三门峡南站附近建设农贸市场的建议》,为陕州区甘棠街道附近的菜农果农提供固定的售卖场所,切实解决新建城区农产品卖不出去、居民买不到的问题,避免农民随地摆摊,进一步维护城区道路周边环境。

  “身为人大代表就是要为群众谋幸福、为农业产业谋发展、为社会作贡献。”宁海峡认为,作为一名人大代表,要以实际行动践行“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才能不负时代、不负韶华。

  站在梨果树下,她坚定地说:“农村是充满希望的田野,梨果产业大有可为。我是黄梨姑娘,作为人大代表,我为家乡的梨果产业发展代言,为助力乡村振兴代言。”


编辑:李恒